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膜瘤。早在20世纪60年代,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形态学的多样性就引起了病理学者的关注。1985已证实上皮样平滑肌瘤或分化特征不明确的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胃肠道间质瘤。由于该肿瘤在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和免疫组化表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倍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此后,各国学者对GISTs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直至近年发现该肿瘤存在c-kit基因的突变及其蛋白表达才有了突破性进展。既GISTs最具有特征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c-kit(CD117),其阳性率接近100%。因此,目前认为GISTs的组织发生可能起源于胃肠道壁的Cajal细胞或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CD117和CD34的细胞。 GISTs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有困难。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多样,某些特征往往更易诊断为其他肿瘤。GISTs基本形态为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或(和)电镜检查的联合。按照Sircar等和Kindblom等的建议,凡胃肠道肿瘤具有形似平滑肌或(和)神经的梭形肿瘤细胞和上皮样肿瘤细胞、CD117阳性者(或CD117阴性而CD34阳性者)、且伴平滑肌和神经单(双)向分化或无分化者即可诊断GISTs。依据肿瘤大小和组织学上核分裂像数目基本可对大多数GISTs的生物学行为作出正确判断。依据

论文目录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 前言
  • 1 概念及其变迁
  • 1.1 GISTs概念的提出
  • 1.2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GIMT)概念
  • 1.3 胃肠道自主神经瘤(GANT)
  • 1.4 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
  • 2 免疫组织化学及遗传学特征
  • 3 组织发生及分子发病机制
  • 3.1 组织发生
  • 3.1.1 GISTs起源于Cajal细胞
  • 3.1.2 GISTs来源于间质干细胞
  • 3.2 分子发病机制
  • 4 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因素
  • 4.1 相关基因与GISTs的预后
  • 4.1.1 c-kit基因
  • 4.1.2 细胞凋亡基因
  • 4.1.3 p16基因
  • 4.2 临床指标与GISTs的预后
  • 4.3 病理指标与GISTs的预后
  • 4.3.1 GISTs可分为良性、潜在恶性、恶性
  • 4.3.2 不区分良恶性,只区分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
  • 5 临床及病理
  • 5.1 临床特征
  • 5.2 形态学特征
  • 5.2.1 大体形态学特征
  • 5.2.2 组织学特征
  • 5.2.3 超微结构
  • 5.3 GISTs的诊断
  • 5.3.1 常规诊断
  • 5.3.2 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应用
  • 5.4 鉴别诊断
  • 5.4.1 胃肠道平滑肌瘤
  • 5.4.2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
  • 5.4.3 胃肠道癌
  • 5.4.4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5.4.5 肛管恶性黑色素瘤
  • 5.4.6 间皮肉瘤
  • 5.4.7 胃肠道神经鞘瘤
  • 5.4.8 恶性神经膜瘤
  • 5.4.9 炎性纤维性息肉
  • 5.4.10 小肠和盆腔纤维瘤病
  • 5.4.11 腹腔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5.4.12 其他杂类肿瘤
  • 5.5 治疗进展
  • 5.5.1 手术切除
  • 5.5.2 放疗和化疗
  • 5.5.3 靶向药物治疗
  • 6 问题和展望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J]. 科学 2019(06)
    • [2].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急诊手术的临床及预后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3].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24)
    • [4].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及其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08)
    • [5].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5)
    • [6].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J]. 医学信息 2020(08)
    • [7].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进展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6)
    • [8].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4)
    • [9].内镜下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胃内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08)
    • [10].17例非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0(05)
    • [11].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特征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5)
    • [12].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06)
    • [13].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7)
    • [14].内镜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8)
    • [15].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微创治疗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8(11)
    • [16].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4)
    • [17].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 2019(12)
    • [18].研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6)
    • [19].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1)
    • [20].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5)
    • [21].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17)
    • [22].儿童胃肠道间质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08)
    • [23].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22)
    • [24].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4)
    • [25].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20)
    • [26].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科技视界 2017(31)
    • [27].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7(11)
    • [28].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04)
    • [29].胃肠道间质瘤42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1)
    • [30].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4)

    标签:;  ;  ;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