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波[1](2019)在《中国逻辑学70年:历程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1949—2019年,中国逻辑学紧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脚步,走过了70年的历程,两者的发展轨迹高度重叠:1949—1979年的前30年,中国逻辑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了一些弯路,且发展动能严重不足,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1979年前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种新的学术信息如排山倒海般涌入,很多中国逻辑学者走出国门,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或攻读学位,逐渐熟悉甚至融入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主流之中,开拓了逻辑研究的许多新领域,并在逻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内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迎来了中国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和繁荣。由此引出的经验教训是:学术研究不能在隔绝状态中发展,要充分拥抱国际学术界,同时坚持独立思考;要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不同的学术立场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改善与发展;要培养学术自信心,逐渐从跟随式学习进展到原创性领先。
赵秀娥[2](2014)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反思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学术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想,而且其理论自身的创立、形成和发展又是对这一整体性思想的应用。然而,在马克思主义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种整体性经常被遮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现有理论体系认识的审慎反思,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的理性回应。因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既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提出的紧迫要求。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且追溯、领悟、回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本文的逻辑线索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或追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什么(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或领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怎么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图景,或回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怎么办(用“整体性”分析框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第一章,追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回答为什么进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本章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背离的历史追溯,分析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现实依据,提出了分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基本视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未解、肢解、误解、曲解和消解,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五种主要表现。背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就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形象,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而在当代,要以整体的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显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不仅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而且还是存在论、价值论的问题。第二章,领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阐释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回答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什么。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存在之根本,也是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区别的本质规定性。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渊源梳理的前提下,从科学性与革命性、理论与实践、严整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中阐释作为本质属性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第三章,回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论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图景,回答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所展示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图景,呈现为“形成”的整体性、“主题”的整体性、“理论”的整体性、“方法”的整体性、“发展”的整体性、“形态”的整体性、“功能”的整体性和“叙述”的整体性。通常,研究主题影响着理论的内容和结构,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又影响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故此,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整体性影响了“理论”的整体性、“主题”的整体性和“理论”的整体性又影响着“方法”的整体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的整体性和“发展”的整体性。另外,“理论”的整体性决定了“形态”的整体性和“功能”的整体性,最后通过“叙述”的整体性表述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图景的八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第四章,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用“整体性”分析框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回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科学理解、正确运用、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不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整体观,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文本的深度耕犁中解读出来,还要把“‘整体性’作为一种‘解读—分析’框架”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这即是用“整体性”的方法重新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揭示其本真图景;用“整体性”的框架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探求其发展规律;用“整体性”的态度重新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阐发其可借鉴的价值;用“整体性”视野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其创新发展。在弄清楚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后,其发展方向问题也就随之被提了出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显然应该是面向“中国问题”的。破解“中国问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历史使命。
吴家国[3](2009)在《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逻辑学会的建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老一代逻辑工作者就曾提出过把全国逻辑工作者组织起来,举行全国逻辑讨论会的设想。后来由于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1978年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扑面而来,我国"科学的
梁发祥[4](2008)在《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形式逻辑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在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作为基础课开设,但由于教材缺乏个性等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教材建设。在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建设中,应该做到"四化,"即: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教材的现代化;恰当处理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实现教材的实用化;充分体现形式逻辑的基础课特性,实现教材的简约化;遵循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教材的个性化。
戴兴红[5](2007)在《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思考》文中认为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产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法律逻辑学则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它源自于逻辑学。法律逻辑作为一门学科,1951年德国逻辑学家和法学家克卢格(Ulrich Klug,1951)出版的《法律逻辑》可以看作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克卢格在其《法律逻辑》一书中最早提出“法律逻辑”这一概念。我国关于法律逻辑的研究比西方落后了近三十年。严格地说,法律逻辑在我国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法律逻辑是从普通逻辑的应用性研究开始起步的,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传统逻辑研究方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现代发展阶段。法律逻辑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和一些独立的地方性法律逻辑研究会,逐渐跟上了国际法律逻辑的发展且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法律逻辑研究的不成熟,国内外对于“法律逻辑”这一概念均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能让众多学者满意并认可的定义,因此对它的对象与性质也是不明确的。论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法律逻辑的理解,综合出目前对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和性质的三种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宽口径的法律逻辑观。随着法律逻辑研究的推进,国内外的逻辑学家和法学家开始越来越关注法律推理的研究。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法律逻辑就是法律推理,法律逻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法律推理这样的观点。论文介绍了法律推理的有关理论,认为法律推理只是法律逻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大多数西方法学家常常把法律逻辑和道义逻辑一概而论,把道义逻辑等同于法律逻辑。论文介绍了道义逻辑有关理论,通过分析道义逻辑的局限性而提出,道义逻辑不能等同于法律逻辑,道义逻辑不是法律逻辑,它最多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论文从我国高校法律逻辑的教学出发,介绍了我国高校法律逻辑教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法律逻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总结、提炼全文的基础上,论文最后得出了五点启示。
李日[6](2003)在《章士钊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曾经影响过他的时代。本文以章士钊的近代新闻活动这一研究空白为中心,系统探讨了他的近代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希望从纵向上深化、从横向上开拓章士钊研究,并且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有所补益,对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分九章二十三节,现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章士钊从《苏报》直到《甲寅》周刊近30年的新闻实践。 第一章,以“《苏报》案”为中心,探讨了章士钊1903年前后的办报活动。指出解读“《苏报》案”,章士钊是关键。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章士钊此后选择“苦读救国”的原因。 第二章,以《中等国文典》和《逻辑指要》为中心,首次探讨了章士钊“苦读救国”时期在语言学、逻辑学方面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以后章士钊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影响,即治学与办报的关系。 第三章,论述了章士钊在“二次革命”前后的新闻实践。《民立报》、《独立周报》时期,他坚定了“独立言论”的新闻立场,秉持“朴实说理”的态度,为社会进言。本文第一次探讨了章士钊出走《民立报》的原因以及章士钊与《独立周报》后期转向问题的关系。 第四章,研究章士钊《甲寅》杂志时期的新闻活动。在此期间,章士钊严谨的文风和公允的评论,成为《新民丛报》和《新青年》之间社会舆论的楷模,他的社会影响达到了巅峰。从《甲寅》月刊上,人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新文化运动山雨欲来。由于《甲寅》主编章士钊的开放态度,陈独秀、李大钊等得以在《甲寅》上预演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讨论章士钊1917—1927年之间的办报活动。对《甲寅》日刊前后章士钊的调和论进行了理论盘点,总结调和论的短暂实践。调和论是一种政治法则,而非政治思想。章士钊引进调和论,是为了对抗袁世凯、培育中国国民的民主、法制和秩序意识,然而南橘过淮成枳。《甲寅》周刊时期章士钊政治上全盘否定代议制,文化上反对新文化运动,经济上主张农村立国,走向“全面反动”。这是他追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传统文化、经济发展道路的一次全新尝试,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对中国国情的错误估计,这次尝试最终成为一次失败的探索。本章还讨论了章士钊与其它近代报刊的关系。 第六章至第九章,讨论章士钊新闻理论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探讨章士钊新闻思想的理论部分。包括章士钊新闻思想的理论来源;新闻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章士钊对于新闻自由、新闻从业者素质的论述、章士钊论新闻与法制的关系等,这些思想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对于现当代中国新闻事业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七章,讨论章士钊有关新闻业务的理论。包括章士钊关于新闻从业者自身的业务理论和章士钊的读者理论。研究章士钊与读者的交流往来,可以看出章士钊读者创造媒体的理念是十分先进的。 第八章,主要探讨了章士钊的新闻特色。包括章士钊的新闻业务创新,文体、文风创新以及他对新理论的研究、关注。以章士钊对马克思主义、近代心理学的研究和推介为中心,首次探讨了这个历来被忽视的问题。另外把章士钊和梁启超等中国近代新闻家进行比较,分析了章士钊新闻思想的优点和不足,总结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般特点和所遭遇的共同困难。 第九章,讨论了章士钊与近代新闻人才群体的关系。先是综合论述了章士钊在中国近代新闻人才群体中的贡献和地位,章士钊对于这个群体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团结人才,可以说他是这个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重要的开创者、慧眼的伯乐和殷勤的中介。随后通过对章士钊与李大钊关系的个案研究,说明章士钊在近代新闻人才发现、培养方面的深度特点。 结束语。针对前面的论述,试图对章士钊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中的贡献给予一个公允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也是对本文的一个总结。
吴家国[7](2002)在《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文中指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逻辑学教学与研究陈旧落后的状况,我国逻辑学界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形式逻辑要现代化”、“普通逻辑课要现代化”的呼吁。时至今日,20年已经过去了,我国高等学校普通逻辑教学的改革与现代化走过了红火发展的历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步。突出的表现是:一批又一批普通逻辑教材相继问世并在普通逻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引导作用。从这些教材可以看出:逻辑学的观念改变了,逻辑学不再单纯指传统逻辑,相反,原来传统逻辑中那些陈旧落后无用的东西已被逐步删除,现代逻辑(主要指数理逻辑)的基础知识越来越多的被吸引进来;逻辑学的教学体系更新了,以现代逻辑思想为主线,以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和合理性为中心的逻辑教学体系,逐步取代了由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四大块构成的旧体系;逻辑学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了,无论演绎部分还是归纳部分都
何向东,袁正校[8](2000)在《我国逻辑教学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我国的逻辑教学 ,1987年是逻辑教材建设的一条分界线。此前的教材虽着述颇丰 ,但基本上没有触动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 ;此后的教材则围绕着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逻辑现代化的口号展开了讨论。实际上 ,要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 ,除了编写高质量的大学逻辑教材外 ,还必须实现思想观念的三个变革 ,即由非系统观向系统观转变 ,由阶段发展观向跨越式发展观转变 ,由传统的人才观向新的人才观转变。
吴家国[9](1992)在《普通逻辑教材改革概观》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普通逻辑教材的改革在舆论准备、设计方案到展现成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新编的一批教材中,从体系到内容,都贯彻改革的精神,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应注意不同层次的人们学习逻辑的需要,把现代化与实用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而充分地发挥逻辑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梳理 |
三、 研究方法解析 |
四、 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历史追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背离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未解 |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 |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
四、 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
五、 对马克思主义的消解 |
第二节 现实分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现存依据 |
一、 时代性与整体视野 |
二、 科学性与整体属性 |
三、 学术性与整体研究 |
四、 大众性与整体形态 |
五、 实践性与整体旨归 |
第三节 研究视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哲学分析 |
一、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本体论诠释 |
二、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论解读 |
三、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法论阐释 |
第二章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探源 |
一、 中西方的整体性思想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性思想 |
第二节 作为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整体性 |
一、 基于科学性与革命性辩证统一的整体性 |
二、 基于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整体性 |
三、 基于完整性与开放性辩证统一的整体性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图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思想精华的“继承——整合——创新” |
二、 “形成”的整体性的文本体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整体性 |
一、 “主题”的整体性 |
二、 “主题”的整体性的文本展现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 |
二、 “理论”的整体性的文本表现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所显现的整体性方法论原则 |
二、 “方法”的整体性的文本显现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生成”的发展整体 |
二、 “发展”的整体性的文本凸现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形态”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形态”的整体性 |
二、 “形态”的整体性的文本呈现 |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功能”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功能”的整体性 |
二、 “功能”的整体性的文本再现 |
第八节 马克思主义“叙述”的整体性 |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叙述”的整体 |
二、 “叙述”的整体性的文本映现 |
第四章 运用“整体性”分析框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运用“整体性”方法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 |
一、 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几种解读模式 |
二、 用“整体性”模式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运用“整体性”框架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一、 从整体性视角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 |
二、 用“整体性”分析框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
第三节 运用“整体性”态度科学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一、 当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用“整体性”态度客观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四节 运用“整体性”视野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一、 用“整体性”视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二、 从“整体性”视野科学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结语 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法律逻辑研究概况 |
第一节 作为法律逻辑母体的逻辑学发展概述 |
一、中国古代逻辑 |
二、古代印度逻辑 |
三、西方逻辑 |
第二节 西方逻辑在我国的传播 |
一、明末清初至20世纪20年代前 |
二、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
三、1949年至1977年 |
四、1978年至今 |
第三节 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简述 |
一、法律逻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二、我国法律逻辑研究成果简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与性质的新思考 |
第一节 法律逻辑与逻辑应用、应用逻辑 |
第二节 有关法律逻辑概念的理解 |
一、国外对法律逻辑的不同理解 |
二、我国有关学者对法律逻辑的不同理解 |
三、法律逻辑学在我国学科分类和图书分类中的所属 |
第三节 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
一、几种主要的观点 |
二、笔者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我国法律逻辑与法律推理的新思考 |
第一节 法律推理有关理论 |
一、法律推理的定义 |
二、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 |
第二节 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我国法律逻辑与道义逻辑的新思考 |
第一节 道义逻辑有关理论 |
一、道义逻辑的缘起 |
二、道义逻辑的一般理论体系 |
第二节 法律逻辑与道义逻辑 |
一、道义逻辑的局限性 |
二、道义逻辑不等同于法律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我国高校法律逻辑教学的新思考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法律逻辑教学概况 |
一、我国高校法律逻辑教学的总体发展 |
二、通过几本法律逻辑学教材看我国高校的法律逻辑教学 |
第二节 我国法律逻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章士钊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苏报》案”前后的办报活动 |
第一节 改造《苏报》 |
第二节 激情与挫折 |
第二章 韬光养晦天涯行:办报与治学 |
第一节 撰写《中等国文典》 |
第二节 逻辑先生与《逻辑指要》 |
第三节 治学与办报 |
第三章 言论独立树楷模:“二次革命”前的新闻实践 |
第一节 入主《民立报》 |
第二节 自办《独立周报》 |
第三节 起草《讨袁宣言》 |
第四章 扞卫民主展风采:护国战争与《甲寅》杂志 |
第一节 主编《甲寅》杂志 |
第二节 在护国战争中 |
第五章 调和复古走弯路:北洋时期的办报活动 |
第一节 《甲寅》日刊的“调和论” |
第二节 《甲寅》周刊与“甲寅派” |
第三节 参与其他近代报刊 |
第六章 新闻理论与新闻思想 |
第一节 新闻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 新闻理论 |
第三节 评点近代新闻立法 |
第七章 新闻业务 |
第一节 新闻业务论 |
第二节 与读者交流 |
第八章 新闻特色 |
第一节 新闻创新 |
第二节 自成一家的政论 |
第三节 与梁启超新闻思想之比较 |
第九章 新闻伯乐 |
第一节 培育新闻英才 |
第二节 结交李大钊 |
结束语 哲人思想的真空岁月 |
附录 |
四、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逻辑学70年:历程与反思[J]. 陈波. 河北学刊, 2019(06)
-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D]. 赵秀娥.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3]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A]. 吴家国. 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下卷), 2009
- [4]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 梁发祥. 甘肃高师学报, 2008(01)
- [5]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思考[D]. 戴兴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6]章士钊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日.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4)
- [7]普通逻辑现代化的新成果——评彭漪涟主编的《逻辑学导论》[J]. 吴家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 [8]我国逻辑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 何向东,袁正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 [9]普通逻辑教材改革概观[J]. 吴家国. 阴山学刊,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