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聚芳酰胺是一类重要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在航天、电子、现代通讯等尖端领域。但是商品化的聚芳酰胺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即使加热到分解温度也不熔融,也不溶于普通溶剂,Kevlar?只能通过PPTA的浓硫酸溶液纺丝成型,条件苛刻,成本昂贵。研究开发综合性能优异且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新型聚芳酰胺,可通过聚合原液直纺制备高性能纤维,是科学界和工业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二氮杂萘酮结构以及柔性的醚键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之中,在保持聚合物优异综合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得到了可以进行聚合原液直纺的聚芳酰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以三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二元羧酸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和几种商品二胺以Yamazaki膦酰化法进行三元共缩聚反应,制备了3个系列聚芳酰胺PAⅠ~Ⅲ,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物的分子链形态、溶解性、热性能以及薄膜的拉伸性能和亲水性,总结了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比例以及二胺的结构对各种性能的影响规律。随着聚合物主链中二氮杂萘酮结构比例的增加,聚合物逐渐趋近于无定型态,溶解性得到改善,热性能变化不明显。聚合物薄膜拉伸性能优异,拉伸强度最高可以达到244MPa。 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二胺引入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主链中,采用低温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三元溶致液晶聚芳酰胺树脂P1。该类共聚物具有中等特性粘度,WAXD测试表明聚合物为无定型态;在NMP或NMP/1%LiCl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312~351℃之间,10%热失重温度Td(10%)在513~538℃之间,大部分聚合物可在NMP/1%LiCl和DMAc/1%LiCl中形成溶致液晶态,部分共聚物甚至可以在纯NMP中产生溶致液晶态。三元聚芳酰胺树脂P1采用分步加料与混合加料得到的聚合物在特性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溶解性以及液晶溶液的临界浓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单体,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四元聚芳酰胺树脂P2。优化了聚合反应中单体浓度、单体比例、酸吸收剂用量、助溶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得到的聚合物特性粘度最高可达5.3dL/g(NMP/1%LiCl,25℃)。WAXD测试表明聚合物为半结晶态,随着二氮杂萘酮结构和醚键比例的增加,聚合物溶解性逐渐得到改善;聚合物耐热等级与商品聚芳酰胺相当。聚合物原液直纺初步实验得到的纤维的拉伸性能与Kevlar?相当,超过2.8GPa。同一共聚物在不同的溶剂中临界浓度不同,随着溶剂与聚合物之间作用力的减弱,临界浓度逐渐减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类同时含二甲基、双苯侧基和芴结构聚芳酰胺的合成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8(09)
- [2].寡聚芳酰胺类受体在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3].含氟聚芳酰胺的合成与性能[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2(01)
- [4].添加沉析纤维增强对位聚芳酰胺纸性能[J]. 纸和造纸 2012(04)
- [5].东丽开发无色透明对位聚芳酰胺薄膜[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8(01)
- [6].含氟聚芳酰胺的合成[J]. 科技风 2012(13)
- [7].具多重氢键寡聚芳酰胺的合成及自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04)
- [8].对位聚芳酰胺纸热压工艺研究[J]. 中华纸业 2012(16)
- [9].高度支化聚芳酰胺/稀土铕(Ⅲ)发光材料的合成及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9)
- [10].基于多重氢键的寡聚芳酰胺自组装囊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08)
- [11].一类含芴基和三氟甲基结构磺化聚芳酰胺的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09)
- [12].专利信息[J]. 印染助剂 2008(04)
- [13].异丙氧基官能化聚芳酰胺高温热处理高效制备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J]. 兵工学报 2019(09)
- [14].新型耐高温聚芳酰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8(06)
- [15].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12)
- [16].含磷超支化聚芳酰胺的合成及对尼龙-6的增韧[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3(03)
- [17].超支化聚芳酰胺接枝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 2012(03)
- [18].间位聚芳酰胺纤维纸热压过程浅析[J]. 纸和造纸 2017(03)
- [19].MALDI-TOF MS对难溶聚芳酰胺PA6T的分析表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1)
- [20].改性聚芳酰胺的研究进展[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8(02)
- [21].新型可溶性透明聚芳酰胺的合成与表征[J]. 中国塑料 2009(09)
- [22].聚芳酰胺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4(02)
- [23].含三氟甲基和不对称结构聚芳酰胺的合成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10)
- [24].含氧化膦结构可溶性共聚芳酰胺的合成[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9(02)
- [25].新型含磷可溶性共聚芳酰胺的合成[J]. 塑料工业 2008(12)
- [26].聚芳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5)
- [27].聚芳酰胺塑料制备放大方法的改进研究[J]. 上海化工 2014(11)
- [28].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改性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 2008(S1)
- [29].芳香族聚酯酰胺的合成方法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1(05)
- [30].杂环聚芳酰胺的研究进展[J]. 纺织学报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