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解读及对大陆的启示

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解读及对大陆的启示

论文摘要

社会保障事业关系着每个人,是国家和全民的事业。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对调节社会再分配收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过于陈旧和落后。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失业和农民问题导致社会的贫穷和边缘阶层的人群数量激增,政府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社会救助人群。调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鼓励和发展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是解决和弥补政府部门对社会救助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华人居多而且社会救助方式先进的香港地区,其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活动方式,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有着非常大的借鉴和学习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需要,从社会救助和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出发,介绍了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分析和解读了香港非营利组织的变化发展特点和蓬勃发展的原因。再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吸收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对比我国大陆地区非营利组织较落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借鉴经验上,重点探讨了使非营利组织社区化、资金渠道多元化,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积极有效的支持,尽快的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体制,逐步使非营利组织成为社会救助中的重要角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1.2.2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救助和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分析
  • 2.1 社会救助的简介
  • 2.1.1 社会救助的概念
  • 2.1.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会救助的简介
  • 2.1.3 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简介
  • 2.2 非营利组织的简介
  • 2.2.1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2.2.2 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
  • 2.3 社会救助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
  • 2.3.1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基本结构变化中逐渐壮大
  • 2.3.2 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2.3.3 非营利组织有着较强的使命感
  • 第三章 香港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分析
  • 3.1 香港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 3.1.1 二战前作为转口港存在着贫穷问题,产生了最初的救助机构
  • 3.1.2 50 年代许多国际性的非营利机构加入,在香港发展福利事业
  • 3.1.3 70 年代后,政府开始介入香港社会保障事业
  • 3.2 香港非营利组织变化发展的特点
  • 3.2.1 从传统慈善救助转化为现代的公益事业
  • 3.2.2 从单方面的医疗,物质救助转为全方位的服务
  • 3.2.3 从一盘散沙的局面转为有政府的主导
  • 3.2.4 资金来源从单一的自行筹款转变为多渠道筹集
  • 3.2.5 非营利组织拥有庞大的义工数量
  • 3.3 香港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的原因
  • 3.3.1 香港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是由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 3.3.2 香港的慈善公益事业带有中国文化传统,又融合了西方现代理念
  • 3.3.3 香港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
  • 第四章 我国大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分析及现状
  • 4.1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
  • 4.1.1 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 4.1.2 这是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4.1.3 政府失灵的存在需要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参与社会救助
  • 4.2 我国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救助的现状和缺陷
  • 4.2.1 非营利组织带有浓重的政府行政色彩,效率低下,种类单一
  • 4.2.2 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数量小,来源渠道少
  • 4.2.3 政府没有给予部分民间自办非营利组织其法人资格
  • 4.2.4 部分非营利组织在运营和操作上存在着违规现象
  • 第五章 香港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上的作用对内地的启示
  • 5.1 非营利组织应由传统走向现代,社区非营利组织是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目标
  • 5.2 非营利组织应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做到多渠道筹集资金
  • 5.3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该是伙伴关系,后者不应该由前者来监管控制
  • 5.4 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体制,有效地减少违规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前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J]. 党员生活(湖北) 2017(01)
    • [2].慈善救助及其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研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9)
    • [3].对社会救助工作中现存问题的思考[J]. 才智 2018(17)
    • [4].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政府的作用[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03)
    • [5].论社会救助视角下刑释人员回归保障机制的完善[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2)
    • [6].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实践参与的新型主体[J]. 兰州学刊 2018(05)
    • [7].我国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现状思考与建议[J]. 经济论坛 2009(10)
    • [8].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道路的探索[J]. 祖国 2019(15)
    • [9].社会救助机制中政府责任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36)
    • [10].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探讨[J]. 智库时代 2019(20)
    • [11].关于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1)
    • [12].论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以陕西省石泉县为例[J]. 龙岩学院学报 2012(S1)
    • [13].论我国社会救助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
    • [14].社会救助中的政府责任探究——基于亚洲五地区的比较分析[J]. 领导科学 2014(26)
    • [15].着力构建社会救助大格局[J]. 人民论坛 2017(31)
    • [16].英国积极救助制度及其借鉴启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 [17].充分发挥我国第三部门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04)
    • [18].论社会救助中的预防机制和服务保障:社会工作的功能及其运用[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9)
    • [19].社会救助中案主自决的伦理研究[J]. 才智 2015(14)
    • [20].浅论城镇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的路径创新[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
    • [21].关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考——以精准扶贫为例[J]. 社会与公益 2020(04)
    • [22].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县(市)级为视角[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04)
    • [23].我国慈善事业促进机制探讨[J]. 理论导刊 2012(03)
    • [24].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路径选择[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06)
    • [25].社会救助中的政府职能[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04)
    • [26].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治理[J]. 人民论坛 2019(29)
    • [27].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优势、途径及风险防范[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8(01)
    • [28].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路径及风险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 2018(02)
    • [29].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的路径选择研究[J]. 青春岁月 2018(13)
    • [30].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救助该何去何从[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12)

    标签:;  ;  ;  ;  ;  

    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解读及对大陆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