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率也快速提高,一批特大城市、巨型城市相继涌现出来,增加了交通供给的压力。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座城市的轨道交通骨干网已经形成,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也已初现雏形,成都、沈阳、武汉等几十座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在加速建设,预计“十二五”末城市轨道交通总建设里程将超2500km。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形成,轨道交通的衔接合理与否对轨道交通系统效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目前线路衔接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北京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的衔接地点大多设计在城市边缘,并不是郊区客流的目的地和主要客流集散点,造成很高比例的换乘,给乘客带来了不方便。因此,对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的衔接背景与意义入手,按照技术路线逐层顺序展开,首先对国外典型城市(巴黎、东京、纽约、莫斯科、伦敦)轨道交通线网及衔接进行介绍,总结归纳出市域线与市区线之间主要的衔接方式:换乘衔接、共线衔接、并行衔接共3种衔接表现方式。然后,对国内3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轨道交通系统作了简要概述,分析衔接存在的问题,对市域线的概念及技术特征作了界定。满足功能需求是做好衔接的目的,本文从城市特征、轨道交通系统分层体系、客流因素等方面对轨道交通衔接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对衔接实现措施分别从乘客角度,建设、运营企业角度,政府角度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充分的剖析;衔接措施评价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衔接特点中提炼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4个指标组成,分为两类,非直接效益指标,直接效益指标。针对不同的指标特性,应用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衔接方案的非直接效益进行评价,应用国民经济评价直接效益指标,通过综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给出最终推荐衔接方案。最后,以长沙市轨道交通10号线(市区连接宁乡的轨道交通线路)与市区线衔接为例进行实证解析,得出推荐衔接方案。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解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意到了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其技术成果对今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大都市轨道交通概况
  • 2.1 国外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况
  • 2.1.1 巴黎轨道交通概况
  • 2.1.2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概况
  • 2.1.3 纽约的轨道交通概况
  • 2.1.4 伦敦轨道交通概述
  • 2.1.5 莫斯科轨道交通概述
  • 2.2 国外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类型总结
  • 2.3 国内大都市轨道交通概况
  • 2.3.1 国内大都市轨道交通概况
  • 2.3.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存在的问题
  • 2.3.3 国内轨道交通市域线概念、技术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沙市轨道交通衔接功能需求分析
  • 3.1 城市基本特征对轨道交通衔接功能需求影响分析
  • 3.2 轨道交通系统分层体系对轨道交通衔接功能需要影响分析
  • 3.2.1 长沙市轨道交通的定位
  • 3.2.2 长沙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
  • 3.2.3 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3.3 客流因素对轨道交通衔接功能需要影响分析
  • 3.3.1 客流预测方法
  • 3.3.2 客流预测结果
  • 3.3.3 客流因素对衔接功能需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域线与市区线的衔接特点分析
  • 4.1 换乘衔接特点及适用条件
  • 4.1.1 从乘客角度分析
  • 4.1.2 从建设、运营企业角度分析
  • 4.1.3 从政府角度分析
  • 4.1.4 换乘衔接的适应条件
  • 4.2 并行衔接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 4.2.1 从乘客角度分析
  • 4.2.2 从建设、运营企业角度分析
  • 4.2.3 从政府角度分析
  • 4.2.4 并行衔接的适应条件
  • 4.3 共线衔接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 4.3.1 从乘客角度分析
  • 4.3.2 从建设、运营企业角度分析
  • 4.3.3 从政府角度分析
  • 4.3.4 共线衔接的适应条件
  • 4.4 三种衔接方式特点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衔接方案评价
  • 5.1 衔接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含义及确定、计算
  • 5.2 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方法综述
  • 5.2.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3 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5.2.4 国民经济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长沙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与相关市区线概况
  • 6.1.1 轨道交通10号线概况
  • 6.1.2 与10号线相关市区线概括
  • 6.2 长沙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与市区线衔接方案
  • 6.2.1 10号线与2、6号线换乘衔接
  • 6.2.2 10号线另辟通道进入主城区
  • 6.2.3 10号线与2号线或6号线共线衔接
  • 6.3 衔接方案评价
  • 6.3.1 对非直接效益指标进行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 6.3.2 对直接效益指标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 6.3.3 评价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平行轨道交通系统[J].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9(03)
    • [2].智能轨道交通系统专刊序言[J]. 自动化学报 2019(12)
    • [3].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10)
    • [4].国内外超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概况[J]. 低碳世界 2020(05)
    • [5].轨道交通系统自动驾驶发展分析[J]. 内江科技 2020(08)
    • [6].“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首批项目启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11)
    • [7].新菱轨道交通系统冷却方案获关注[J]. 供热制冷 2017(05)
    • [8].宁波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9].现代缆索动力轨道交通系统特点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7(10)
    • [10].东京轨道交通系统解析[J]. 城乡建设 2017(08)
    • [11].轨道交通系统的防雷安全[J]. 现代建筑电气 2016(03)
    • [12].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的影响[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6)
    • [13].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 2015(01)
    • [14].新型电力轨道交通系统[J].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7(06)
    • [15].世界首例新能源空铁[J]. 文明 2017(09)
    • [16].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在上海的适用性分析[J].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3(02)
    • [17].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20)
    • [18].潜江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研究[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0(03)
    • [19].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协同发展模型[J]. 综合运输 2019(02)
    • [20].具有极大时间约束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周期分析[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10)
    • [21].轨道交通系统管道套料生产及定额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7(06)
    • [22].一种可能取代汽车的新型交通模式展望——个人微型轨道交通系统[J]. 道路交通管理 2017(04)
    • [23].先进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与主动安全保障技术[J]. 中国铁路 2015(12)
    • [24].轨道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级配体系中的定位研究[J]. 交通科技 2016(05)
    • [25].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监测与维护研究[J]. 铁路技术创新 2016(04)
    • [2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构建[J]. 都市快轨交通 2015(04)
    • [27].轨道交通系统中杂散电流控制技术[J]. 电子测试 2013(08)
    • [28].轨道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应用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3(03)
    • [29].上海轨道交通系统无障碍设计现状调研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12)
    • [30].门禁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解决方案[J]. 自动化博览 2019(12)

    标签:;  ;  ;  ;  

    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衔接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