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南宋政局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交炽,民族危机重重的现状,朱熹多次上疏皇帝,提出了以天理观为核心,德治思想为基本内涵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治国理论,希冀建立一个上下秩序稳定,整体社会和谐的国家。他以天理为最高准绳,由强调理欲之间的对峙及确立理的优先性出发,把德治理念扩大到宇宙万物的普遍性加以说明,并以人性论为基础架起了沟通“理”与“礼”之间的桥梁。通过理与礼之间的沟通,朱熹确认了道德原则与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存在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行为上的自觉践履进一步高扬和深化了原始儒家的道德理性精神,确立了一个理一分殊的本体论体系。因此,他认为君主的修德示范是治理天下的前提,关键是提高官吏的道德修养,而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恤民,只有通过兴学校、崇教化、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政治实践的起点建基于对仁义优先的价值判断,要求通过克己复礼的求仁工夫达成一种以人性修养为根本的教化政治,其德治思想的实现也是与为政者的自身内在修养密切相关的。实质上,朱熹的德治思想是将当时现实问题提升到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合理地处理君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纠正当时的政治弊端。朱熹德治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将伦理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使道德的内在约束力作为规范君主行为、治理国家社稷、管理庶民百姓的主要手段,从而实现道德教化的政治功能。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教育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德治思想的烙印,德治作为政治与道德的传统思维模式,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开展朱熹德治思想的研究,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身民族的文化性格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孔子的德治思想——兼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研究》简评[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9(06)
- [2].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前提、限度及其路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3].论延安时期毛泽东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05)
- [4].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J]. 西部皮革 2016(04)
- [5].古代德治思想述要[J]. 意林文汇 2018(14)
- [6].法治背景下儒家德治思想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智富时代 2017(04)
- [7].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德治和法治关系研究综述[J]. 山西青年 2018(14)
- [8].儒家“德治”思想的现实价值[J]. 科学中国人 2016(35)
- [9].论荀子的法治思想——与孟子的德治思想比较[J]. 当代儒学 2016(02)
- [10].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如何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J]. 长江丛刊 2017(26)
- [11].论孔孟的德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青春岁月 2013(04)
- [12].德治、法治和自治关系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4)
- [13].我国古代德治思想述要[J]. 红旗文稿 2018(13)
- [14].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刍议[J]. 南方论刊 2016(09)
- [15].治官而非治民: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诉求与当代价值[J]. 孔子研究 2014(06)
- [16].我国古代德治思想述要[J]. 人民周刊 2018(13)
- [17].儒家德治思想新论[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5)
- [18].由《论语》看孔子的德治思想[J]. 甘肃高师学报 2012(04)
- [19].唐太宗的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孔子研究 2011(06)
- [20].韩非的德治思想及当代价值[J]. 理论导刊 2010(03)
- [21].孔子德治思想评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22].试论《管子》与孟子德治思想之异同[J]. 船山学刊 2010(02)
- [23].传统德治思想及其启示[J]. 学理论 2010(17)
- [24].论中国共产党人德治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升华[J]. 甘肃理论学刊 2009(02)
- [25].不可忽视儒家德治思想的负面影响[J]. 理论学刊 2009(07)
- [26].论韩非的德治思想[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
- [27].论孔子的德治思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1)
- [28].德治与法治:何以协同?谁更优先?[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8(02)
- [29].孔子德治思想评析[J]. 时代人物 2008(04)
- [30].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利弊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