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情豪气总关情——苏轼和他的两首《江城子》(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0)在《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中提出论词绝句是以诗歌绝句的形式对词人、词作及词体本身进行评述或议论。由于绝句自身的体量不大,其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论词绝句的主题集中而凝练,主要是评析鉴赏某位词人或某部词集,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作者阅读词作后的感悟和所思,或者是批评者针对某个争议较大的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已知最早的论词诗是南宋刘克庄的《自题长短句后》,刘诗反映了南宋时期词体观念的新变,开以诗论词的先河。然而金元明时期论词绝句创作屈指可数,仅有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元淮《读李易安文》等少数篇章,直至清代论词绝句创作异峰突起,渐成规模。这与清代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发展有关。极力扩大韵语文学的表现范围,是清人在面对古典文学发展至清代已“无体不备”的发展现状时作出的选择,这种自觉求新的意识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传统的屈服和退让,而选择通过其他领域开拓新境,但实际上已孕育了超越和突破文学传统的要求及可能。在“另辟町畦”思想的驱使下,清代士人一方面进入戏曲、小说等主流文体之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以其熟识的文体容纳新的内容,而清代论词绝句的兴起也正是以此为背景。“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论词绝句这一兼具诗歌文本和词论载体双重性的诗歌形式,发掘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并对清代文人学者的词学观念和创作心理进行探察。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词绝句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概括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论诗绝句产生时代早于论词绝句,而且影响力也更大,论诗绝句从带偶然性的“戏为”“漫成”之作,转变为具有相对稳定形制的诗歌创作形式,并且从以诗论诗,延伸至以诗论画、论曲、论词等,因此可以说论词绝句是论诗绝句体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一章在对清代论词绝句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力图把握每一个历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形态和思想倾向,从而在清代文学和清代词学的大框架内实现对论词绝句发展历程的历史认知和建构。清初思想界仍以批判和反思明代王学空谈心性为主流,就词学而言,扫荡明词艳俗风气的同时也是新词风孕育成长的重要契机,相应地,清初论词绝句也以批评明词、评价清初词坛和反映对历代词的接受状况为主要内容;清代中后期的论词绝句创作与阳羡、浙西、常州诸词派的继起迭兴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时期词学派别对词坛的深远影响,已辐射到了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和整体倾向;“词史”和“寄托”既是理解晚清词学的关键,也是理解晚清论词绝句的关键,一方面以地域词、闺阁词、国朝词为表现对象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渐成大观,另一方面晚清论词绝句创作逐渐显现出从词论向文学回归的趋势。第二章具体从创作主体身份和创作心理出发,探究在论词绝句发展过程中文学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论词绝句的创作主体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主体身份的差别,词派人物、文人雅士、词学名家和词选编者在进行论词绝句创作时,在诗歌内容和创作形式上也会各有侧重。从创作心理而言,以“戏题”“杂感”“偶成”为题的论词绝句创作,通过观点提出的非正式性,消解了正面批评当世人物的严肃感和紧张感;清代是一个博学重才的时代,而论词绝句以短小篇幅谈艺论道,能够彰显出创作者个体的诗歌技艺和知识学问;论词绝句还是作者读词、论词文学活动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清代文人尚雅避俗的文化心理。第三章侧重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论词绝句的创作活动。厉鹗的论词绝句不仅集中反映了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而且厉鹗本人对论词绝句的运用有创制之功,因此可以说,厉鹗及其论词绝句创作在清代论词绝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翔凤论词绝句“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不仅是常州词派以治今文经学方式解词的范本,而且是清代论词绝句从评词(对风格的评论)向解词(对词意的解读)转变的关键一环;在清代诸多论词绝句作者中,从数量和规模而言,谭莹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都堪称第一,而且谭莹、潘飞声以论词绝句组诗形式构建岭南词史,对于拓宽论词绝句的批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清代论词绝句作者在借鉴诗歌传统艺术手法和批评手法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论词绝句独特的审美形式。论词绝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用主要体现为寻章摘句的语言形式,巧喻设譬的艺术构思,以及情理交融的审美特征。论词绝句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认为论词绝句因“以议论为诗”而欠缺文学性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这部分主要从理论内容和文体观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就理论内容而言,词体起源、词体风格和批评鉴赏是论词绝句对清代词学贡献比较大的三个方面。此外,论词绝句的创作还反映了词学批评的“越界”问题,具体而言,可分为诗与论的结合,以及诗与词的结合。探讨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能够深化我们对清代词学批评“综合性”特征的理解。
陈前进[2](2020)在《《尊前集》笺注汇评》文中指出本文共分四章,在正文前有前言和凡例,正文後添加有附录。前言主要介绍了《尊前集》的版本源流问题和在注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又对顾梧芳的生平和顾本《尊前集》的流传和存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其中为顾本《尊前集》缕出了一条淸晰的存藏脉络。同时,前言还对本注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凡例主要对注释的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具体说明。《尊前集》是一部唐五代词总集,本文主要对《尊前集》所收的289首词作进行了笺注,笺注主要采用了详注的方式。本注所用的底本原不分卷,但在注释时,本文将其分成了三章。其中文章第二章包含了《尊前集》前面部分的110首作品,第三章主要包含了中间部分的122首作品,第四章主要包含了後面部分的57首作品。《尊前集》共出现36位词人,本文为每一位词人都撰有小传。每一首词都设有词牌解题、注释和汇评三个部分。解题主要以《钦定词谱》为主;注释主要采用详注的方式,着意于搜寻相关作品的本事和典故。对於其中出现的一些曾经在解释上有争议的字词,本文在注释时都详加求证,广泛参考,择优而取。在文章最後,本文选取了有五篇与《尊前集》相关的重要跋文作为附录,以资参考。
褚为强[3](2018)在《明代宋词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词学研究是明代词学研究的中心,随着明代词学研究的逐渐被重视,关于明代宋词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越来越多,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展开对明代宋词学的系统研究,以期对明代的宋词研究形成全面的认识,勾勒出明代宋词研究的概貌,并进而对明代词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附录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解释明代宋词学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论述明代宋词史的研究。由于明人认为词盛于宋,所以在论述词体文学的发展历史时,或者以宋词为立足点,对词体的起源进行追溯;或者以宋词为主要参照对象,对其兴衰流变进行评判;又或者将宋词置于诗、文、曲、理学、书法、民歌等大文学概念中,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形成以宋词为中心的词史的研究。第二章论述明代宋词风格研究。明人在对宋词的研究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宋词风格有“婉约”与“豪放”二体的概念;又依据词之体性特征,进一步提出词分“正宗”与“变体”的概念。明人对词体风格及正变的划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他们自己在词体风格方面的好尚与审美趣味,并为之寻求理论上的有力支持。但是,明人关于“婉约”与“豪放”、“正宗”与“变体”两对重要概念的提出以及其所代表的明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章论述明代宋词派研究。明代的宋词派研究,是在继承宋代以风格划分词派的意识的基础之上,将宋词划分为两派。但是,明人的这种宋词派意识在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们往往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才从侧面间接表现出这种划分词派的倾向,而非专门提出,所以其以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思想直到明末才被明确提出,但认识相对粗浅。并且,明人虽然明显地表现出以婉约与豪放的词体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意识,但是始终没有点出两派的名称,因而又使宋词的派别意识长期处于一种概念上的模糊状态。因此,明代的宋词派思想还处于成长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第四章论述明代宋词人研究。主要选取了明人关于苏轼、秦观、李清照与朱淑真、岳飞等人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他们在明代词坛的影响。第五章论述明代宋词选辑研究。明代对词的选辑主要是以宋词为中心展开的,反映了明代词学的重要思想。文章选取了以宋词为主的《草堂诗馀》以及张綖的《草堂诗馀别录》、杨慎的《词林万选》、《百琲明珠》、陆云龙的《词菁》等进行研究,揭示明人在选词方面对于宋词的取舍及评价思想等。第六章论述明代宋词韵研究。由于词乐的失传,主要出于作词的现实需要,明人对宋词的用韵规则及要求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定的见解与思想,对此后词韵专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七章论述明代宋词学思想研究。明代的宋词学,在吸纳继承前代文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地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宋词学思想。如“词史”观念的形成,“词如其人”思想在词学批评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从尊雅反俗到以俗为雅的审美风尚的变迁等。第八章论述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明代的宋词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因而使其在词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并对后世词学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值得反思。最后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明代的宋词学,在以宋词为宗的基础上,推尊词体,注重词体的艺术审美,努力提高词体的地位,意图加强词体的独立性,为词体及词学在整体文学中寻求一席地位,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因此,在中国词学史上,明代宋词学具有承接宋元而开启清代词学的重要地位。
王娜[4](2017)在《从两首《江城子》中解读苏轼的词风》文中研究说明从苏轼所写的两首《江城子》入手,分析研究两首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从而归纳总结出苏轼词风的特点:刚健与委婉相融,阴柔阳刚相济,豪放与婉约并举。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因此,苏轼的词风对北宋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北宋诗词的新风格、新境界。
王卫星[5](2016)在《同调阐释法的创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同调阐释法,即采用同调词来论述这一词调的特色,包括发展史、体势特色、适用意境及创作技法等。此法是对传统"以诗词论诗词"批评方式的继承与拓展,能让词体现身说法——本身的体势、意境及技法与词中阐释的内容互相印证,有助于直观感受各词调的独至之妙。阐释对象主要是在唐宋词中流行,且适合今人创作的词调。目前创制的同调阐释词主要包括正体阐释词、同调异体阐释词与格律阐释词三种类型。词中论证主要以唐宋同调佳作意境、可靠史料与经典评论为依据,以增强逻辑性及客观性。
安淑春,林铭祖[6](2015)在《论《江城子》中透析出的苏轼词风》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代表的苏轼《江城子》系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透视《江城子》中的苏轼词风,研究认为《江城子》中兼具豪放和婉约并存的词风,苏轼的豪放词开创了北宋诗词的新风格,扩展了新词题,赋予了诗词新的内涵和意义。
贾平[7](2015)在《宋词与民间文化》文中指出中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都在宋代达到鼎盛,宋词即生长于此背景下。自宋迄今对宋词的“雅”、“俗”品格之论一直不绝。以“民间”视角考察宋词,古代文学学术界对此课题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但缺乏有系统的专着。本文以《全宋词》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化的视角观照宋代词人和宋词,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文化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宋代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接受和民间文化对宋词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宋代的“民间”作了一个全景式的介绍和说明。宋代民间文化具有信仰多元、淫祀泛滥、民间文化空间多重交叠等特点。宋代民间文学数量庞大、形态丰富;风物传说尤其多,建构了地方知识系统,并引起了文人的兴趣和关注;宋代说话的发达促进了民间文学的传播。词人对民间文化的态度主要有四种:记录与传播,观看与欣赏,参与和融入,互动与学习。其次,本文按照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分类分章别论,从微观和中观层面探讨宋词与民俗文化、宋词与神话、宋词与传说故事、宋词与民歌、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系。宋词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民俗观和民俗信仰,有时文人处在民俗的自觉状态;有时文人反观民俗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文人发挥主体意识改创民俗,如对紫姑信仰的改创。宋词中的神话因素比较多,从统计看,女神书写占《全宋词》很大比重,成为宋词婉约风格蔚为大宗的重要影响因素。宋代文人的女神书写较前代有很大变化,“我神”共处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宋词中记录了一些未见于其他文献的民间传说故事,或者在旧的故事中融入新的叙事元素,具有史料价值。如从宋词看,八仙传说很可能已在宋代定型。宋词对于传统民间传说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心态。宋代词人对一些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如采莲女、采桑女、采菱女、莫愁等进行了再创作;在词体形式上,词人有意识地借鉴了民歌体式,如十二月歌、祝酒辞等。宋词中记录了民间艺术的表演情形和相关知识,具有史料价值,也可看出文人对民间艺术的接受程度。宋词有融入民间艺术表演中的情况,体现了宋词的民间性。最后一章,从民间文化的精神层面,探讨宋词体现的文人精神与民间文化精神的契合之处,并阐释原因。宋词体现的谐谑、批判、自由、纵情、平常、知足的心态与民间精神是契合的,可见宋代文人高雅面孔之外的世俗一面。民间精神本身传统很深,至宋,世俗文化对文人的影响变得更大,词体自身的轻松自由风格等都是其中原因。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宋词(主要指文人词)对民间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记载、雅化和辨正。民间文化为词人提供了学习和创作的资源,并对词人及词作产生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创作题材、母题、原型等来源于民间文化;形式上借鉴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思想、精神对词人产生影响。宋代文人与民间文化发生关联,主要有以下原因:宋代统治者和文人对民间文化的重视都超越了前代;宋代文人接触民间生活的机会比较多,部分原因乃是由于他们庶族、寒族的身份;宋代的民间艺术很繁荣,浸润了文人的心灵;词体本身的通俗品格使之会与民间文化产生融通。
龚霞[8](2014)在《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以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本辑录为基础,笔者共对153种白话小说、33部文言小说集以及96篇文言小说的存词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中的词作予以全面考察。绪论部分略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意义,同时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范围与方法。正文分为六章,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呈现小说中词的整体风貌。第一章主要对小说中的用词现象予以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小说中词作在词调运用上的特点及原因。第二章对小说中词作予以定性分析,即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分,审美性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等。第三、第四章为第二部分,立足于小说创作考察用词现象。第三章以词体进入小说的原因为切入点,考察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两大体系的创作中,词体文本意义的差异;根据词体在小说中所承担的具体角色,梳理白话小说的开场词由宋元话本的临场性向体制性转变的过程。第四章在参照宋元话本小说用词现象的基础上,论述明代小说中词作叙事功能的发展与新变;考察明人小说理论与叙事观念对用词现象的影响,指出词体不能单独参与小说体制的构建,明代小说在体制层面存在“诗为体、词为用”的格局;围绕小说叙事的诸要求,全面展现词体对小说的艺术贡献。第五、第六章为第三部分,立足于词史考察小说中的词作。第五章以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界定为基础,考察小说中词作袭用前人词的现象,以及原创词的文本风格。第六章主要考察小说中原创词与明代词坛创作之间的关系,小说作者群在创作中的填词行为,与明代词坛创作息息相关;在对明词词调全面统计的基础上,考察小说原创词在词调的运用上与词坛的异同;以小说用词现象为切入点,对明代三部重要词选的选源、选词标准及风格特色予以论述。附论部分则就与小说用词现象相关的若干专题予以讨论。对崇祯本《金瓶梅》回前诗词的来源,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予以补考;从诗词运用的角度,考察中篇文言传奇的发展脉络及流行轨迹;从小说作者群对《草堂诗馀》的取用现象,对明代最为流行的这一宋代词选的成书目的及性质,予以重新检讨。
徐蕊,魏本亚[9](2014)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内容十年变革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豪放词风趋向成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现行"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鲁教版"初中教材经典篇目。这首词风格独特,难度适中,是一线教师上展示课时常选择的篇目。翻检近十余年来的研究论文,笔者发现教师教法五花八门,学术界的研究视角与实践者的教学视角不在一个平面上,且两个层面没有交集点。因此有必要研究文献,以深入探讨。一、2000年至今学术界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研究的内容焦点
姚菊[10](2013)在《苏门词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词史和心态史出发,围绕诗化和贬谪,对苏门词人展开研究。以词人活动及词作编年为文献基础,重在文本细读,以心会心,以求对苏门有更多的认识,继而更加了解北宋中后期的文学、文化及文人生存状况。第一章对于苏轼“以诗为词”再作探究。宋人围绕苏词的争论,实己触及到了词体本质问题,词体包含体制和体性,即形式构成和审美风格,协律之争与诗词之辨即是这两方面的典型体现,后世关于词体的争论基本不出此范畴,而“以诗为词”、“句读不葺之诗”的评判不包含音律层面,重在强调诗词审美风格的不同。通过对杭州词的仔细梳理得出,苏轼早期对于词体是在钱塘一带以张先为核心的歌词创作氛围中,以诗歌交往酬赠的功能介入的;与柳词相比,苏词的章法脱胎于柳词高境,只是抒情功能产生了从艳情到士大夫之感的变化。选取苏轼的咏物诗词进行详细比较发现,有深沉情感寓托的咏物词,是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一种分流,并且与苏轼的贬谪生涯相同步;在分流的过程中,词与诗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比兴手法更为深微是咏物词区别于咏物诗的根本所在,正是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苏轼的咏物词保留了词体幽微要眇的情感特质与隐性起兴的抒情方式,从而完成了对词体的革新。第二章论述诗化背景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对苏词接受程度的异同。黄庭坚追随苏轼以诗为词,有以下特点及缺失:情感特质上缺乏词心,语言修辞及比兴手法上生新出奇、尚理少意兴,风格意境上倔强峭拔;但黄词也有独创之处,后被姜夔发展为清空的独特审美风格,姜夔正是把黄词中缺乏的幽微之情与比兴之法加以弥补,又继承其峭拔之格与瘦健之句,黄庭坚的硬峭到了姜夔手中,词味就全部出来了。历代关于秦词的评价中,清的频率出现颇高,清的特色与诗文的清雅传统有很大的关联,这也表明了秦观词的雅化趋势;与晏几道相比,秦观词的情感已有所转向,小山词是以小令写艳情的极致,在词中形成一种爱情美学,而少游词的成就实不全在于艳词,而是接轨后主的身世之感;于柳、苏之外,独树一帜,虽然风格不同,秦观与苏轼契合实深。晁补之对于不同风格的词是兼容并包的,并且能够超出音律的限制强调词的文字审美,唯对于苏黄词的评论似有矛盾之处,其词论取苏而否黄,实是对于词的诗化有所取向,在诗化的道路上规范词体的审美风格:用典、散文章法、次韵是晁补之词诗化的典型体现。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探讨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桃源”与“扁舟”分别是秦观与苏轼贬谪词中出现的典型意象,代表了绝望和希望、抵制与接受两种不同的主体心理;桃源是一种理想,通向引人绝望的虚无的世界,秦观用来指已逝的美好,情感指向于过去,最终为情所役,其词有大量的“追忆”之语;而扁舟归隐,是一种已经有前贤实践的可行的现实选择,实是自由人格精神的象征,取向于未来,提供了一个通向自由的桥梁与渠道,引领着主体接受并克服眼前的困难从而实现超越和解脱,苏轼终至有情而不役于情,苏词中出现更多的是“归去”。黄庭坚在贬谪生涯中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虽然都是走向超越,但却与苏轼不同,黄庭坚是心性中的参透,苏轼是体验后的超越;黄庭坚对于苦难和苏轼一样,是坦然面对的,但却避开了痛苦的体验,以理遣情,在悲伤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驱遣了,苏轼因为内外相合,不用刻意费力地抵御,所以是一种通透的超旷,而黄庭坚因为内外的矛盾并没解除,并且矛盾被转化到内心去运转、消解,无疑加大了超越的难度,所以呈现出一种倔强的超脱,继而转向看破。晁补之在贬谪生涯的不同时期,词中的常用典故有一个递擅更迭的过程,刘禹锡到阮籍再到李广、陶渊明,是其不同心态的代表;虽然都效慕陶渊明,但晁补之却与苏轼不同:苏轼慕陶,是貌未必同,神理合一,是基于形而上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终极追寻;晁补之慕陶,是形貌俱似,而神理有别,是借陶来发舒己心之郁结,重在环境景物的取貌以及躬耕处境的摹写,在人生的理解与追问,在所达到的生命高度上,晁补之实难窥其项背。词境系乎词心,关乎遭遇,苏门同时期的词人晏几道在词中形成避世的爱情美学,贺铸是党争中士不遇的典型,词中充满了不遇的寂寞之苦,而周邦彦词中流露了两党夹缝中求生存的士大夫宦游的羁旅之思,苏门词人历经贬谪之苦,万里投荒,九死一生,与同期词人相比,词境上有明显不同。
二、柔情豪气总关情——苏轼和他的两首《江城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情豪气总关情——苏轼和他的两首《江城子》(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论词绝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献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三、从论诗绝句到论词绝句 |
第一章 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背景 |
一、清代之前的论词绝句 |
二、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分期问题 |
第二节 清初词坛:词学复兴带动论词绝句的兴起 |
一、对明词的批评 |
二、对清初词坛的评价 |
三、对历代词的接受 |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词坛:词派论争推进论词绝句的发展 |
一、阳羡词派:髯陈端不让髯苏,跌宕沉雄绝代无 |
二、浙西词派:秀骨清魂画亦难,千秋白石压词坛 |
三、常州词派:千载春花与秋月,一经寄托便遥深 |
第四节 晚清词坛:多元并立拓展论词绝句的创作 |
一、评点本朝词人 |
二、聚焦地域词学 |
三、评点闺阁词人 |
四、“主寄托”带来文学性的回归 |
第二章 清代论词绝句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创作心理 |
第一节 主体身份 |
一、词派人物 |
二、文人雅士 |
三、词学名家 |
四、词选编者 |
第二节 创作心理 |
一、“戏为”滥觞:“戏题”“杂感”与“偶成”的非正式批评 |
二、才学为诗:作为以学问解词、注词的产物 |
三、标举风雅:诗词创作的日常化 |
第三章 清代论词绝句名家综论 |
第一节 厉鹗的论词绝句 |
一、厉鹗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论词绝句与浙西词学 |
三、厉鹗对浙派美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宋翔凤的论词绝句 |
一、宋翔凤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从“论词”到“解词” |
三、宋翔凤“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 |
第三节 谭莹的论词绝句 |
一、谭莹作论词绝句的缘由 |
二、谭莹论词绝句中的词学思想 |
三、谭莹与潘飞声论岭南词人异同 |
四、论词绝句创作与岭南词史构建 |
第四章 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
一、诗与词的结合:寻章摘句,檃栝成文 |
二、象与喻的结合:巧喻设譬,形象生动 |
三、情与理的结合:亦情亦理,情理兼胜 |
第二节 作为文学样式的论词绝句 |
一、论词绝句题前小序略论 |
二、论词绝句对词本事的索解 |
三、论词绝句的文学性问题 |
第五章 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 |
一、词体起源说:从“辨体”转向“尊体” |
二、词体风格论:从“对立”走向“多元” |
三、批评方法论:从“鉴赏”到“感悟” |
第二节 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 |
一、诗与论,诗歌题材内容的开拓 |
二、诗与词,“以高行卑”文体互参观念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2)《尊前集》笺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版本述略 |
二、知人论世 |
三、首见词作 |
四、互见词作 |
五、《尊前》词的主要内容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上) |
明皇一首 |
好时光 |
昭宗二首 |
巫山一段云 |
又 |
庄宗四首 |
一叶落 |
阳台梦 |
歌头 |
忆仙姿 |
李王五首 |
一斛珠 |
子夜 |
更漏子 |
浣溪沙 |
虞美人 |
李白十二首 |
连理枝 |
淸平乐 |
又 |
又 |
又 |
又 |
菩萨蛮 |
又 |
又 |
淸平调 |
又 |
又 |
韦应物四首 |
调笑 |
又 |
三台 |
又 |
王建十首 |
宫中三台 |
又 |
江南三台 |
又 |
又 |
宫中调笑 |
又 |
又 |
又 |
杜牧一首 |
八六子 |
刘禹锡三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纥那曲 |
又 |
忆江南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潇湘神 |
又 |
抛球乐 |
又 |
杨柳枝 |
又 |
白居易二十六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忆江南 |
又 |
又 |
宴桃源 |
又 |
又 |
卢贞一首 |
杨柳枝 |
张志和五首 |
渔父 |
又 |
又 |
又 |
又 |
司空图一首 |
酒泉子 |
第三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中) |
韩偓二首 |
浣溪沙 |
又 |
薛能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成文干十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冯延巳三首 |
捣练子 |
谒金门 |
玉楼春 |
温飞卿五首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又 |
皇甫松十首 |
怨囘纥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抛球乐 |
又 |
韦庄五首 |
怨王孙 |
定西蕃 |
又 |
淸平乐 |
又 |
张泌一首 |
江城子 |
毛文锡一首 |
巫山一段云 |
欧阳炯三十一首 |
南歌子 |
渔父 |
又 |
巫山一段云 |
又 |
春光好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江月 |
又 |
赤枣子 |
又 |
女冠子 |
又 |
玉楼春 |
又 |
更漏子 |
又 |
定风波 |
木兰花 |
淸平乐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和凝七首 |
江城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喜迁莺 |
麦秀两歧 |
孙光宪二十三首 |
浣溪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南歌子 |
又 |
应天长 |
生查子 |
又 |
又 |
又 |
遐方怨 |
更漏子 |
又 |
又 |
又 |
魏承班六首 |
生查子 |
满宫花 |
菩萨蛮 |
谒金门 |
又 |
又 |
第四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下) |
阎选二首 |
谒金门 |
定风波 |
尹鹗十一首 |
江城子 |
河满子 |
女冠子 |
菩萨蛮 |
又 |
拨棹子 |
又 |
金浮图 |
秋夜月 |
淸平乐 |
又 |
李珣十八首 |
中兴乐 |
渔父 |
又 |
又 |
南乡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溪子 |
又 |
李王八首 |
望江南 |
又 |
更漏子 |
蝶恋花 |
淸平乐 |
采桑子 |
喜迁莺 |
浣溪沙 |
冯延巳七首 |
罗敷艳歌 |
又 |
更漏子 |
又 |
临江仙 |
虞美人 |
又 |
李王一首 |
子夜啼 |
庾传素一首 |
木兰花 |
刘侍读一首 |
生查子 |
欧阳彬左丞一首 |
生查子 |
许岷二首 |
木兰花 |
又 |
林楚翘一首 |
菩萨蛮 |
薛道蕴一首 |
谒金门 |
徐昌图三首 |
木兰花 |
临江仙 |
河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明代宋词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形成 |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宋词史研究 |
第一节 宋词溯源研究 |
第二节 宋词兴衰流变研究 |
第三节 宋词地位研究 |
第二章 宋词风格研究 |
第一节 明代前期:豪放与婉约之风并存的宋词审美观 |
第二节 明代后期:尊婉约而抑豪放的宋词审美观 |
第三节 明清之交:反拨纠偏,豪放与婉约并重的宋词审美观 |
第四节 特例:对“忠义所发,感激人心”的宋代豪放词的崇尚 |
第三章 宋词派研究 |
第一节 宋词派的划分依据 |
第二节 宋词派的代表词人 |
第三节 宋词派的形成原因 |
第四节 宋词派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宋词人研究 |
第一节 苏轼研究 |
第二节 秦观研究 |
第三节 李清照、朱淑真研究 |
第四节 岳飞研究 |
第五章 宋词选辑研究 |
第一节 《草堂诗馀》概论 |
第二节 《草堂诗馀别录》研究 |
第三节 《词林万选》、《百琲明珠》研究 |
第四节 《词菁》研究 |
第六章 宋词韵研究 |
第一节 明人的宋词韵观及其与诗韵、曲韵的关系 |
第二节 宋词用韵思想 |
第七章 宋词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宋词学中的“词史”观念 |
第二节 宋词学中的“词如其人”思想 |
第三节 宋词学中的雅、俗思想 |
第八章 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 |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成就与影响 |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与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从两首《江城子》中解读苏轼的词风(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中的婉约词风 |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豪放词风 |
三、婉约与豪放并举的词风 |
(5)同调阐释法的创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体阐释词 |
二、同调异体阐释词 |
三、格律阐释词 |
余论 |
(6)论《江城子》中透析出的苏轼词风(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江城子》 中的豪放词风 |
3《江城子》 中的婉约词风 |
4《江城子》 中豪放和婉约并存的词风 |
5结论 |
(7)宋词与民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民间、民间文化等概念的辨析 |
(一) “民间”意义源流与阐述 |
(二)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 |
(三) 民间文学 |
二、民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
(一) 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
(二) 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的“民间” |
第一节 宋代民间文化 |
一、宋代人对“风俗”、“民俗”的阐释 |
二、宋代民间文化的特点 |
三、宋代民间文学的特点 |
第二节 词人的民间生活 |
一、文人词人的民间状态 |
二、民间词人的民间生活 |
第二章 宋词与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观 |
一、宋词中的民俗描写与研究 |
二、里在的民俗:生活在其中 |
三、外在的民俗:寄托与戏谑 |
第二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信仰与思想 |
一、信仰空间 |
二、谶验思想 |
第三章 宋词与神话 |
第一节 宋词中的神话人物 |
一、男神与女神形象 |
二、偏爱女神的原因与影响 |
第二节 宋词中的神话爱情 |
一、牛郎织女神话 |
二、嫦娥后羿神话 |
三、江妃解佩神话 |
四、湘妃与舜的神话 |
五、弄玉萧史神话 |
六、巫山神女与襄王神话 |
七、西王母与穆天子神话 |
第四章 宋词与传说故事 |
第一节 宋词中的仙话、佛道故事 |
一、仙话与道教故事 |
二、佛教故事 |
第二节 宋词中的精怪故事 |
一、植物精怪 |
二、动物精怪 |
四、器物精怪 |
五、鬼怪 |
六、人怪 |
第三节 宋词中的前代人物传说 |
一、女性历史人物传说 |
二、男性历史人物传说 |
第四节 宋词中的当前社会故事 |
一、神异之事 |
二、情事 |
三、百姓故事 |
四、风物传说 |
第五章 宋词与民歌 |
第一节 宋词与民歌中共有的民间女子形象 |
一、采桑女 |
二、采莲女 |
三、采菱女 |
四、莫愁女 |
第二节 宋词运用的民歌形式 |
一、发愿形式 |
二、十二月歌 |
三、十劝之联章形式 |
四、吉席祝语 |
五、酒令 |
六、礼俗歌 |
第六章 宋词与民间艺术 |
第一节 宋词中描写的民间艺术 |
一、傀儡、皮影 |
二、滑稽、俳优表演 |
三、杂剧 |
四、戏剧 |
五、烟火 |
六、百戏 |
七、鼓板 |
八、表演场地 |
第二节 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联 |
一、宋词借鉴和融入民间艺术形式 |
二、宋词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
第七章 宋词与民间精神 |
第一节 谐谑、批判 |
一、寓批判于谐谑 |
二、寓趣味于谐谑 |
第二节 自由、纵情 |
第三节 日常、知足 |
一、宋词中体现的日常知足精神 |
二、宋词本事体现的日常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数量统计 |
一、白话小说存词量统计分析 |
二、文言小说存词量统计分析 |
三、同源小说存词量的变化考察 |
第二节 小说用词择调的倾向性 |
一、小说存词词调的统计 |
二、白话小说在词调运用上的特征 |
三、文言小说词调运用的特征 |
第三节 《西江月》等调绝对优势的原因探析 |
一、《西江月》调声情句式上的特殊性 |
二、词坛的推崇和民间的效法 |
三、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二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特性分析 |
第一节 小说中词作的雅与俗 |
一、小说中词作雅与俗的界定 |
二、白话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别 |
三、文言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别 |
第二节 小说中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与背离 |
一、白话小说: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倾向背离 |
二、文言小说: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趋于统一 |
第三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体意义 |
第一节 词体进入明代小说的原因 |
一、传统的继承 |
二、创作的需要 |
三、现实的反映 |
第二节 小说中词作的文体意义 |
一、文言小说:词体意义的彰显 |
二、白话小说:词体意义的消解与彰显并存 |
第三节 词体在小说结构中的角色 |
一、开场词:体制性的运用 |
二、文中词:结构性的运用 |
第四章 明代小说中词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明代小说文中词的叙事功能 |
一、人物刻画的多层次 |
二、情节推进的多样性 |
三、环境展现的多维度 |
第二节 明人小说观对用词现象的影响 |
一、小说创作虚实观对用词现象的影响 |
二、用词现象演变与小说体制的构建 |
三、“诗为体、词为用”的叙事格局 |
第三节 词对小说创作的艺术贡献 |
一、人物特写 |
二、情感共鸣 |
三、环境烘托 |
四、动态定格 |
第五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现象研究 |
第一节 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界定 |
一、袭旧词的界定 |
二、原创词作的界定 |
第二节 小说中袭旧词的现象研究 |
一、袭旧词选源考察 |
二、袭旧现象与唐宋元词的传播 |
第三节 小说中原创词现象研究 |
一、小说中原创词的风貌概论 |
二、原创词对明代词坛的丰富 |
第六章 小说中原创词与明代词坛 |
第一节 小说中原创词与明词创作 |
一、托体不尊的词学观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
二、推崇婉约的词学主张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
三、着意拟古之风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
第二节 原创词择调与词坛的异同 |
一、择调倾向上的一致性 |
二、词调填制的异同 |
第三节 小说用词现象对明代词选的影响 |
一、选本选源的影响 |
二、选词标准的影响 |
附论一 崇祯本《金瓶梅》回前诗词补考 |
附论二 从诗词运用看明代中篇文言传奇的发展脉络 |
附论三 《草堂诗馀》的性质及在明清命运的重新检讨 |
附录一 明代小说袭旧词统计 |
附录二 明代小说原创词统计 |
附表 小说中词用调与词坛用调对比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内容十年变革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0年至今学术界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研究的内容焦点 |
(一) 鉴赏类 |
1. 情感比较鉴赏 |
2. 字词与用典鉴赏 |
3. 诗词方法鉴赏 |
(二) 考据类 |
(三) 教学设计类 |
二、实践者对教学内容关注的焦点 |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内容的反思 |
(一) 诗词的品读 |
(二) 诗词的鉴赏 |
1.“披文入情”——抓文眼 |
2.“沿波讨源”——抓典故 |
(三) 诗词的意境 |
(四) 诗词的归宿 |
(10)苏门词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苏轼“以诗为词”新论 |
第一节 从宋人对苏词的评价看“以诗为词” |
一、宋人的“以诗为词”不包含协律 |
二、再说“以诗为词” |
第二节 从词体功能的变化看苏轼“以诗为词” |
一、交往酬赠:从早期杭州词看苏轼对词体的介入 |
二、从艳情到士大夫之感:苏柳比较 |
三、苏轼的词体观 |
第三节 从苏轼咏物诗词比较看词与诗的分流 |
一、咏物诗词吟咏对象比较 |
二、咏物词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分流 |
三、差异与趋同:分流过程的复杂性 |
(一) 差异性:词的比兴手法更为深微 |
(二) 趋同性:词中渐与诗为近的清旷之风 |
第二章 苏门四学士对“以诗为词”的接受 |
第一节 “着腔子唱好诗”——黄庭坚诗化词之得失及其影响 |
一、黄庭坚对词体的认识 |
二、黄庭坚诗化词的特点及缺失 |
三、黄词的独创之处以及对姜夔的影响 |
第二节 “变而不觉其变”——从诗化视角看秦观词的独树一帜 |
一、从清婉到凄清:秦观词“清”的特点 |
二、从与晏几道词的比较看秦观词的情感转向 |
三、契合长公者独深:柳、苏之外,独树一帜 |
第三节 “学东坡者,必自无咎始”——论晁补之词对诗化的深入 |
一、晁补之“取苏而否黄”的理论建构 |
二、晁补之词对诗化的深入 |
第三章 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上) |
第一节 “桃源”与“扁舟”——从意象的选择看秦观与苏轼的贬谪心态 |
一、桃源望断无寻处:从“桃源”意象看秦观的贬谪心态 |
(一) 桃源意象在三首词中的使用情况考察 |
(二) 秦观贬谪期间心路历程分析 |
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扁舟”意象看苏轼的贬谪心态 |
(一) 由悲到旷的心态变化 |
(二) 原因分析:扁舟归去的终极追寻 |
三、绝望与希望,抵制与接受:桃源与扁舟意象的源头及暗含的心理姿态 |
四、为情所役、有情而不役于情:心态不同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黄庭坚贬谪心态探析 |
一、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黄庭坚贬谪心态变化曲线 |
二、接受型超越与驱遗型超越——从渔父词看苏轼与黄庭坚在党争贬谪中的不同心态 |
第四章 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下) |
第一节 从词中用典看晁补之的贬谪心态 |
一、晁补之词中高频典故递擅轨迹 |
二、形貌俱似、神理有别与超越形迹、神理合一:晁补之与苏轼慕陶比较 |
第二节 新旧党争背景下苏门之外的词人心态探析 |
一、避世的爱情美学:晏几道 |
二、不遇的寂寞之苦:贺铸 |
三、宦海的羁旅之思:周邦彦 |
第三节 从词境比较看贬谪给苏门词人带来的影响 |
一、秦观与晏几道词境比较 |
二、苏轼与周邦彦词境比较 |
结语 |
附录一: 苏门词人活动及词作年表 |
附录二: 苏门词人编年词作数量统计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柔情豪气总关情——苏轼和他的两首《江城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论词绝句研究[D]. 苏静. 吉林大学, 2020(01)
- [2]《尊前集》笺注汇评[D]. 陈前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明代宋词学研究[D]. 褚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从两首《江城子》中解读苏轼的词风[J]. 王娜.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5]同调阐释法的创制与应用[A]. 王卫星. 201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6]论《江城子》中透析出的苏轼词风[J]. 安淑春,林铭祖. 中国市场, 2015(44)
- [7]宋词与民间文化[D]. 贾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8]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D]. 龚霞. 浙江大学, 2014(05)
- [9]《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内容十年变革的反思[J]. 徐蕊,魏本亚. 语文学习, 2014(03)
- [10]苏门词人研究[D]. 姚菊.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江城子论文; 苏轼论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论文; 文化论文; 读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