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钱滔
导师: 史晋川
关键词: 比较历史制度,地方政府,制度变迁,政治约束,民营经济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人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已有关于中国经济转型中制度—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对转型中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对经济转型中政治约束下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试图以产权保护和弱化政治约束的制度安排及变迁为线索,着重研究财政联邦制下的地方政府和“自发”的民营企业在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制,以及民营经济在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动因。以增进人们对中国转型中不同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理解。 本文首先基于内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视角,依据合约执行机制的内在理论逻辑,及其该问题在制度分析中达成均衡所涉及的不同组织层面,述评了比较历史制度分析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初步梳理出历史、制度及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制度及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创新性引入了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明确了分析本文研究问题的基本理论逻辑。 基于传统意识形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约束,本文在拓展原有财政联邦制理论模型基础上,同时考虑了历史条件、政治约束和企业行为,重新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只有“自发”发展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对地方政府形成有效激励,才能通过两者间的合作均衡来实现弱化政治约束和提高产权保护的内生制度变迁。进一步理论分析则表明能否实现内生制度变迁是民营经济地区间发展差异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引入政治约束和企业行为所构建的经济模型,对于原有文献没有很好回答的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来源和作用机制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理论解释。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大多数制度变迁都会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演变,现有的文献普遍认为中国转型初期的制度环境中,让地方政府拥有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本文则进一步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重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导论
1.1.研究选题
1.2.研究方法
1.3.研究框架
2.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文献综述
2.1.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2.2.自我实施的制度与斯密增长
2.3.正式组织、国家与经济发展
2.4.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经济发展
2.5.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
2.6.小结
3.地方政府、内生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3.1.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
3.2.历史条件与民营经济发展
3.3.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
3.4.内生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3.5.小结
4.地方政府、企业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4.1.转型中的企业制度问题
4.2.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制度
4.3.地方政府与企业制度变迁
4.4.企业制度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
4.5.小结
5.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台州经验研究
5.1.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5.2.家庭工业与地方市场兴起
5.3.市场扩展与民营企业成长
5.4.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
5.5.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6.小结
6.结语
6.1.结论与启示
6.2.问题与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精英形成、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 王甘.武汉大学2013
- [2].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陈伟平.武汉大学2015
- [3].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 王晓博.复旦大学2003
- [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 蔡平.新疆大学2004
- [5].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D]. 吴丽燕.厦门大学2004
- [6].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 冯振环.天津大学2003
- [7].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 蔡典维.山东大学2003
- [8].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四川大学2005
- [9].中国经济发展史论[D]. 周为民.中共中央党校1992
- [10].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茹.南京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