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排沙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型试验,Ω河湾,排沙洞,优化
排沙建筑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潇,甄映红,孙东坡,植凤娟[1](2018)在《抽水蓄能电站泄流建筑物水力优化及排沙效应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边界及运行条件复杂的水利工程,泄流排沙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十分重要。采用动床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了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水沙运动及泥沙淤积分布规律。试验表明利用河湾布置取排水口防沙效果较好,裁弯取直的输沙槽能引导主流输沙;但泄洪排沙洞进流不畅、泄流能力不足,导致排沙效果受限。根据电站运行条件及坝区水沙运动特征分析,进行了"上拦、中排、下截"的水力优化试验。利用Ω弯道自然条件,通过局部优化、调整拦沙潜堰与围堰,借助双截留使过机泥沙降低20%~25%。通过调整泄洪排沙洞体型与轴线布置,泄流量增加1.78~1.94倍,排沙量增加2.3~2.6倍,洪水期排沙比增加到0.30~0.33,拉沙能力大增,淤积纵向分布重心下移。研究成果为水库及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张健锋,魏乘蛟[2](2018)在《叁门峡水利枢纽泄流排沙建筑物抗磨蚀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的泥沙冲刷对叁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排沙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磨蚀。为进一步摸清磨蚀机理、减少破坏,分别采用辉绿岩铸石板、高强混凝土、环氧砂浆等抗磨蚀材料和改变水工建筑物体型等方法,实践证明,环氧砂浆和高强度砂浆可作为良好的抗磨材料,适合在多泥沙河流枢纽中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水利建设与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宋振聪,张建国,杜藏,杜鹏,龚振如[3](2017)在《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复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排沙建筑物进行复核研究,在保证下水库有效库容和机组稳定运行情况下,考虑洪水入库,并通过"洪量入库、过机泥沙、施工影响、分流可靠性、经济性"等影响因素对各分流方案进行比选,选定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本文来源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7》期刊2017-11-02)
程祥龙[4](2014)在《台兰河电站枢纽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沙河流上的低水头闸坝式引水枢纽,引水与防沙矛盾突出,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及工程运行调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枢纽引水与防沙功能的正常使用。因此对闸坝式渠首枢纽主要建筑物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合理的防排沙运行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以台兰河一级水电站引水枢纽泄洪排沙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工泥沙整体模型试验发现原设计方案存在的水工水力学问题及工程泥沙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经济合理的修改方案并通过水工模型优化比选试验进行验证,得出最优方案。针对该多沙河流坝区泥沙问题进行坝区泥沙模型试验,提出经济有效的泥沙处理方案,配合所需的枢纽运行工况达到工程取水要求。研究表明:(1)原设计泄洪冲沙闸泄流能力过大(比设计值大19%),而引水能力不足(正常引水位引水47.9m3/s,设计值56m3/s);上游左边两闸孔进口和闸室内流态紊乱,泄洪冲沙闸各相邻孔口水流在闸墩尾部交汇击起水翅,并在护坦和海漫段形成折冲水流流态,不利于闸坝安全。修改后泄洪冲沙闸由6孔改5孔,校核洪水位全开时泄量1424.1m3/s已接近设计泄量1433.2m3/s;引水闸尺寸修改后流量为56.18m3/s,达到了设计引水流量56m3/s;加高上游导流墙高度至1655.7m并在闸室后加设低尾墩,消除了各试验泄洪工况泄洪冲沙闸和排沙闸进口漩涡等不利流态,也基本消除了水翅现象,护坦段和海漫段水流流态也得以改善;(2)原设计排沙闸和排漂闸下游的消力池未起到消能作用;闸坝下游消能防冲措施不足导致海漫末端附近河床及右岸坡的冲刷较为严重。修改后通过在闸坝下游海漫末端加设钢筋块石笼对海漫末防冲墙基础及下游河床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3)原枢纽无有效的防排沙措施,排沙漏斗纵向长度不足,引水口前不能实现“门前清”。修改后通过加设推荐方案束水导沙墙,可拓展引水闸前排沙漏斗纵向长度,实现引水闸“门前清”。并且通过设计叁道引水防沙措施,可保证枢纽达到长期防沙目标。(4)应用Flow3D数值模拟软件可以验证泄洪闸的泄流能力,且精度较高,为增强物理模型方案可靠性,减小类似工程物理模型工作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沈晓青[5](2008)在《水库坝前排沙建筑物水工布置方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泥沙淤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寿命缩减、下游河道水沙平衡破坏等问题,已成为水库、河道、水电站管理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黄河流域,大量的泥沙,使水库的利用受到严重制约。因此,针对黄河干流的水利枢纽工程,研究适宜的排沙建筑物布置方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排沙建筑物布置方式:通过排沙底孔或者利用其他孔洞,加装伸入库区的管道,利用管道分段开口等方式,使得坝前冲刷漏斗范围延伸,从而加大漏斗冲刷,达到人工加沙目的。并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这一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二维、叁维数值模型来模拟排沙管道前漏斗的冲刷情况,计算出不同水力条件下冲刷漏斗的范围、影响冲刷漏斗的因素以及漏斗的纵横坡和水头、流量的关系。(2)通过模型试验对提出的新型排沙建筑物的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管道在运行中承受荷载情况以及管道前的漏斗冲刷范围。并把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同时对小浪底敷设排沙管道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小浪底在不同水力条件下管道前的漏斗的冲刷情况。初步拟定了小浪底坝前排沙建筑物的布置方式,为小浪底排沙减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5-01)
武彩萍,李远发[6](2007)在《西霞院工程泄水排沙建筑物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霞院工程为小浪底反调节水库,本文介绍了西霞院泄洪闸、排沙闸、排沙洞、王庄引水闸等泄洪排沙建筑物各体型优化研究过程。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泄洪闸最终采用了7孔胸墙式和14孔开敞式,排沙闸由于闸孔出口水流紊动大,并拍打闸孔出口胸墙等未采用,最终改为排沙洞,排沙洞最终采用将工作门放置出口段方案,王庄引水闸采用池坎结合的消力池方案。文中对各建筑物原设计中存在的水力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以期为设计人员及类似工程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07-10-01)
郭慧敏,宋莉萱[7](2003)在《黄河干流水利枢纽排沙建筑物布置和运用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黄河叁门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建筑物的布置和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排沙建筑物布置应保证泄水建筑物进口前形成连片、有效和稳定的冲刷漏斗。“蓄清排浑”运用模式应结合上游来水来沙特性及水库的调节能力进行恰当调整。(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期刊2003-06-30)
韩立,邓毅国,杨键,欧阳松[8](2001)在《大朝山水电站泄洪消能及排沙建筑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朝山水电站采用表孔和泄洪排沙底孔联合泄洪的泄洪消能方案。中小流量时 ,以泄洪排沙底孔、冲沙孔和机组泄流为主 ;中大流量时 ,则以表孔、泄洪排沙底孔、冲沙孔和机组联合泄流。表孔采用宽尾墩、台阶式坝面和戽式消力池消能工 ,泄洪排沙底孔和冲沙孔采用窄缝异型挑流消能。新型台阶式坝面对加快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进度、节省工程量和提高工程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01年12期)
赵克梅,凌来文[9](2001)在《蔡庄水库泄流排沙建筑物的选择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论述了蔡庄水库为了减淤恢复库容 ,其泄流排沙洞应选定的泄流规模及相应的滩槽库容和运用年限(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科技》期刊2001年04期)
张军劳,郭潇[10](1999)在《万家寨水利枢纽重力坝及其泄水排沙建筑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家寨工程属一等大(Ⅰ)型工程, 混凝土重力坝为一级水工建筑物。重力坝最大坝高 105 m , 坝顶长 443m , 由岸边挡水、引黄取水口、底孔、中孔、电站、工业取水口及隔墩等坝段组成。底孔、中孔、表孔及电站坝段排沙孔是枢纽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筑物。为提高其过流面的抗冲磨性, 经分析比选及现场试验研究, 最终选用天然沙、小铁矿石完全替代人工小碎石, 这种混凝土平均抗冲磨强度可达 122~134 h/(kg·m 2 )。(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1999年01期)
排沙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河的泥沙冲刷对叁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排沙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磨蚀。为进一步摸清磨蚀机理、减少破坏,分别采用辉绿岩铸石板、高强混凝土、环氧砂浆等抗磨蚀材料和改变水工建筑物体型等方法,实践证明,环氧砂浆和高强度砂浆可作为良好的抗磨材料,适合在多泥沙河流枢纽中推广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沙建筑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潇,甄映红,孙东坡,植凤娟.抽水蓄能电站泄流建筑物水力优化及排沙效应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8
[2].张健锋,魏乘蛟.叁门峡水利枢纽泄流排沙建筑物抗磨蚀实践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
[3].宋振聪,张建国,杜藏,杜鹏,龚振如.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复核研究[C].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7.2017
[4].程祥龙.台兰河电站枢纽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沈晓青.水库坝前排沙建筑物水工布置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武彩萍,李远发.西霞院工程泄水排沙建筑物的试验研究[C].第叁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2007
[7].郭慧敏,宋莉萱.黄河干流水利枢纽排沙建筑物布置和运用问题探讨[C].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2003
[8].韩立,邓毅国,杨键,欧阳松.大朝山水电站泄洪消能及排沙建筑物设计[J].水力发电.2001
[9].赵克梅,凌来文.蔡庄水库泄流排沙建筑物的选择确定[J].山西水利科技.2001
[10].张军劳,郭潇.万家寨水利枢纽重力坝及其泄水排沙建筑物设计[J].水力发电.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