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情景规划实证研究

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情景规划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移动支付正从概念走向现实。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各参与方都纷纷将眼光投向了移动支付市场,意图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权。因此,银行对于手机银行的关注也逐渐提升。那么银行应该如何进行定位,在移动支付行业中,银行处于怎样一个地位,有着怎样的优势、劣势、机遇,并且面临的怎样的挑战。而银行又应当采取怎样的战略发展移动支付,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了银行、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由不同的参与主体所主导的移动支付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现在我国主要有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该模式以手机银行为代表;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模式,该模式以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为代表;以第三方机构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如淘宝等一些第三方推出的移动支付模式。各种支付方式、各个参与者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放眼世界,中国现存的各种支付模式也是其他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日本、韩国、欧洲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发展移动支付,但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看出,虽然各自为阵同样可以发展,但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现阶段的行业背景来看,无论是从手机用户的规模还是银行卡的持有量以及手机上网的普及来看,我国现在拥有着大量移动支付的潜在用户群体。而3G网络的推广普及,以及手机终端的不断智能化也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最重要的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从根本上位移动支付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因此,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我国现阶段都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移动支付可谓是蓄势待发。网上支付消费习惯的养成为移动支付培养了大量的潜在客户。那些对手机及互联网依赖性较强的部分人群可能成为最先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群体。另一方面,从用户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方式以及具体业务形式看,目前中国的短信用户、WAP用户、移动搜索用户以及网络购物用户均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潜在用户。可是现在移动支付的发展却并不迅速,还处于一个探索性的阶段,各方都在寻求发展出路。在非接触式近场支付模式中,运营商可以独自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占据主导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远程支付的大额交易中,运营商是望尘莫及的。由于大额支付所产生的资金沉淀问题以及政策上的限制,运营商只能选择与银行合作才能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可见,运营商虽然拥有着覆盖面广的移动网络,以及庞大的移动用户群体,但却碍于政策的限制无法大展身手,只能在小额支付中崭露头角。要涉足大额支付领域还得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才得以完成。因此,本文将运营商和银行间应定位成竞合关系。银联新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并且集合了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支付模式。银联的手机支付绕开了运营商,并且其近场支付也会成为运营商强劲的竞争对手。银联作为第三方将整个产业链中的各方都结合在了一起,为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移动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银联新推出的手机支付为各银行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手机支付平台,但是却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对银行而言,银联同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一样,都是手机支付交易的促成者,虽然银联也要从中获得分成,但是银行与银联之间并不冲突,因此本文将两者之间定义为协同合作的关系。第三方支付的主要优势在于应用服务的丰富,与手机银行、手机钱包相比,第三方支付的应用服务面更广泛、更成熟。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对消费者而言,移动支付改变的只是操作平台和终端,消费习惯与服务体验却并未改变。因此,这些用户也极有可能继续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忠实用户。丰富的服务内容以及多年累积的用户规模是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主要优势,同银联一样,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也离不开银行和运营商的支持。因此,其也是作为一个平台的提供者,和交易的促成者,通过集合各方的资源来实现最终的支付,从中获取一定的佣金。可是也有不少的声音并不看好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本文将第三方服务组织与银行之间也定义为一种合作关系。各个参与主体之间有竞有合,银行业内部也少不了竞争。本文的主要创新之一在于上述对移动支付的各参与者之间进行一个初步的定位,对其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的较为详细的分析,这也从文章第四部分的情景规划模型中得以验证。创新之二是对银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了SWOT分析,通过对银行业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得出:银行在移动支付方面占有着较大的优势,同网上支付一样,客户有一个接受过程,银行要做的就是如何缩短这个接受过程。在服务内容上更加丰富,提高手机用户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而让更多的用户接受这种新的支付方式。从手机银行发展所面对的机会和挑战来看,的确手机银行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但我国目前对于发展手机银行的土壤还不够成熟。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上,所以要发展手机银行不仅仅需要银行的努力,政府也应该为电子支付创造良好的条件。共同完善手机银行业务,从而为其发展铺平道路。创新之三,本文使用情景规划的方法建立情景规划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参与者以及各参与者之间主要的战略目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国内移动支付进行了情景预测:(1)力争主导——独立发展自己的手机银行业务,开发移动商务平台,自己联系商家提供一系列的移动支付服务,并且向近场支付发展。(2)积极参与——与运营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以银行的支付机构优势弥补移动网络及用户的不足,合作发展远程、近场支付。(3)被动参与——选择银联合作,放弃移动支付市场,仅为银联、第三方提供手机银行支付接口。创新之四,既然提出了三种预测,到底哪种方案才是最适合银行的发展战略,本文使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的分析。对于发展手机银行这个问题,层次分析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即目标层就是发展手机银行,促进银行业的发展;中间层为准则层,即发展手机银行的三个准则;在此之下的第三层则为方案层,即实现准则和目标的最直接的指标变量。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银行发展手机银行的备选目标主要包括追求现阶段实际利益、提高同业中影响力、电子支付的必然趋势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将直接关系到银行对于发展手机银行将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第三层则根据银行的企业性质以及其行业特点,确定了以下指标:降低成本、好的盈利方式、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产品创新、开发商户资源。通过层次评价法可知,对于银行而言开发商户资源和产品创新排在的前列,说明对于银行而言,可以选择力争主导的策略。可以通过开发商户资源,产品创新来寻求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0.2 论文结构及思路
  • 0.3 论文研究方法
  • 0.4 理论基础
  • 1. 移动支付概述
  • 1.1 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
  • 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1.3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 1.3.1 以银行为主导
  • 1.3.2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
  • 1.3.3 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
  • 2. 移动支付行业背景
  • 2.1 移动支付发展概况
  • 2.1.1 国外移动支付成功案例
  • 2.1.2 国内移动支付商业模式
  • 2.1.3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
  • 2.2 移动支付行业环境及竞争者分析
  • 2.2.1 移动支付的应用环境
  • 2.2.2 移动支付的政策环境
  • 2.2.3 移动支付行业主要参与者及其竞合关系
  • 3. 银行发展移动支付战略分析
  • 3.1 银行SWOT分析
  • 3.1.1 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优势
  • 3.1.2 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劣势
  • 3.1.3 移动支付为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 3.1.4 移动支付领域存在的威胁
  • 3.1.5 SWOT分析结论
  • 3.2 银行的行业地位
  • 3.2.1 银行移动支付现阶段的发展战略
  • 3.2.2 手机银行(WAP)的使用情况
  • 3.2.3 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的地位
  • 4. 移动支付行业情景规划模型
  • 4.1 情景规划原理和方法
  • 4.1.1 情景规划的产生和历史
  • 4.1.2 情景规划的概念
  • 4.1.3 情景规划与其他战略方法的区别
  • 4.1.4 情景规划的三个阶段
  • 4.1.5 MACTOR工具
  • 4.2 移动支付行业情景规划模型建立
  • 4.2.1 构建"角色战略表"
  • 4.2.2 移动支付行业各方战略冲突领域及典型目标确定
  • 4.2.3 角色目标矩阵(简单定位)
  • 4.2.4 角色目标关联度定位
  • 4.2.5 分析角色间直接和间接影响并计算影响力
  • 4.2.6 综合角色的影响力和他们的集中与发散分析
  • 4.3 情景预测
  • 5. 银行发展战略及评价
  • 5.1 层次分析法
  • 5.1.1 层次分析法思想和原理
  • 5.1.2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5.1.3 构造判断矩阵
  • 5.2 一致性检验
  • 5.2.1 一致性检验理论方法
  • 5.2.2 一致性检验
  • 5.3 层内排序和总排序
  • 5.3.1 层内排序
  • 5.3.2 总排序
  • 5.4 最优战略决策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结论与创新点
  • 6.2 本文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建议
  • 6.2.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6.2.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拉动效应”经济理论分析[J]. 电子商务 2020(02)
    • [2].第三方支付下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性探讨[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2)
    • [3].地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思考——以福建A银行为例[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2)
    • [4].区块链信用认证对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金融风险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02)
    • [5].月均投诉量近5000件 《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第三方支付行业投诉分析报告[J].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0(Z1)
    • [6].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 发展研究 2020(01)
    • [7].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刷”财产的行为定性[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1)
    • [8].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运营模式[J]. 财经界 2020(11)
    • [9].涉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财案件的司法认定[J]. 人民检察 2019(22)
    • [10].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涉毒案件中的问题探析[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1].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推动下的加速重构[J]. 中关村 2020(05)
    • [12].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 2020(15)
    • [13].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校学生缴费方式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07)
    • [14].第三方支付环境下的医院财务会计规范管控分析[J]. 财会学习 2020(18)
    • [15].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实体银行的影响[J]. 营销界 2020(04)
    • [16].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业务管理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 2020(17)
    • [17].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监管问题分析[J]. 营销界 2020(09)
    • [18].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电信诈骗犯罪侦查领域正负价值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19].利用职务之便转移他人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资金的行为定性[J]. 中国检察官 2020(16)
    • [20].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历程、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企业 2020(09)
    • [21].大学生群体对支付宝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36)
    • [22].浅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机遇及挑战[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35)
    • [23].第三方支付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 现代商业 2018(32)
    • [24].我国线上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2)
    • [25].电子商务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逻辑[J]. 银行家 2018(12)
    • [26].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02)
    • [27].浅析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问题[J]. 法制博览 2019(02)
    • [28].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利益问题及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8(24)
    • [29].第三方支付风险及监管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4)
    • [30].互联网金融下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分析与建议[J]. 商场现代化 2018(24)

    标签:;  ;  ;  ;  

    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情景规划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