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拉玛依九_7区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鸿[1](2020)在《超稠油黏温及流变特性室内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辽河油田的超稠油油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超稠油黏温回归方程、流变本构方程,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屈服应力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并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黏温及流变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的黏度对温度极其敏感,在低温下随着温度升高黏度大幅下降;超稠油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才能表现出牛顿流体特征;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相比,超稠油具有较大的屈服应力值和较高的临界温度,曙一区D84块超稠油的临界温度为91.69℃。在超稠油油藏热力采油过程中,需保持较高的井筒和井间温度。
韩爽[2](2020)在《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热采形式,在稠油油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埋藏深、粘度大、地层压力高的深层稠油油藏,常规蒸汽吞吐注汽困难,有效开发难度大。相较于常规蒸汽吞吐,超临界蒸汽吞吐的注入性更强,对稠油具有改制作用,更适应稠油开采。超临界蒸汽具备较高注入压力、对有机物的高溶解特性以及优良的导热性能,能够弥补饱和蒸汽不足的缺陷。对于原油粘度特别大、储层埋藏深、原始地层压力较大、吸汽能力弱、注汽困难的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能够满足其开采需求。为了实现稠油储量经济有效动用这一目标,本文以G21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驱油机理实验以及驱油效果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综合现有矿场试验认识,给出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界限。通过临界热力学、流变学以及稠油热采等领域内相关知识,分析超临界蒸汽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利用室内物理实验确定稠油的组成、粘度以及流变性变化规律,确定超临界蒸汽可以将稠油中重组分转化为轻组分,从而降低稠油粘度;超临界蒸汽吞吐高压注入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超临界蒸汽优良的导热性能有助于扩大加热范围等机理。建立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开发因素和地质因素对超临界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进行主控因素分析,确定超临界蒸汽吞吐各主控因素共同作用时对产油量的影响权重和影响次序为:注汽温度>注汽压力>周期注汽量>渗透率>原油粘度>注汽速度。结合现有超临界蒸汽吞吐矿场试验,分析储层构造、非均质性、注入参数等因素对超临界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评价超临界蒸汽吞吐适应性并优选超临界蒸汽吞吐参数,确定合理注入方案。
余斌[3](2019)在《新疆热采稠油集输工艺技术界限研究》文中指出稠油的高黏特性给稠油的生产和集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新疆油田部分稠油单井均采用掺蒸汽伴热集输技术,造成大量高品质蒸汽的余能资源浪费。针对这一现象新疆油田开始研究单井掺水集输工艺并开展了先导试验,节能效果显着。但仍存在进一步节约高品质蒸汽、提高掺水工艺的性价比的空间,其关键在于目前尚不明确新疆热采稠油在不同油品性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集输边界。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室内环道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建立适合热采稠油的集输工艺及其主要操作参数边界,最终为新疆油田热采稠油集输工艺的合理设计及其操作运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测试分析了新疆980195井稠油和T98170井稠油的基本组分、密度、凝点、含水率、流变与黏温特性。结果表明,980195井稠油为普通稠油,T98170井稠油为特稠油;两种含水原油在低温时为假塑性流体,高温时为牛顿流体;两种脱水原油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均为牛顿流体。(2)通过环道系统模拟了两种稠油加热及油水混输管流特性,分析了流速和温度对稠油加热管流压降梯度和有效黏度的影响;测定了混合液在不同含水率、温度和流速下测试管道内的压降,基于现有的油水两相流模型反算管流有效黏度,确定了两种稠油的反相点,分析压降、流速与循环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流速、含水率、温度对稠油管流压降梯度和有效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80195井稠油温度高于65℃可以正常输送,T98170井稠油温度高于85℃可以正常输送;两种稠油的反相点均为50%,反相前,两种稠油的流动性较差,需要掺水至高于反相点20%~25%来保证集输安全。(3)基于环道和现场集输管道的流动相似准则,预测了混合液在不同工况下集输的单位管长压降,并根据井口回压要求,预测了两种稠油的集输半径。根据实验数据制作了掺水图版,建立了稠油反相点的预测模型,确定了两种稠油的集输边界。结合现场实际,从技术和经济性的角度对掺水工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80195井稠油的最佳掺水率为60%,T98170井稠油最佳掺水率为70%,掺水温度应高于65℃。工艺实施可节约天然气 1579.89× 1 04 m3/a,节约用水 27.36× 1 04 m3/a,减少 CO2 排放 101.11 × 104 t/a,节能效果显着,经济可行。
王曦[4](2018)在《胜利油区稠油油藏蒸汽驱相渗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胜利油田稠油资源非常丰富,其中90%以上的动用储量是靠蒸汽吞吐开发,经过高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含水快速上升,而平均采收率不到18%,急需转换开发方式如吞吐后转蒸汽驱,蒸汽辅助化学驱等来提高采收率。而蒸汽注入油层内流体相态更加复杂,既有纯蒸汽带、又有蒸汽热水过渡带、纯热水带,呈现出较常规水驱更加复杂的渗流特征。因此,研究吞吐后转蒸汽驱油藏流体在不同区域的渗流特征,深化对蒸汽驱渗流规律的认识,为合理选择转驱时机、优化注采参数,设计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分析稠油相渗实验的特点,对比了JBN方法和历史拟合法在计算稠油高温相渗曲线的适用性,认为历史拟合法更适合计算稠油高温相渗曲线,并对历史拟合法进行优化,使其拟合结果更加准确。利用稠油高温相渗实验装置,开展稠油高温相渗实验20多组,分析不同条带相渗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汽带的驱油效率主要受波及和驱替程度决定,受渗透率和温度的影响较小,并且蒸汽带的驱油效率普遍较高。随着地层温度降低,蒸汽驱变为热水驱,储层渗透率和温度对流体渗流的影响逐渐增强,储层渗透率越高,温度越高,原油粘度越低,驱油效率越高。最后,在选定试验区块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发现采用模拟地层原油所获得的的系列高温相渗曲线根据储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合理分区进行模拟,比仅用一组相渗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大幅提高稠油蒸汽驱开发的模拟和预测精度,为蒸汽驱开发稠油油藏方案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剑辉[5](2018)在《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化学剂驱替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现有研究成果对稠油热化学驱的数值模拟还有许多不足,缺少准确描述非等温驱替过程中各组分、相间的物理化学变化和渗流规律的模拟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应用渗流实验方法、非线性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编程等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不同温度下稠油相对渗透率、稠油启动压力梯度进行了实验分析,分别给出了稠油相对渗透率与温度、稠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公式,建立了新的考虑温度影响的稠油渗流运动方程。对不同种驱油剂进行了热分解实验,建立了驱油剂有效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进行了新型乳化降粘剂遇水增粘、溶胀、原油乳化和岩心驱替的实验分析,提出了新型乳化降粘剂的浓度与水相、油相粘度的关系模型。(2)建立了一个针对稠油热化学驱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各组分的对流、扩散、化学反应、吸附、流体的非牛顿特性、非线性渗流特性和非等温特性。建立了稠油热化学驱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数值模型,使用半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求解程序,实现了关于启动压力梯度、高温驱油剂和新型降粘剂的程序功能的添加。(3)利用本文模拟器,在理想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启动压力梯度、高温驱油剂、新型乳化降粘剂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本文模拟器与主流热采模块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证实了本模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以胜利油田胜83区块的地质模型为基础,在遵循等距布井原则和尽量不改变油田方案井位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例模拟分析,为稠油热化学驱的现场实施提供了技术方案。本文所建立的稠油热化学驱数学模型以及稠油热化学驱数值模拟器,可为未来热化学剂的功能添加搭建了便捷的平台。
王守龙[6](2018)在《粘度变化对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相对渗透率作为描述流体在油藏孔隙中渗流特征的重要参数及油藏工程计算中的基础数据,获取其准确数据是制定合理油藏开发方案的根本保证。目前,有关稠油-水相渗曲线影响机制的研究较为分散,也尚未有随生产条件变化的稠油-水相对渗透率函数可供油藏模拟和生产过程评价、预测和优化使用。因此,系统开展稠油-水相渗曲线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并建立适用于稠油油藏的经验公式,对稠油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胜利油田草桥区块的三种稠油,系统开展了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因素研究。首先,对稠油性质及油-水界面性质进行了评价,主要包括温度、稀释程度不同时的稠油粘度,稠油流变性,油-水界面张力及岩石润湿性等;然后,采用岩心驱替实验测量了改变上述参数后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从而揭示上述参数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的影响机制。此外,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原油稀释程度对稠油性质和油-水界面性质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其在低温、低稀释程度下。随温度升高、原油稀释程度增大,原油的粘度减小、非牛顿流体特性变弱,其中,原油由非牛顿流体转化为牛顿流体所需的温度与其粘度成正比;油水界面张力随之降低但变化幅度较小且其值均在2040mN/m。随温度升高,岩石水湿指数增大,岩石水湿性增强,但在本文的多孔介质条件下,当温度达到80℃时,岩石润湿性不再发生改变。稠油-水相渗曲线具有油相相对渗透率高而水相相对渗透率极低的特点。针对稠油-水体系,相比非稳态法,稳态法能够提供更可靠的稠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地层油、地面油对油水相渗曲线几乎没有影响,但温度、油相组成、粘度比和界面张力等因素对稠油-水相渗曲线具有较大影响。随温度升高、原油稀释程度增大、粘度比减小,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增大,两相渗流区面积增加,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减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参数变化的本质是流体粘度发生改变,当粘度比一定时,相渗曲线不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仅仅与粘度比呈定量关系。当油水界面张力值达10-1时,界面张力才对相渗曲线具有显着影响,随界面张力减小,油、水两相在油藏孔隙中的流动能力增强,残余油饱和度大幅降低,但束缚水饱和度变化较小。考虑相渗曲线的影响机制,文中建立了基于粘度比的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端点值的预测经验公式。
刘清云[7](2018)在《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稠油中的大分子沥青质与胶质导致稠油粘度高、油层渗流困难,是目前稠油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胶质、沥青质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探讨稠油致粘、降粘与油层渗流改善技术,通过以油酸十八酯为主单体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表征与合成产物降凝、降粘、界面活性、水热裂解催化等性能测试,以及针对江汉稠油的现场初步试验和辽河稠油的室内岩心驱替试验,研究该剂的降粘、渗流改善效果与渗流改善机理,为稠油高效开采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辽河新5井特稠油、塔河超稠油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获得了对其组成、结构特征及致粘原因的认知。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 NMR、GC-MS及X衍射等联合结构分析表明,两种典型稠油的胶质与沥青质均含羰基、羟基、氨基、巯基、酯基、醚键等极性氢键基团,以及长链烷基、稠环芳香片、超大分子缔合聚集体等特征结构。长链烷基的缠绕与穿插、芳香片层之间的π键作用力、胶质或沥青质极性分子之间强烈的分子间力、氢键作用以及大分子缔合聚集体热运动困难等都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以油酸十八酯、苯乙烯为主单体,优选具有强的金属离子螯合、构成氢键及界面活性能力的烯丙基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单体共聚,以正交试验法合成了油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MOSS)和油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MOSA)两种新型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并制备了具有界面活性改善功能的MOSSNa、MOSANa;螯合少量Cu2+制备了水热裂解催化剂MOSSCu、MOSACu。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H、O、N、S元素的含量与单体组成相吻合,MOSSCu、MOSACu中Cu2+含量分别为19.51 mg/g和19.08 mg/g;红外和1H NMR分析表明,聚合物中苯基、长链烷基、酯基、羧基、磺酸基、氨基的特征峰明显存在,聚合物结构与单体设计一致。而XRD分析表明,两种聚合物均具有与稠油沥青质相似峰位的特征峰,这为与稠油重组分共晶提供了结构基础。对合成的降粘-渗流改善剂的降凝降粘性能进行了考察。以相应国标方法对MOSS、MOSA、MOSSCu、MOSACu四种降粘-渗流改善剂的测试分析表明:添加1.0 mg/g时对65#高熔点蜡的防蜡率,MOSS、MOSA分别达到了27.4%和32.3%;MOSSCu、MOSACu分别达到了26.4%和31.5%。MOSS、MOSA可使辽河新5井稠油分别降凝10.5和12.4、使塔河特超稠油分别降凝21.4和23.6,MOSSCu、MOSACu效果略低,但均表现优异。在降粘测试中,30添加1500mg/L时MOSS、MOSA、MOSSCu、MOSACu分别可使辽河新5井稠油降粘91.6%、91.9%和90.5%、91.1%,效果良好。另外,在相同条件下以超声波强化作用45 min,添加1000 mg/L的MOSS、MOSA、MOSSCu、MOSACu即可达到添加2000 mg/L的降凝与降粘效果,超声波的促进增效作用明显。该系列聚合物因其众多的长链烷基、芳基而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可以渗透进入胶质、沥青质内部、凭借其酯基、羧基、磺酸基、氨基等特征基团导致沥青质聚集体内蜡晶、芳香片层结构晶格畸变,产生防蜡、降凝效果;而同时大量存在的酯基、酸酐等基团为氢键受体,具有争夺原沥青质氢键即瓦解原氢键的能力,导致部分沥青质聚集体内部崩解,分子变小,降低稠油粘度,有利于油层稠油渗流。对MOSSCu、MOSACu的水热烈解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针对塔河超稠油开展的水热裂解室内模拟正交试验表明,在563.15K、催化剂添加量0.15%、油水比为100:10、甲苯供氢条件下水热裂解催化性能最佳,MOSSCu的降粘率达90.80%,MOSACu达92.30%。水热裂解产物的组成与结构分析表明:在MOSSCu、MOSACu催化裂解后稠油重组分胶质、沥青质、难熔蜡的合量分别下降了1.40%和1.84%,其中沥青质在MOSSCu催化下由30.28%降低到了19.26%,在MOSACu催化下由30.28%降低到了19.04%,影响稠油粘度权重大的沥青质组分转化成了相对轻质的胶质和难熔蜡组分,效果对比明显;水热裂解后胶质、沥青质中的O、N、S杂原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部分含O、N、S的分子因键的断裂,变为小分子转移到了轻质组分中;难熔蜡的GC-MS分析表明,裂解前C23-C29峰大幅度减弱,许多异构体的峰消失,说明有裂解和转化反应发生,这与红外分析中胶质、沥青质长链烷基峰于酯基峰明显减弱,即烷基断裂、酯基裂解相吻合;水热裂解后1H NMR图谱中胶质在σ为2.35的峰明显增强、沥青质却减弱也说明酯基断裂的可能性;基于1H NMR图谱的Brown-Ladner稠芳环分析表明,水热裂解导致沥青质和胶质的芳香度均增加、稠环芳香度均降低,但沥青质的芳香度和稠环芳香度一直高于胶质的现象并未发生改变。可见,长链烷基、酯基的断裂导致沥青质、大分子的胶质的小碎片进入难熔蜡、胶质等轻质组分,可以佐证部分沥青质转化成胶质、难熔蜡的结果。这与其催化核心Cu2+对胶质、沥青质极性键的动态诱导效应、静电效应以及Cu2+自身空轨道对S、N等杂原子孤对电子的容纳或者吸引相关,这些作用使C-S、C-N键等弱化,在过热水蒸汽提供的高温环境下裂解。蒸汽驱、蒸汽吞吐等高温开采方式下渗流改善剂对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作用可使沥青质、胶质大分子因裂解而变小,是最为可靠、且一劳永逸的稠油降粘与油层渗流特性改善方法。考察了MOSSNa、MOSANa改善界面活性的能力。稠油添加MOSSNa、MOSANa后,表面张力均随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加量增加而降低,但油-水界面张力略有增加;对于稠油-SAS活性水体系,添加MOSSNa、MOSANa前后稠油-活性水界面张力的降低则比较明显。将MOSANa/SAS复合渗流改善剂应用于江汉习口间歇式开采稠油井,验证井筒降粘、近井地带油层降粘-渗流特性改善以及其广谱适应性。现场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当MOSANa/SAS最佳质量比为:0.508:0.492时,采出液降粘率达92.00%,采出液30 min静置后脱水率为31.60%,稳定性适中。每轮次增油0.50 m3,效果良好。这是因为降粘-渗流改善剂MOSSNa、MOSANa具有两亲性质,对胶质、沥青质、蜡晶等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最后,以辽河新5井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填砂管驱替实验模型,添加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MOSS、MOSA,测试稠油在热水驱条件下的驱油效率,探讨稠油在模拟油层条件下的渗流规律与渗流特性改善机理。结果表明,辽河新5井稠油预混添加渗流改善剂比段塞注入表现了更佳的驱替效果,驱替启动压力、驱替压力和渗流阻力显着降低。60下预混1000 mg/L的MOSS、MOSA降粘-渗流改善剂后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9.70%和20.59%,70预混500 mg/L的MOSS、MOSA渗流改善剂或者段塞注入采收率增加的幅度略次之。驱替实验中,稠油因自身的高粘度以及难熔蜡和沥青质缔合聚集体颗粒的流道堵塞作用、岩石表面吸附层的阻滞作用等,表现出明显的启动压力和渗流阻力,而添加渗流改善剂得到改善的原因是MOSS、MOSA的加入使稠油分子间氢键瓦解、分子间范德华力弱化、稠油分子与岩石矿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力减弱。驱替过程中稠油组分呈现明显的色谱分离差异,渗流改善剂使稠油分子与岩石矿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力减弱,一部分原本吸附牢固的沥青质、胶质分子脱附,被热水驱出,稠油采收率得以提高。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表明MOSS、MOSA系列聚合物具有防蜡、降凝、降粘、水热裂解催化、改善油水界面活性等多种功能,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通过降粘、改善油层渗流特性以提高稠油采收率,现场初步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提出降粘-渗流改善剂这个概念,针对稠油组成与结构特点研制化学剂,致力于一剂多效、高效、广谱的稠油降粘及渗流特性改善研究。此外,在单体的选择如油酸单体的首次选用与氢键受体基团的优化选择、在稠油传统四组分的基础上对稠油沥青质中的长链烷烃(难熔蜡)进行细分以探索稠油凝点、粘度突变以及启动压力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黄飞[8](2018)在《柳赞油田柳1断块Es32+3Ⅲ油组稠油油藏地下流体渗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柳赞油田柳1断块Es32+3Ⅲ油组稠油油藏是柳赞油田的主力区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遇到析蜡、注水井注入压力高及油水上升快等典型问题,均是由油水复杂的渗流特征引起的。为此,本文从地下流体的高压物性及渗流特征展开研究,以期为稠油油藏注水开发及后期转注CO2吞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研究了稠油与地层气及非凝析气体系的PVT物性参数,分析了温度、溶解气油比、气体类型对稠油粘度、密度和体积系数影响的规律,建立了地层稠油与非凝析气体系的高压物性图版。其次,从原油组分和析蜡特性参数分析了稠油粘度形成的机理,形成了由脱气稠油粘温曲线预测其析蜡点的方法;得到了地层原油析蜡点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室内长岩心水驱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注水开发相渗曲线及采出程度的规律;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模板,设计了普通稠油水驱后转注非凝析气吞吐开发的室内实验,验证了稠油与非凝析气体系PVT规律的可靠性;研究了注气量、吞吐周期、焖井时间、注气速度和井底流压等参数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本文明确了柳赞油田地下流体与非凝析气体系的高压物性规律、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水驱后转注CO2吞吐的合理参数,对指导柳赞油田稠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康晓凤[9](2017)在《渤海稠油蒸汽吞吐非牛顿区渗流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油田蕴藏着丰富的稠油资源,是海上原油的重要接替资源。但海上稠油热采简单套用陆地油田的井距很难满足最基本的经济门槛,井距设计要尽可能地利用加热半径和动用半径之间非牛顿流动区。为研究非牛顿区渗流规律,本文首先将渗流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建立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及流变性的非等温渗流模型。之后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蒸汽吞吐过程中地层温度线性分布、加热半径随时间变化、地层平均压力以及地层中含水饱和度等的计算方法。同时开展了流变性室内实验和一维驱替实验,确定了牛顿流体转化温度和油样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的启动压力梯度。最后编制程序,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了旅大21-2油田蒸汽吞吐过程中地层温度分布特征,划分了渗流区域,分析了渗流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旅大21-2油田和南堡35-2油田油样牛顿流体转化温度范围分别为63.52℃64.7℃和54.5℃55.5℃。室内一维驱替实验确定了50℃时南堡35-2油样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是0.147MPa/m,与计算结果相差0.0132MPa/m。假设地层温度呈线性分布,由此计算的加热半径是Marx-Langenheim方法计算结果的1.352倍,日产油量值也远小于Marx-Langenheim方法计算结果。
张雷,刘超,陈建波,张俊廷[10](2016)在《利用动态资料计算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实验法、试井法计算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存在误差大、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确定稠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动态法,即基于广义达西定律,利用油井产量与生产压差等数据,建立了求取稠油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目标函数将模型求解转化为最小值求取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渤海A油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油田实际。利用本文方法建立了渤海典型稠油油田启动压力梯度与地下原油黏度关系式,为该类油田开发中井网、井距优化提供了依据,对于改善渤海油田稠油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克拉玛依九_7区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拉玛依九_7区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稠油黏温及流变特性室内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步骤 |
2 实验结果分析 |
2.1 超稠油黏温特性分析 |
2.1.1 温度对油品的影响 |
2.1.2 剪切速率对油品的影响 |
2.2 超稠油流变特性分析 |
2.2.1 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
2.2.2 屈服应力值与温度的关系 |
3 结语 |
(2)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现状 |
1.2.2 超临界蒸汽热物性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区块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地层及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岩石特征 |
2.2.2 储层物性特征 |
2.3 油藏类型 |
2.4 油气藏流体特征及温压系统 |
2.4.1 流体性质 |
2.4.2 油藏压力和温度 |
2.5 区块开发简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3.1 超临界蒸汽热物理性质研究 |
3.1.1 超临界蒸汽的密度与比容变化特征 |
3.1.2 超临界蒸汽的焓值变化特征 |
3.1.3 超临界蒸汽的介电常数变化特征 |
3.2 超临界蒸汽吞吐机理研究 |
3.2.1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产油量对比 |
3.2.2 原油族组分变化分析实验 |
3.2.3 原油流变性研究实验 |
3.2.4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温度及压力对比 |
3.2.5 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 |
3.4 不同超临界参数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1 温压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2 原油粘度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3 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率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1 超临界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建立 |
4.1.1 岩石流体物性分析 |
4.1.2 油藏模型初始化 |
4.2 储量及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2.1 储量拟合 |
4.2.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4 油藏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油藏地质因素 |
4.4.2 油藏开发因素 |
4.4.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参数优选 |
5.1 G21区块目前超临界注汽参数开发效果评价 |
5.1.1 注汽温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2 注汽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3 注汽速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4 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5 回采水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6 区块辅助效果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2 G21区块注汽参数优选 |
5.2.1 注汽温度优选 |
5.2.2 注汽压力优选 |
5.2.3 注汽速度优选 |
5.2.4 周期注汽量优选 |
5.3 超临界蒸汽吞吐层、井优选研究 |
5.3.1 根据温度损失进行选层 |
5.3.2 根据油藏非均质性进行选层 |
5.3.3 根据储层物性进行选层 |
5.3.4 根据隔夹层厚度进行选层 |
5.3.5 根据原油粘度进行选层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新疆热采稠油集输工艺技术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水两相流反相特性研究 |
1.2.2 油水两相流流型研究 |
1.2.3 油水两相流黏度与压降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稠油性质分析标准与方法 |
2.3 环道实验研究 |
2.3.1 环道装置 |
2.3.2 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
2.3.3 吹扫系统 |
2.3.4 装置特色 |
2.3.5 管流特性实验工况及操作流程 |
2.3.6 数据处理 |
2.4 稠油流变特性参数评价方法 |
第3章 新疆热采稠油基本物性分析 |
3.1 基本物性 |
3.2 流变特性与黏温特性 |
3.2.1 含水原油 |
3.2.2 脱水原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热采稠油环道实验研究 |
4.1 加热输送评价 |
4.1.1 压降梯度随流动参数的变化 |
4.1.2 有效黏度随流动参数的变化 |
4.2 油水混输评价 |
4.2.1 稠油乳状液反相点评价 |
4.2.2 压降、流速与管流循环时间的变化规律 |
4.2.3 压降梯度随流动参数的变化 |
4.2.4 有效黏度随流动参数的变化 |
4.3 宏观及微观特性分析 |
4.3.1 宏观特性分析 |
4.3.2 微观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热采稠油集输边界条件 |
5.1 集输半径预测 |
5.1.1 理论依据 |
5.1.2 预测结果 |
5.2 集输边界 |
5.2.1 掺水图版制作 |
5.2.2 集输边界条件理论预测 |
5.2.3 集输边界的确定 |
5.3 试验区块节能改造 |
5.3.1 试验区块介绍 |
5.3.2 能耗核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胜利油区稠油油藏蒸汽驱相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热采稠油高温相渗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1.3.2 热采稠油高温相渗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分析 |
1.3.3 蒸汽驱稠油油藏不同区域相渗特征研究 |
1.3.4 热采稠油油藏蒸汽驱相渗曲线应用 |
1.3.5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稠油油藏高温相渗实验特点及实验装置 |
2.1 稠油油藏高温相渗实验特点 |
2.2 稠油高温相渗曲线测定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高温相渗数据处理优化方法 |
3.1 JBN解析法计算相渗曲线的特点和适应性 |
3.1.1 JBN法计算常规稀油油水相渗 |
3.1.2 JBN法计算稠油高温相渗 |
3.2 稠油高温相渗实验特点及数据处理方法优化研究 |
3.2.1 稠油高温相渗实验特点 |
3.2.2 稠油高温相渗数据处理优化方法 |
3.3 优化历史拟合法合理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高温相渗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分析 |
4.1 历史拟合指数对相渗曲线的影响 |
4.2 岩心渗透率对高温相渗的影响特征研究 |
4.2.1 岩心渗透率对稠油热水相渗的影响 |
4.2.2 岩心渗透率对稠油蒸汽相渗的影响 |
4.3 原油粘度对高温相渗的影响特征研究 |
4.4 温度变化对高温相渗的影响特征研究 |
4.5 蒸汽干度对高温相渗的影响特征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蒸汽驱油藏不同区域相渗特征研究 |
5.1 蒸汽带稠油/干蒸汽两相渗流特征 |
5.2 过渡带稠油/蒸汽相渗特征 |
5.3 热水带稠油/热水两相渗流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采稠油油藏蒸汽驱相渗曲线应用 |
6.1 试验区油藏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 |
6.1.1 油藏地质特征 |
6.1.2 开发现状 |
6.2 试验区原油特征分析 |
6.3 试验区块相渗曲线特征 |
6.3.1 脱气原油相渗曲线特征 |
6.3.2 模拟含气原油相渗特征 |
6.4 数值模拟结果 |
6.4.1 一组脱气原油相渗曲线拟合结果 |
6.4.2 一组含气原油相渗曲线拟合结果 |
6.4.3 根据油藏储层特征分区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分类 |
1.2.2 稠油流动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开发方式及技术现状 |
1.2.4 热化学驱技术现状 |
1.2.5 热化学驱数值模拟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稠油热化学驱多相渗流规律及流体特性研究 |
2.1 稠油运动方程 |
2.1.1 不同温度下稠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验研究 |
2.1.2 不同温度下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
2.1.3 稠油运动方程的建立 |
2.2 高温驱油剂特性及表征 |
2.2.1 高温驱油剂浓度-温度关系模型 |
2.2.2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实验 |
2.2.3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尺度数值模型 |
2.2.4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
2.3 新型乳化降粘剂特性及表征 |
2.3.1 乳状液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
2.3.2 新型乳化降粘剂渗流机理 |
2.3.3 新型乳化降粘剂室内实验 |
2.3.4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油岩心尺度数值模型 |
2.3.5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油岩心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稠油热化学驱油三维三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基本方程 |
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1.2 能量守恒方程 |
3.1.3 运动方程 |
3.1.4 约束方程 |
3.2 流体组分性质 |
3.2.1 常见驱替系统分析 |
3.2.2 流体粘度 |
3.3 热模型处理 |
3.3.1 组分与相的焓变 |
3.3.2 热量传输 |
3.3.3 覆盖层热量损失 |
3.4 井模型处理 |
3.4.1 单层井模型 |
3.4.2 多层井模型 |
3.4.3 井筒热损失 |
3.5 本章小结 |
4 稠油热化学驱数值模型及求解 |
4.1 求解方法 |
4.2 求解步骤 |
4.2.1 质量方程的差分建立 |
4.2.2 能量方程的差分建立 |
4.2.3 边界条件的处理 |
4.2.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4.3 求解程序编写 |
4.3.1 启动压力梯度的程序实现 |
4.3.2 高温驱油剂驱的程序实现 |
4.3.3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的程序实现 |
4.4 程序运行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5 稠油热化学驱典型示例模拟分析 |
5.1 启动压力梯度影响 |
5.1.1 油藏描述 |
5.1.2 模拟结果 |
5.2 高温驱油剂影响 |
5.2.1 油藏描述 |
5.2.2 模拟结果 |
5.3 新型乳化降粘剂影响 |
5.3.1 油藏描述 |
5.3.2 模拟结果 |
5.4 与主流模块的对比 |
5.4.1 对比模块介绍 |
5.4.2 单井蒸汽吞吐比较 |
5.4.3 五点井网蒸汽驱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稠油热化学驱实例应用与方案对比 |
6.1 油藏参数 |
6.2 流体参数 |
6.3 开发方案 |
6.4 方案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个时间步内计算主程序的源代码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粘度变化对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得方法 |
1.2.2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稠油性质及油-水界面性质参数的研究 |
2.1 稠油性质评价 |
2.1.1 原油组成测定 |
2.1.2 原油粘度测定 |
2.1.3 稠油流变性研究 |
2.2 油-水界面性质评价 |
2.2.1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
2.2.2 岩石润湿性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稠油-水两相渗透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法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1.1 非稳态法 |
3.1.2 稳态法 |
3.1.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2 地层油、地面油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2.1 地层油-水相渗曲线 |
3.2.2 地面油-水相渗曲线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温度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3.1 普通稠油-水相渗曲线 |
3.3.2 特稠油-水相渗曲线 |
3.3.3 超稠油-水相渗曲线 |
3.4 油相组成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4.1 同种原油稀释不同程度 |
3.4.2 不同类型的原油 |
3.5 油水粘度比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5.1 相同油水粘度比 |
3.5.2 不同油水粘度比 |
3.6 界面张力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稠油-水两相渗透率影响因素数学描述研究 |
4.1 稠油-水相渗曲线回归模型的优选 |
4.2 稠油-水相渗曲线经验公式的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稠油的理化特性与开采技术 |
1.2.1 稠油的物理特性 |
1.2.2 稠油的组成与结构 |
1.2.3 稠油开采技术 |
1.3 稠油渗流模型 |
1.3.1 稠油渗流类型 |
1.3.2 喉道堵塞作用 |
1.3.3 吸附作用与吸附层 |
1.4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技术原理 |
1.4.1 物理降粘 |
1.4.2 表面活性剂降粘 |
1.4.3 水热催化裂解机理 |
1.4.4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 |
1.5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研究进展 |
1.5.1 油溶性降粘剂 |
1.5.2 水热裂解催化剂 |
1.5.3 稠油界面活性改善剂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典型稠油的组成、结构和致粘机理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典型稠油的组成分析 |
2.2.2 典型稠油的结构解析 |
2.2.3 稠油重组分的结构特征 |
2.2.4 稠油致粘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作用机理与设计思路 |
3.1.1 降粘-渗流改善机理 |
3.1.2 设计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SS、MOSA聚合条件优选 |
3.3.2 MOSS的结构表征 |
3.3.3 MOSACu的结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降粘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MOSS、MOSA的防蜡效果分析 |
4.2.2 MOSS、MOSA的降凝效果分析 |
4.2.3 MOSS、MOSA的降粘效果 |
4.2.4 超声波的协同增效作用 |
4.2.5 降凝、降粘作用机理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水热裂解催化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2 水热催化裂解及效果评价 |
5.2.1 水热催化裂解最佳反应条件 |
5.2.2 水热催化裂解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3 供氢剂的影响 |
5.3 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机理分析 |
5.3.1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族组分分析 |
5.3.2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重组分元素分析 |
5.3.3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重组分的波谱分析 |
5.3.4 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稠油-水界面活性改善与矿场初步试验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药剂与油水样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1.4 现场初步试验方案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界面活性 |
6.2.2 现场试验用稠油渗流改善活性剂的研制 |
6.2.3 习口油区现场试验 |
6.3 小结 |
第七章 稠油驱替实验与渗流特性改善机理 |
7.1 实验部分 |
7.1.1 仪器与药剂 |
7.1.2 渗流改善试验原理与方法 |
7.2 结果及讨论 |
7.2.1 渗流特性改善效果 |
7.2.2 热水驱稠油渗流改善机理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柳赞油田柳1断块Es32+3Ⅲ油组稠油油藏地下流体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与非凝析气高压物性研究 |
1.2.2 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 |
1.2.3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
1.2.4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稠油与非凝析气体系高温高压PVT研究 |
2.1 实验准备 |
2.1.1 油样 |
2.1.2 气样 |
2.1.3 实验参考条件 |
2.2 地层原油PVT高压物性实验 |
2.2.1 实验目的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步骤 |
2.2.5 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
2.3 非凝析气与稠油的高压物性分析 |
2.3.1 柳1 断块地层稠油PVT分析 |
2.3.2 非凝析气与稠油体系的PVT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组分和析蜡特性研究 |
3.1 原油粘度的成因 |
3.2 稠油粘度的影响因素 |
3.2.1 决定稠油粘度的内因 |
3.2.2 决定稠油粘度的外因 |
3.3 稠油析蜡特性参数分析 |
3.3.1 脱气稠油析蜡特性参数测定 |
3.3.2 脱气稠油析蜡实验结果分析 |
3.3.3 含气稠油析蜡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柳1断块稠油油藏注水开发物理模拟 |
4.1 室内长岩心普通稠油水驱物理模拟 |
4.1.1 实验设备 |
4.1.2 实验准备 |
4.1.3 实验程序 |
4.1.4 油水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4.2 长岩心普通稠油水驱结果分析 |
4.2.1失败的长岩心驱替实验 |
4.2.2 驱替结果分析 |
4.3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分析 |
4.3.1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产生的机理 |
4.3.2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实验设计 |
4.3.3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变化规律研究 |
4.4 普通稠油水驱后转注非凝析气吞吐研究 |
4.4.1 普通稠油水驱后转注非凝析气吞吐实验 |
4.4.2 普通稠油水驱后转注非凝析气吞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渤海稠油蒸汽吞吐非牛顿区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渤海稠油开发现状 |
1.2.2 稠油流变性研究现状 |
1.2.3 加热半径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稠油非牛顿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现状 |
1.2.5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过程渗流规律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稠油蒸汽吞吐非等温渗流模型 |
2.1 蒸汽吞吐开采过程 |
2.2 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及流变性的非等温渗流模型 |
2.2.1 出水期 |
2.2.2 油水同出期 |
2.2.3 吞吐周期的影响 |
2.3 模型求解步骤 |
2.4 小结 |
第3章 蒸汽吞吐过程中地层参数特征 |
3.1 注汽阶段 |
3.1.1 地层温度分布特征 |
3.1.2 加热半径的计算 |
3.2 焖井阶段及生产阶段地层参数计算 |
3.2.1 目前常用地层温度特征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 |
3.2.2 考虑温度线性变化的温度分布模型 |
3.2.3 基于温度线性变化的加热半径计算方法 |
3.2.4 平均地层压力计算 |
3.2.5 加热区含水饱和度计算 |
3.3 小结 |
第4章 牛顿流体转化温度点及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
4.1 渤海典型稠油油藏油样特征 |
4.2 渤海稠油牛顿流体转化温度点实验研究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案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启动压力梯度与静剪切应力关系 |
4.4 启动压力梯度室内实验研究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5章 渤海稠油蒸汽吞吐过程渗流模式研究 |
5.1 旅大油田蒸汽吞吐过程地层温度分布特征 |
5.1.1 注入过程地层温度变化特征 |
5.1.2 焖井结束及生产过程中地层温度变化特征 |
5.1.3 不同轮次下地层温度分布特征 |
5.2 旅大油田蒸汽吞吐生产阶段渗流区域划分 |
5.3 旅大油田蒸汽吞吐生产阶段渗流特征影响因素 |
5.3.1 加热半径和地层温度变化的影响 |
5.3.2 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5.3.3 轮次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及其单位说明 |
致谢 |
(10)利用动态资料计算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建立与求解 |
1.1 模型建立 |
1.2 求解方法及步骤 |
2 实例验证 |
3 渤海典型稠油油田启动压力梯度计算 |
4 结论 |
四、克拉玛依九_7区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稠油黏温及流变特性室内实验研究[J]. 张鸿.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D]. 韩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新疆热采稠油集输工艺技术界限研究[D]. 余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胜利油区稠油油藏蒸汽驱相渗特征研究[D]. 王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5]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剑辉.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6]粘度变化对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实验研究[D]. 王守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D]. 刘清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8]柳赞油田柳1断块Es32+3Ⅲ油组稠油油藏地下流体渗流特征研究[D]. 黄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渤海稠油蒸汽吞吐非牛顿区渗流规律研究[D]. 康晓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利用动态资料计算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J]. 张雷,刘超,陈建波,张俊廷.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