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

论文摘要

能愿动词(助动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下位类型,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点。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所出现的偏误非常多。为了使泰国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本文从汉泰语的能愿动词对比分析入手,对前人的一系列关于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的研究和对外汉语中能愿动词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然后对泰国南邦皇家大学、泰国法政大学等四所高校汉语专业的部分学生使用汉语常用能愿动词的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其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对自然语料和调查问卷中所发觉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出偏误种类,依照相关的语法资料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参考书确定其偏误类型,然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的有关理论对这些偏误以及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指导以后的对外汉语能愿动词教学。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大量的汉泰语例句对比将汉语和泰语的能愿动词就意义、用法、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分析和罗列泰国学生学习能愿动词的各种偏误,从语言迁移、教材编写、教学等方面深入剖析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第一部分,选题的动机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汉泰能愿动词定义和词性、能愿动词在句中的位置、能愿动词的连用等14个方面作了一个详细的对比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收集到的偏误语料,归纳出11种偏误类型,通过大量的汉泰语例句罗列对比,并从汉泰语的语序、语义等方面的差异对各种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从以上对偏误的归纳与分析,总结出语言迁移、能愿动词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材和语法书、教学四方面对能愿动词习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回顾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范围
  • 1.5 调查对象
  • 1.6 语料来源
  • 1.7 调查结果
  • 1.8 偏误的确定标准
  • 第2章 汉泰语中能愿动词研究
  • 2.1 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研究情况
  • 2.1.1 能愿动词(助动词)的名称
  • 2.1.2 能愿动词(助动词)的词性
  • 2.1.3 能愿动词(助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 2.1.4 能愿动词(助动词)的内部分类
  • 2.1.5 “能愿动词(助动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结构的性质问题
  • 2.1.6 典型助动词的研究
  • 2.1.7 助动词的封闭性考察
  •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研究情况
  • 2.3 汉泰语能愿动词对比分析
  • 2.3.1 定义和词性
  • 2.3.2 能愿动词在句中的位置
  • 2.3.3 能愿动词能否独立回答问题
  • 2.3.4 能愿动词的连用
  • 2.3.5 否定词在句中的位置
  • 2.3.6 否定词是否是“一对一”的
  • 2.3.7 能否修饰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动词
  • 2.3.8 双重否定
  • 2.3.9 疑问形式
  • 2.3.10 省略情况
  • 2.3.11 意义范围
  • 2.3.12 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 2.3.13 移位
  • 2.3.14 其它
  • 第3章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研究
  • 3.1 不该用能愿动词而乱用
  • 3.2 能愿动词在句中的位置错误
  • 3.3 能愿动词与否定词的搭配不当
  • 3.4 能愿动词否定词的位置不当
  • 3.5 语义相近的能愿动词之间混用
  • 3.5.1 能—会—可以
  • 3.5.2 其它
  • 3.6 使用“了”、“吧”、“吗”等助词不当导致偏误
  • 3.7 常用副词与能愿动词的搭配不当
  • 3.8 能愿动词带体词宾语错误
  • 3.9 兼语句偏误
  • 3.10 句子语序错误
  • 3.11 其它偏误
  • 第4章 对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的启示
  • 4.1 语言迁移对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的影响
  • 4.2 能愿动词本体研究对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的影响
  • 4.3 对外汉语教材和语法书对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的影响
  • 4.4 教学对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的影响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泰语辅音、元音、声调三者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俄罗斯汉语传播动因及模式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2].美国华裔子女汉语继承语教育现状与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12)
    • [3].“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策略[J]. 西部学刊 2019(21)
    • [4].人民本位:瞿秋白汉语规划的基本特征[J]. 名作欣赏 2020(11)
    • [5].留学生高级汉语综合课课程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6].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汉语+”和“+汉语”[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7].国际生汉语网络流行语的习得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汉语复句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9].中亚地区汉语传播现状浅析[J]. 文化产业 2020(06)
    • [10].“满式汉语”及其他——答戴昭铭先生之五[J]. 满语研究 2020(01)
    • [11].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研究[J]. 文学教育(上) 2020(09)
    • [12].浅谈如何进行汉语国际教学中“敏感问题”的跨文化沟通[J]. 国际公关 2019(11)
    • [13].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研究述评[J]. 北极光 2019(10)
    • [14].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 [15].汉语的百年沉浮[J]. 华夏文化 2018(02)
    • [16].汉语请求行为潜层内容类别初探[J]. 文化学刊 2018(07)
    • [17].新媒体环境下汉语生态的优化与保护[J]. 新媒体研究 2016(23)
    • [18].俄、汉语数词语用意义的对比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9].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J].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1)
    • [20].基于对比的对泰汉语助动词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02)
    • [21].“一带一路”战略下汉语国际传播探索与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17(03)
    • [22].日据时期朝鲜汉语官话会话书《增补改正汉语独学》音系标记[J]. 东疆学刊 2017(03)
    • [23].东南亚汉语传播与政治生态适应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4].学好汉语才回家[J]. 孔子学院 2017(04)
    • [25].汉语重数[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 [26].汉语与南亚语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4)
    • [27].浅析大众传媒在汉语国际化历程中的推动作用[J]. 新闻世界 2015(08)
    • [28].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J]. 山西青年 2020(02)
    • [29].汉语 “水”[J]. 福建文学 2020(04)
    • [30].藏区小学汉语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 科幻画报 2020(05)

    标签:;  ;  ;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