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汤玉兰林晓瑜闫大志(通讯作者)(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内五科2643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202-0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查体血流变示:全血黏度高切17.09全血黏度中切19.33全血黏度低切22.42,故于2003年4月5日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6.6℃,P73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口唇略绀,咽无充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3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巴彬斯基征(-)。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无其他特殊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H44025313)250mlqd以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qd静滴治疗,患者于2013年4月18日觉周身瘙痒,无心慌胸闷,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恶寒等不适,查体:T36.3℃,P78次/分,R19次/分,BP130/90mmHG,周身散在抓痕,未见明显皮疹,心肺(-),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患者近期未进食特殊食物,考虑为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该液体,并给予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晚口服治疗,2天后周身瘙痒消失。继续应用丹参川芎嗪,患者未再出现瘙痒。
2.讨论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丹参川芎嗪静滴治疗,用药第15天出现周身瘙痒,临床观察丹参川芎嗪引起过敏反应少见,且该患者停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注射液,单独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未再出现瘙痒,据此认定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系由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引起,周身瘙痒出现在用药后15天,属于迟发性过敏反应。
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注射液为营养性血容量扩充剂,是由低分子右旋糖酐和11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方制剂[1],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和氨基酸均为大分子物质,本身即为完全抗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2],曾有文献对817例低分子右旋糖苷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其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其中有314例不良反应为皮肤瘙痒,且大多数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3d以后,其次为小于5min[3];氨基酸静滴时可出现疹样过敏反应[4]。本患者使用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包含上述两种成分,亦易引起过敏反应,文献报道并不少见[5,6],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7,8,9,10]。曾有报道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3%~4.70%,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0.008%~0.600%[11]。有报道低分子右旋糖酐其中也含有少量大分子右旋糖苷,不容易排出体外,连续应用时易在体内蓄积,蓄积的强度与用药的剂量及时间呈正比[3]。本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15天,也有蓄积中毒导致瘙痒的可能,有待今后进一步讨论。
目前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均是速发型过敏反应,迟发性过敏反应未曾报道,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现报告此例,以告知医护人员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的临床应用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原则,必须用时才用。用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输液时先缓慢滴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用药期间均不能远离患者,一旦发现过敏等异常反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抢救。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15.
[2]张学军,何春涤,陆洪光.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
[3]王丽华,孙艳,王羽凝.817例低分子右旋糖苷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1:43.
[4]李风龙.临床药物手册EM3.天津:天律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85.
[5]任会琴,吴剑涓.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致过敏样反应1例[J].天津药学,2009,21(6):24.
[6]陈浩涛,王娟,吴珊珊.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一例[J].ClinicalRationalUse,2012,5(1):124.
[7]章莹月,廖云玉,高玲.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救治[J].CHINESENURSINGRESEARCH,2012,26(4):1148.
[8]李凤呜,窦永霞.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78.
[9]江力宣,邱旭民.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12):97.
[10]鲁晓燕,孙兴龙.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1585.
[11]王彦军,张丽艳.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天津药学,2006,1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