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帝之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齐泽克,赛博空间,精神分析
上帝之死论文文献综述
戴宇辰[1](2019)在《“上帝死了,一切都不被允许”:齐泽克的赛博空间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赛博空间及其衍生的虚拟现实的理论探讨已然成为当代媒介理论研究进路中的核心话题。本文旨在系统性地阐释当代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赛博空间批判理论。与经典的媒介技术决定论者不同的是,齐泽克认为,赛博空间的崛起使得主体身处"大他者退却"的时代,没有发挥"主人"作用的大他者来保障个体的行事规范了。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齐泽克强调,一旦主人的功能衰退,不再有人告知主体所真正欲求的事,那么主体有效的选择也将随之消除,主体承受了曾由大他者代理选择的重担,从而陷入了拉康所言的"上帝死了,一切都不被允许"的深层次的禁锢之中。(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陈玉斌,刘友田[2](2019)在《从“上帝死了”到“上帝复活”——尼采“超人”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在打破苏格拉底以后的西方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的基础上,自信高呼"上帝死了",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宣言,试图摆脱基督教上帝的束缚,关注当下的人的价值,进而凭借自己的权力意志达到"超人"境界。自我超越、向更高方向发展是"超人"的基本特征,基于对"上帝死了"和"超人"思想的挖掘,能够得出"超人"即"上帝复活"这一深层意蕴。(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吕天威[3](2019)在《“上帝死了”——论《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反基督的宗教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部宗教意识浓厚的作品,《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文本中诸多细节都有《圣经》的影子,对《圣经》进行了戏仿,对基督信仰进行了质疑和批评。通过这种颠覆性的戏仿,作者嘲弄和解构了传统宗教价值,使上帝虚无化,使宗教虚无化,展示了反基督的宗教观——"上帝死了"。(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8期)
刘鲁嘉[4](2019)在《“上帝死了”与文艺的世俗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强《红岩》的文艺理论批评力量,更充分地发挥"声音"栏目的作用,从今年起,我们将对该栏目作较大的调整。一是和《红岩》"中国诗集"、"中国文存"一样实行主持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该栏目研究问题的在场性和系统性。经过再叁斟酌,我们认为"文艺的世俗化"或许是当代文艺(包括中国和世界)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9年02期)
王丽丽[5](2019)在《性与上帝之死的同构——福柯的《僭越序言》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僭越序言》(A Preface to Transgression)初刊于法国《文学评论》(Critique)杂志1963年8至9月的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专号,后者在1962年去世,所以这篇长文实际上也是福柯个人对巴塔耶的盖棺定论之作。对于这篇所谓福柯早年文学时期的(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2期)
胡健[6](2018)在《“上帝死了”与“西风东渐”——中西现代绘画说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上帝死了",西方绘画讲究的焦点和透视的"基点"也"死了",出现了反传统的现代绘画。西方现代绘画不再追求客观模仿的逼真之美,而追求内心真实的表现,具有先锋性、内心性、费解性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绘画是"天才"的艺术,是对现实的审美否定。随着"西风东渐",中国的现代绘画(中国画)也出现了新的面貌,艺术家或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或接受西方写实艺术的影响进行创新,或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进行创新。(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蒋成浩,马超群[7](2018)在《上帝死了,人往何处去?——论加缪《局外人》中的荒诞与虚无》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缪的《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莫尔索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拨开生活芜杂的表象,揭示了生活荒诞与虚无的本质。(本文来源于《镇江高专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晓燕[8](2018)在《论伊格尔顿笔下的“上帝之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西方着名的文学理论家。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出版了大量着作。他在2014年出版的《文化与上帝之死》更是引起了中西方学者的广泛讨论,书中提出的种种看似反宗教的运动和思潮,实则是宗教变相的伪装,是反宗教旗帜下对宗教内容和形式的部分继承。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中上帝的两次死亡,都未让宗教真正消寂。伊格尔顿在书中揭示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妄图寻找上帝代言人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以马克思主义式的终极人类关怀直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马新宇[9](2018)在《海德格尔与尼采论上帝之死的契合与分殊》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帝之死作为一种哲学事件,并非尼采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传统形而上学延伸的必然后果。海德格尔将尼采对该事件的描述与刻画置于价值论领域,并进一步将其延伸到存在论领域,两者的解读也有契合与分殊之处。尼采和海德格尔均以上帝意指超感性世界,并将其与形而上学缠结在一起,因而上帝之死的根源在于形而上学本身。尼采认为,上帝之死是因其面对丑恶之无能、救赎之无望而远离在场;在海德格尔看来,上帝之死是主体世俗性对上帝神圣性的僭越。(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刘莉[10](2017)在《上帝死了——论《包法利夫人》叙事的客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它为福楼拜带来了举世的功名。在小说中,福楼拜有意识地选择有限的叙述视角,最大限度地减少作者在作品中的痕迹,不再像以往的作家,以上帝之势凌驾于作品之上,这一创作原则,将文学带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上帝之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尼采在打破苏格拉底以后的西方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的基础上,自信高呼"上帝死了",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宣言,试图摆脱基督教上帝的束缚,关注当下的人的价值,进而凭借自己的权力意志达到"超人"境界。自我超越、向更高方向发展是"超人"的基本特征,基于对"上帝死了"和"超人"思想的挖掘,能够得出"超人"即"上帝复活"这一深层意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帝之死论文参考文献
[1].戴宇辰.“上帝死了,一切都不被允许”:齐泽克的赛博空间批判[J].文艺理论研究.2019
[2].陈玉斌,刘友田.从“上帝死了”到“上帝复活”——尼采“超人”思想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吕天威.“上帝死了”——论《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反基督的宗教观[J].名作欣赏.2019
[4].刘鲁嘉.“上帝死了”与文艺的世俗化[J].红岩.2019
[5].王丽丽.性与上帝之死的同构——福柯的《僭越序言》解读[J].文艺争鸣.2019
[6].胡健.“上帝死了”与“西风东渐”——中西现代绘画说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7].蒋成浩,马超群.上帝死了,人往何处去?——论加缪《局外人》中的荒诞与虚无[J].镇江高专学报.2018
[8].刘晓燕.论伊格尔顿笔下的“上帝之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9].马新宇.海德格尔与尼采论上帝之死的契合与分殊[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刘莉.上帝死了——论《包法利夫人》叙事的客观[J].昭通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