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绒菌和扁绒泡菌的培养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煤绒菌和扁绒泡菌的培养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本实验选用的两种材料分别是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煤绒菌属煤绒菌和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绒泡菌属扁绒泡菌,原质团类型均属于显型原质团。通过对两种黏菌原质团的培养,即2%水琼脂为培养基,饲喂无菌燕麦粉和无菌水,观察发现长势良好情况下煤绒菌原质团较为粗壮,扇面结构较厚,分枝不明显;而扁绒泡原质团较为细弱,扇面结构较为明显,但较薄,分枝明显。煤绒菌原质团生长条件要求宽泛,而扁绒泡菌原质团生长条件尤其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实验观察发现培养煤绒菌原质团较易形成菌核,所以通过干燥和饥饿诱导煤绒菌形成菌核来观察黏菌菌核形成过程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扁绒泡菌较易形成子实体,所以通过升高培养温度诱导子实体形成来观察黏菌子实体形成过程(孢子形成过程)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手段主要是细胞器特异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器分离后特异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器超活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观察;细胞器分离后磷钨酸负染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显微及超微结构研究发现煤绒菌在菌核形成初期内孢囊刚刚形成,原质团内部割裂,随着原质团聚缩加剧和褶皱状形成,内部水分散失,内孢囊紧密排列,为防止内孢囊内水分继续散失形成较厚的角质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在形成孢囊的扁绒泡菌,发现当原质团开始形成原始孢囊时,内部结构与原质团正常生长时相比密度增大,随着原质团继续注入原始孢囊,原始孢囊继续发育,孢囊由最初透明的白色逐渐过渡到黑色,内部原质团开始割裂,形成小的球体,即孢子前期。割裂的各个球体之间有一层电子致密层,电子致密层内有一层电子稀薄层,原始孢囊颜色继续变深,水分继续散失,继而观察到电子致密层分开,成为相邻的两个孢子球体的外壁,有凸凹契合点,即为后期成熟的孢子壁的纹饰。本实验观察认为,孢丝的形成是由于孢子之间的电子致密层分开后并非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孢子的外壁,而是一分为三除靠近相邻的两个孢子的成为孢子外壁后,中间剩余的物质即为孢丝。这与传统认为原始孢囊形成后先形成孢丝后形成孢子的观点相反。本文实验还包括DAPI荧光染色剂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通过Janus B染液对原质团进行超活染色均取得较好的观察效果;另外通过对分离细胞核进行核染色和直接挑取小块原质团进行核染色对比观察研究发现,前者效果要明显优于后者。本实验还独创了将线粒体从生长旺盛的原质团中通过两次低速离心和两次高速离心分离,然后磷钨酸负染,直接电镜观察,能够较容易且较清晰的观察到黏菌的线粒体形状和密集的管状脊,与原生动物相同,为黏菌的归属问题提供佐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黏菌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煤绒菌及扁绒泡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煤绒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 扁绒泡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煤绒菌及扁绒泡菌的显微结构研究
  • 3.1 细胞器的分级分离及染色观察
  • 3.2 菌核的荧光染色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 3.3 细胞器的超活染色
  • 第四章 煤绒菌及扁绒泡菌的超微结构研究
  • 4.1 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
  • 4.2 透射电镜负染(negative stainning)观察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实验结果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煤绒菌和扁绒泡菌的培养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