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基础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基础研究

论文题目: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基础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路贵和

导师: 戴景瑞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抗旱性,配合力,遗传参数,遗传相关,定位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干旱胁迫是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玉米减产的首要因素,解决干旱问题除工程节水外,生物性节水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节水方向。生物节水的基础在于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基因型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存在着显著差异。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评价,认知抗旱性遗传规律,探索先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促进我国玉米抗旱育种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目前我国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的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玉米自交系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抗旱性及抗旱丰产类型;抗旱性分析发现,有些材料表现生育中、后期均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一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强的抗旱性;抗旱丰产性分析发现,有些材料以穗粒数、百粒重抗旱指数均较高而表现抗旱丰产,有些材料以穗粒数抗旱指数较高而表现抗旱丰产,有些材料以百粒重抗旱指数较高而抗旱丰产,表明不同的玉米能够以不同的途径实现抗旱丰产。 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目前我国科研和生产中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研究同样表明,我国玉米自交系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抗旱性及抗旱丰产类型。以参试材料的平均抗旱系数为标准,抗旱系数大于平均值且年度间表现一致的材料有39份,分别是4F1、D857、D888、D978、H21、Mo113、Mo17、P138、本7884、长3、长72、丹黄02、东237、海014、海1134、户803、黄C、获塘黄17、吉4112、吉853、龙抗11、鲁原92、齐205、沈5003、双741、天77、天崖四、铁7922、文黄31413、西502、沿414、掖515、掖8112、豫374、豫87-1、杂C546、郑22及郑653。以参试材料抗旱指数平均值为标准,抗旱指数大于平均值且年度间表现一致的材料有32份,分别是4F1、D854、D857、D863、H21、Mo17、P138、S22、本7884、长3、丹黄02、海014、获塘黄17、吉4112、龙抗11、齐205、沈5003、双741、铁7922、西502、沿414、沿812、掖488、掖515、掖8001、掖8112、掖832、豫87-1、杂C546、郑22、郑32及郑653。 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目前我国北方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的99份杂交种的抗旱性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和其他性状的表现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性状的抗旱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产量抗旱系数、抗旱指数2项指标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评价出表现优秀的玉米杂交种有28份,它们分别是丹638、京科238、农大108、农大3138、鲁单50、四单136、高农1号、临奥1号、登海1号、吉单255、农大4967、丹玉13、郑单958、京早13、四密21、户单4、吉单257、铁单10-2、中单120、东单52、泉星玉8、沈9729、中单321、沈单12、沈单13、富友1号、铁单17、晋单35。这些品种是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抗旱种质资源。 4.对不同抗旱基因型玉米根系发育动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胁迫条件下玉米一生根系数量、一级根长度、根系干重及根冠比的动态变化与正常条件下动态变化表现基本相似,说明不同抗旱类型的根系特征主要与遗传特性有关,而品种间表现有所波动说明环境条件对品种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意义

1.1.1 干旱是影响世界及我国玉米稳产性的重要因素

1.1.2 抗旱育种是解决干旱问题的经济有效途径

1.1.3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合理评价是沟通保存与利用的桥梁

1.1.4 玉米抗旱性遗传机制及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为玉米抗旱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1.1.5 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为提高玉米抗旱育种选择效率提供了新途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抗旱性的概念

1.2.2 抗旱的机理

1.2.3 抗旱性鉴定方法

1.2.4 抗旱性鉴定指标

1.2.5 抗旱性与稳产性

1.2.6 抗旱性与丰产性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抗旱性

2.2.2 抗旱丰产性

2.3讨论

2.3.1 玉米抗旱性及其类型

2.3.2 玉米抗旱性与稳定性

2.3.3 玉米抗旱性与丰产性

2.3.4 玉米抗旱种质的应用

第三章 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材料抗旱性表现

3.2.2 抗旱性相关分析

3.2.3 抗旱性特征分析

3.3 讨论

3.3.1 玉米抗旱性与丰产性

3.3.2 抗旱特征及相关分析

3.3.3 抗旱稳定性与评价体系

第四章 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北方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材料的抗旱性表现

4.2.2 性状间抗旱性相关分析

4.2.3 材料抗旱性分类及特征分析

4.3 讨论

4.3.1 材料的抗旱特性分析

4.3.2 材料的抗旱性表现

4.3.3 材料的抗旱丰产性

第五章 不同抗旱基因型玉米杂交种根系发育动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根系数量发育动态

5.2.2 根系长度动态变化

5.2.3 根系干物质积累变化

5.2.4 根冠比动态变化规律

5.3 讨论

5.3.1 玉米根系发育特征特性

5.3.2 玉米根冠比发育动态

5.3.3 根系发育动态与环境条件

第六章 玉米抗旱性数量遗传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旱性配合力分析

6.2.2 抗旱性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

6.2.3 抗旱性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6.2.4 抗旱性胞质效应分析

6.2.5 抗旱性遗传力

6.3 讨论

第七章 玉米开花期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作图群体

7.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抗旱性鉴定

7.1.3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RIL群体与亲本的抗旱性表现

7.2.2 连锁图谱的构建

7.2.3 性状抗旱性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7.2.4 抗旱性QTL定位

7.3 讨论

7.3.1 抗旱性遗传相关及其通径分析

7.3.2 抗旱性QTL定位及其复杂性

7.3.3 抗旱性分子标记及其评价体系

第八章 总结与结论

致谢

附录1:豫玉22重组自交系主要性状的抗旱系数

附录2:部分优秀自交系水、旱处理果穗表现

附录3:部分优秀杂交种水、旱处理果穗表现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水稻抗旱性早期鉴定指标筛选与节水机理的研究[D]. 周广生.华中农业大学2006
  • [2].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 王俊杰.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 [3].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及抗旱鉴定指标遗传特性的研究[D]. 孙彩霞.沈阳农业大学2001
  • [4].稻种资源抗旱性评价、基因发掘与耐旱机制研究[D]. 马孝松.华中农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玉米抗旱性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特性研究[D]. 李凤海.沈阳农业大学2011
  • [2].玉米耐旱主效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 郝转芳.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3].玉米强优势组合重要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D]. 兰进好.沈阳农业大学2005
  • [4].玉米耐旱性的遗传及耐旱材料创制研究[D]. 付凤玲.四川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