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阿拉善右旗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论文摘要

阿拉善右旗地处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结合的部位,大地构造归属于华北板块西段南缘,南邻北祁连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的方法,探讨了该区片麻状花岗岩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为该区中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地壳演化提供可靠的岩石学和年代学依据。研究区花岗岩发育十分广泛,腰泉片麻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介于1180±16Ma~1396±18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269±90Ma,代表该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中晚期。腰泉片麻状花岗岩具有贫铝、镁、钙、钛和高硅高碱的特点,SiO2均大于70%,其含量平均值为75.40%,属硅过饱和系列;K20的含量均大于4%,平均值为4.53%,Na2O的含量平均值为3.42%,Na2O+K2O含量介于7.54%-8.42%之间,平均值为7.96%,K2O/Na2O介于1.08~1.88之间;贫铝、钙和镁,A1203含量平均值为12.84%;CaO含量平均值为1.04%, MgO含量均远小于3%,平均值为0.18%;贫钛,ZiO2含量平均值为0.17%。A/CNK介于0.84-0.98之间,A/NK介于1.07-1.81之间,属高钾准铝质;在岩石原始地幔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上,Ba, Nb, Ta, Sr, P, Ti表现为强烈亏损,Th, U, K, Rb为富集。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47.0×10-6-219.0×10-6之间,平均值为187.6×10-6。LREE/HREE介于1.01-2.26,平均值为1.49,(La/Yb)N介于2.17-6.33之间,平均值为3.75,为轻稀土元素略富集,强烈负Eu异常,δEu=0.35-0.44,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 TFe2O3的含量大于1%,Rb的含量较高,但最高为203x10-6,因此推断其为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中元古代晚期片麻状花岗岩为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发生过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或有斜长石残留岩浆源区。该花岗岩在A1,A2判别图解中显示其属A2型花岗岩,故可推断其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1.6.1 位置、交通
  • 1.6.2 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研究概况
  • 2.2.1 龙首山群第一岩组
  • 2.2.2 下白垩统庙沟组
  • 2.2.3 第三系
  • 2.2.4 第四系
  • 2.3 断裂构造
  • 2.4 褶皱构造
  • 2.5 花岗岩分布特征
  • 2.6 变质作用
  • 第三章 年代学特征
  • 第四章 中元古代花岗岩地质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1.1 概述
  • 4.1.2 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
  • 4.1.3 岩石学特征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片麻状花岗岩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
  • 5.1 片麻状花岗岩类型及成因环境探讨
  • 5.1.1 花岗岩类型简介
  • 5.1.2 花岗岩成因
  • 5.1.3 A型花岗岩形成环境讨论
  • 5.2 研究区花岗岩构造意义
  • 5.2.1 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
  • 5.2.2 花岗岩的形成与地壳减薄
  • 5.2.3 片麻状花岗岩形成的构造意义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图版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阿拉善右旗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