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设计研究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文化设施大量的建设对应了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建筑实践特定的时空环境。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建筑已经经历了深刻的演变,自身的功能日趋复合化,建筑的社会性与城市性日益加强,成为多功能、多内涵的社会活动中心。多馆复合成为中小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中大量出现的一种类型,多馆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叠加,更多的是各功能系统在新的空间环境下如何高效性地运作。因此如何适应中小城市发展需求的多馆复合设计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论文以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产生的动因为出发点,进一步论述了影响多馆复合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多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织方式,从而推导出关于多馆复合空间架构、形象塑造两方面的建筑设计研究。在空间架构部分,分别从多馆核心空间、馆际公共空间、辅助空间三个空间组成部分入手,论述了多馆核心空间的容量配比、多义系统化和空间的连续性组织,是多馆核心空间的优化组合的设计策略;馆际公共空间从多馆典型空间的节点形式、多馆功能聚合转换的中介、多馆内部交通流线的整合来阐述多馆公共空间集约共享的本质特点;多馆辅助空间通过对辅助空间类型的分类,总结了办公管理辅助空间、专属技术辅助空间、商业娱乐辅助空间的配置特点。论文在多馆复合形象塑造问题上也做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探讨,从多馆整体形象的深层内涵、表现方式、营造方式三个方面把握形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进而提出了具体设计手法的运用,以期能够为中小城市在多馆复合形象塑造上提出切实可用的指导方法。论文除了对多馆复合设计手法的研究之外,还关注多馆复合的社会层面意义,作为土地和资金有限的中小城市,采用因地制宜、功能集约、空间共享的设计手段,也是对“大而全”的建筑设计趋向的反思。我国中小城市的特征,为探索多馆复合的创新设计留下很大空间。探讨中小城市实践中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设计策略,对当代多样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中小城市
  • 1.3.2 文化建筑
  • 1.3.3 多馆复合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特质解析
  • 2.1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产生的动因
  • 2.1.1 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
  • 2.1.2 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 2.1.3 文化建筑复合化的发展趋势
  • 2.2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影响因素
  • 2.2.1 城市总体规划
  • 2.2.2 经济技术条件
  • 2.2.3 经营管理模式
  • 2.3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馆体构成
  • 2.3.1 多馆核心空间的分类
  • 2.3.2 多馆馆体关系的分析
  • 2.3.3 多馆馆体的空间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空间架构
  • 3.1 多馆核心空间的优化组合
  • 3.1.1 多馆核心空间的容量配比
  • 3.1.2 多馆核心功能系统多义化
  • 3.1.3 多馆核心空间连续性组织
  • 3.2 馆际公共空间的集约共享
  • 3.2.1 多馆典型空间的节点形式
  • 3.2.2 多馆功能聚合转换的中介
  • 3.2.3 多馆内外交通流线的整合
  • 3.3 多馆辅助空间的合理配置
  • 3.3.1 同类管理辅助空间的集中并置
  • 3.3.2 专属技术辅助空间的灵活组合
  • 3.3.3 商业娱乐辅助空间的独立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的形象塑造
  • 4.1 多馆整体形象的深层隐喻
  • 4.1.1 以文化为主题的叙事
  • 4.1.2 对地域个性化的再现
  • 4.1.3 城市时代特征的重塑
  • 4.2 多馆整体形象的表现方式
  • 4.2.1 形体构成的高度契合
  • 4.2.2 比例尺度的协调统一
  • 4.2.3 色彩质感的和谐演绎
  • 4.3 多馆整体形象的营造方式
  • 4.3.1 屋顶对多体量的统合
  • 4.3.2 表皮对多界面的整合
  • 4.3.3 平台通廊对外部空间的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正交复合设计在聚甲醛合成中的应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 [2].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大黄渗漉提取工艺[J]. 中成药 2014(11)
    • [3].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参的炮制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4)
    • [4].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以上海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09(08)
    • [5].中心点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丁桂贴膏处方研究[J]. 中药材 2019(07)
    • [6].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玉竹多糖口含片制备工艺[J]. 中成药 2012(08)
    • [7].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处方[J]. 中国药师 2016(06)
    • [8].适应双面复合设计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过程中视觉功能的变化[J]. 眼科 2011(03)
    • [9].基础教育建筑的复合设计[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0].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甜菊糖条件的中心复合设计优化[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08)
    • [11].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热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研究[J]. 兵工学报 2017(03)
    • [12].基于复合设计思想的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J]. 江苏建筑 2018(01)
    • [13].城市慢行系统的复合设计——以胶州市澳门路步行桥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9(10)
    • [14].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马钱子碱脂质体[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5)
    • [15].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平板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09)
    • [16].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空间相机热计算参数修正[J]. 光学精密工程 2010(09)
    • [17].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11)
    • [18].中心复合设计最优条件选取时四种方法的比较[J]. 中国卫生统计 2014(03)
    • [19].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J]. 中草药 2012(06)
    • [20].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瑞匹坦纳米胶囊的处方[J]. 中国药师 2018(02)
    • [21].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稀酸水解竹黄制备戊糖的研究[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4(02)
    • [22].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奶粉中壬基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4)
    • [23].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RSM边坡可靠度研究[J]. 水力发电 2018(04)
    • [24].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昔洛韦胃漂浮片处方[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1(01)
    • [25].速度视角下的城市入口门户多尺度复合设计研究——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郑赵路入口门户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7(10)
    • [26].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非洛地平缓释片处方[J]. 医药导报 2012(11)
    • [27].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玉竹多糖提取工艺[J]. 广州化工 2011(14)
    • [28].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金属-塑料连接强度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9(09)
    • [29].基于复合设计结构矩阵的自动封装装置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09)
    • [30].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叠鞘石斛石斛酚提取工艺[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2)

    标签:;  ;  ;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