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过程研究

“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过程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组织的牵涉范围广泛、社会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本文主要依据档案文件、报刊杂志、统计年鉴等历史史料,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方法,描述分析“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过程。从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来看,“文革”前知青运动主要是试图把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开发边疆和偏远山区的事业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途径,社会经济动因占据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初,上山下乡运动在动员家居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务农的号召中起步。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足以缓解城市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被动员的对象扩展到城镇知识青年——1955年,团中央发起和组织了以共青团员为主体的青年志愿垦荒活动;1956年,国家尝试动员一部分城镇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出现中断了起步不久的知青运动。而后,国家大规模精简城镇职工和人口,实行国民经济调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次被提上议事同程。除了动员农村青年学生回乡务农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步骤和措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开展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包括建立领导机构、编制计划、出台纲领性文件、对安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等。总体来说,本阶段整个活动进展的比较顺利,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运行机制,为“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从1953—1966年,大约有1000多万城镇和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这对于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支援边疆和农村建设起到了的积极作用。此外,知青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推广生产技术、改造农村社会风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基本原因
  • (一) 解决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问题
  • (二) 缓解就业压力
  • (三) 加强农村农业建设
  • 三 在动员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务农的号召中起步
  • 四 “上山”垦荒与“下乡”务农
  • (一) 青年志愿垦荒活动的开展
  • (二) 城镇知青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 五 青年农场和农业中学的兴办
  • (一) 兴建青年农场
  • (二) 创办红专大学和农业中学
  • 六 精简城市人口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大范围推行
  • (一) 安置农村知青和城镇知青的两条不同道路
  • (二) 动员和安置模式的正式形成
  • (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进展情况
  • 七 结语:对“文革”前知青运动发展过程的评价
  • 主要参考资料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