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营养学
作者: 范明生
导师: 江荣风,张福锁,刘学军
关键词: 水旱轮作,氮循环,干湿交替,水稻覆盖旱作,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水旱轮作系统是我国重要的作物种植体系之一,种植面积约1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对我国谷类作物生产的贡献率达30%, 水旱轮作系统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这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呈下降的趋势,灌溉水短缺和养分管理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水旱轮作的条件下,寻求更好地协调作物生产,资源利用(水资源,养分资源)和环境风险尖锐矛盾的途径是维持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旱轮作条件下,传统的施肥观念和技术注重肥料的施用策略而忽视了其他养分资源的利用以及与其他农作技术的结合,在目标上追求产量而忽视产量与环境的协调,在氮素的调控方面,因为对氮素在轮作系统内的流动过程缺乏认识,因此在运筹上也忽视了作物季节间的转换对氮素利用的影响。在通过覆盖早作实现水旱轮作系统的节水和提高或维持生产力的研究方面。当前迫切需要通过多年的定点试验回答的科学问题是:覆盖旱作条件下,水旱轮作系统的生产力状况(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和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 本研究以成都平原的稻-麦轮作体系为主要对象,1) 通过多点调查,定点小区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并揭示了土壤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干-湿)对水旱轮作系统氮素动态的影响;2) 通过两个定点试验(分别为3年和5年),评价了水稻覆盖旱作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3) 提出了基于轮作系统的,以养分管理为核心,氮素调控为重点,结合高产栽培、节水和免耕技术的水旱轮作系统农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思路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发现,水旱轮作条件下,旱季作物收获后土壤累积的无机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收获后,土壤中累积的无机氮很少,而且累积的量与施氮水平、作物体系以及栽培体系(旱作或水作)没有关系。轮作系统的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水稻季的表观氮损失占系统总表观损失量的69-86%。与农民习惯处理相比,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处理显著减少了水稻季氮素的表观损失量,从而也显著减少轮作系统的氮素表观损失量。然而,在农民习惯处理中(代表当地1/3农民的管理习惯),水稻季表观损失的氮素中(180.2kg/hm2),约有50%是来自小麦季残留的无机氮。 2、研究证明,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引起旱季累积的无机氮的大量损失。在农民习惯处理中,小麦收获后土壤累积的无机氮达125kg/hm2,在稻田淹水种稻的13天内,这部分无机氮约有70%发生了损失;小麦收获后残留的氮肥15N在水稻季的损失也主要发生在干湿交替阶段,这一阶段损失的残留15N肥料量占残留15N肥料总量的18%,占残留15N肥料在水稻季总损失的58%,占小麦季氮肥(15)N施用总量的5%,占干湿交替阶段无机氮损失量的10%。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处理显著减少了小麦收获后的无机氮和15N肥料的残留量,减少的幅度分别为51%和40%,相应地也显著减少了干湿交替阶段氮素的损失量。 3、3年的定位试验揭示,施氮水平和覆盖旱作措施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低量施氮 (N75-60,即水稻季,75kg N/hm2:小麦季,60kg N/hm2,下同)和不施氮(N0-0)的条件下,与传统体系相比,覆地膜体系的水稻产量增加14%,覆麦秸体系降低16%;而在较高的氮水平下(N150-120和N225-180)覆盖旱作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小。在N150-120水平时,
论文目录:
1 绪论
1.1 水旱轮作系统概况
1.1.1 水旱轮作分布与发展
1.1.2 水旱轮作的特征
1.1.3 水旱轮作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覆盖旱作提高水旱轮作系统的生产力
1.2.1 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稻作制发展
1.2.2 传统灌溉水稻生产体系稻田水输入
1.2.3 稻田节水策略
1.2.4 水稻对旱作环境的适应性
1.2.5 水稻覆盖旱作研究进展
1.3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1.3.1 水旱轮作养分管理进展
1.3.2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1.3.3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的主要方面
1.3.4 研究思路
1.3.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季节间干湿交替对水旱轮作系统氮素循环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概况
2.1.2 试验方案
2.1.3 取样与测定
2.1.4 样品分析与计算方法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素输入
2.2.2 土壤供氮能力
2.2.3 无机氮特征
2.2.4 氮肥去向
2.2.5 氮素表观平衡
2.3 讨论
2.3.1 不同季节氮素平衡与循环特征
2.3.2 季节间干湿交替对氮素循环的影响
2.3.3 管理措施对稻-麦轮作氮素循环的影响
2.4 小结
3 施氮水平和水稻覆盖旱作对稻-麦轮作体系的交互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概况
3.1.2 栽培管理及取样测定
3.1.3 氮平衡计算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作物产量
3.2.2 作物对氮吸收
3.2.3 土壤无机氮累积
3.2.4 土壤氮素平衡
3.3 讨论
3.3.1 作物产量和系统生产力
3.3.2 表观氮平衡和无机氮累积
3.4 结论
4 长期水稻覆盖旱作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生产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概况
4.1.2 栽培管理与土壤植物分析测定
4.1.3 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与土壤磷钾平衡
4.1.4 气候状况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作物产量和产量趋势
4.2.2 养分吸收和养分生理效率
4.2.3 养分平衡
4.2.4 土壤肥力变化
4.3 讨论
4.3.1 作物的产量和产量趋势
4.3.2 土壤肥力
4.4 结论
5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5.1 调查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5.2 水旱轮作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5.2.1 农产间施肥量差异
5.2.2 农民施肥的氮磷钾比例
5.2.3 农民施肥中氮肥的分配
5.2.4 农民在施肥决策时对环境养分的考虑
5.2.5 农民在施肥决策时对水旱两季间相互作用的考虑
5.3 讨论
5.4 小结
6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建立
6.1 技术路线与原理
6.1.1 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
6.1.2 技术路线
6.1.3 基本原理
6.2 研究方案
6.2.1 技术体系参数获取
6.2.2 田间试验
6.2.3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作物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动态
6.3.2 作物的产量
6.3.3 氮的利用效率
6.3.4 作物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
6.3.5 养分平衡
6.3.6 技术体系在区域水平上的节氮与增产潜力
6.4 讨论
6.5 小结
6.5.1 田块尺度关键技术要点
6.5.2 从田块到区域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和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D]. 刘金山.华中农业大学2011
- [2].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D]. 石孝均.中国农业大学2003
- [3].水旱轮作体系的磷平衡与土壤磷有效化过程研究[D]. 吕阳.中国农业大学2016
- [4].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D]. 李小坤.华中农业大学2009
- [5].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D]. 武际.华中农业大学2012
- [6].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农田氮素累积与淋洗特征研究[D]. 赵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 [7].中国农田长期不同施肥的固碳潜力及预测[D]. 姜桂英.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 [8].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 沈浦.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相关论文
- [1].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D]. 刘金山.华中农业大学2011
- [2].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D]. 武际.华中农业大学2012
- [3].山西省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D]. 杨治平.山西大学2012
- [4].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D]. 李小坤.华中农业大学2009
- [5].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D]. 艾应伟.中国农业大学2003
- [6].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肥管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D]. 崔振岭.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小麦/玉米/蚕豆间作系统中氮、磷吸收利用特点及其环境效应[D]. 李文学.中国农业大学2001
- [8].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 曹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标签:水旱轮作论文; 氮循环论文; 干湿交替论文; 水稻覆盖旱作论文;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