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不以对象形的准确再现作为绘画的目的,因此,其空间表现方式完全迥异于西方以科学透视为基础的、具有三度空间感的客观再现,而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空间。本文试图以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方式的发展、演变为线索,深入研究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意识和表现形式,从而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在山水画的滥觞期,中国山水画家就企图以山水之“形”来求得万物之“道”,追求应于目而会于心的写意精神,并进而形成一种平面化风格的青绿山水。随着绘画本体的发展和理学的形成,山水画的空间表现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五代、北宋之际出现了全景式山水图式,“以大观小”法是其独特的空间认知方式,而“三远”法和“皴”法的产生也大大丰富了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南宋山水绘画从全景式山水演变为边角式山水,简化的物象和大面积布白非但没有弱化画面的空间感,反而使人觉得意味深长、境界无限。同时,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的时空观又为画面空间融入了时间的变换,为中国山水画的平面结构增加了一个重要成分。柔韧而挺劲的书法线条本身就具有厚度和立体感,充满了节奏和生机,因此,在元代文人画家提出“以书入画”之后,笔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笔墨成为山水绘画中最重要的表现因素,画家们正是通过笔墨的疏密聚散、干湿浓淡等虚实变化来形成一个跌宕起伏的抽象空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传统山水画鉴赏对现代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J]. 美与时代(下) 2020(01)
- [2].宋明理学与传统山水画的构建[J]. 美与时代(下) 2020(06)
- [3].新媒体视野下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科技 2019(11)
- [4].“文人画”及其理论对传统山水画发展影响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东方特质[J]. 文艺评论 2016(12)
- [6].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思想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2)
- [7].怎样临摹传统山水画[J]. 赤子(上中旬) 2017(05)
- [8].论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方位意识的历史源流[J]. 新美术 2017(05)
- [9].新视角谈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文化精神[J]. 大众文艺 2017(17)
- [10].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营造[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02)
- [11].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16(05)
- [12].中国传统山水画山石程式化符号性语言的发展和演变[J]. 艺术品鉴 2020(06)
- [13].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禅学意象分析[J]. 牡丹 2020(16)
- [14].中国传统山水画对西方美术创作的影响[J]. 中国文艺家 2019(02)
- [15].传统山水画点苔的基本方式[J]. 文教资料 2013(05)
- [16].《临清》创作感言[J]. 东方文化周刊 2016(51)
- [17].析园林造园布局与传统山水画的造境关系——以留园为例[J]. 明日风尚 2017(10)
- [18].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价值[J]. 艺术品鉴 2017(05)
- [19].重返的意义[J]. 中国国家旅游 2017(02)
- [20].传统山水画中写与绘的价值观探赜[J]. 中国文艺家 2017(09)
- [21].浅谈城市山水[J]. 明日风尚 2017(20)
- [22].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的营造[J]. 作家 2013(08)
- [23].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之转型[J]. 当代艺术 2008(03)
- [24].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研究的滥觞与发展[J]. 书画世界 2020(09)
- [25].意境营造——传统山水画中“留白”意义再探[J]. 美与时代(下) 2020(06)
- [26].广西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兼谈桂林在传统山水画转型中的意义[J]. 中国美术 2020(04)
- [27].关于传统山水画图式语言的感想[J]. 美术 2017(04)
- [28].浮光掠影——营造传统山水画的新意境[J]. 美术 2017(08)
- [29].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景观思想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5(01)
- [30].透过传统山水画来看中国古建筑——亭[J]. 大观(论坛)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