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青椒(Caprigum amtuum L.)属冷敏型植物,采后贮运中不适宜的低温易使果实发生低温伤害,引起采后果实品质下降直至腐烂变质,给青椒贮运流通带来较大困难。本试验以青椒(克新6号和安椒1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1±1℃、5±1℃、10±1℃)下青椒果实的生理变化、冷害发生、贮藏效果的变化规律;探讨(1±1)℃下不同精胺浓度处理(0 mmol/L、0.5 mmol/L、1.0 mmol/L、2.0 mmol/L)对果实冷害发生和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10±1)℃下,水杨酸处理(0、0.1 g/L、0.3 g/L、0.5 g/L)、热处理+剪梗(清水、45℃+5 min,45℃+5 min+剪梗、剪梗、62℃+15 s)和拮抗菌(木霉菌600倍、木霉菌600倍+ 250 mg·L-1、多菌灵1000 mg·L-1、放线菌1×106 CFU/ml)浸泡处理对青椒果实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贮藏效果的影响。以筛选理想的技术参数,为制订青椒贮运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如下:1.在贮藏过程中,供试两个青椒品种均未出现呼吸高峰。随贮藏期延长,(1±1)℃和(5±1)℃下的果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冷害,果实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异常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冷害发生后上升。(5±1)℃下的果实冷害发生早、果实腐烂更严重,贮藏初期(1±1)℃的低温抑制了果实的腐烂。在整个贮藏过程中,(10±1)℃下的果实未发生冷害,是青椒果实低温贮运的安全温度。2.低温(1±1)℃条件下,精胺处理可有效抑制青椒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叶绿素和Vc含量的分解及MDA的积累,延缓相对电导率上升,降低果实腐烂指数和冷害指数的上升。其中0.5 mmol/L精胺处理能显著提高青椒果实的耐冷性。3.(10±1℃)条件下,热处理结合剪梗(45℃+5 min,45℃+5 min+剪梗、剪梗)显著延缓青椒果实Vc和叶绿素氧化分解,抑制MDA含量的上升。热处理后促进了呼吸速率的小幅上升,增加了代谢速率,明显降低了贮藏过程中青椒果实的腐烂指数。但处理D(62℃+15 s),在贮藏20 d后却增加了果实的腐烂,这说明不适宜的热处理会对青椒果实造成热伤害。试验中发现青椒剪梗处理显著优于带梗果实保鲜效果。(10±1)℃下,各处理中以45℃浸泡5 min结合剪梗保鲜效果最佳。4.在(10±1)℃条件下,SA处理延缓青椒果实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有效降低青椒果实的呼吸速率,降低果实相对电导率和MDA积累量,抑制POD活性的上升,刺激CAT活性的升高,降低青椒果实在贮藏中的腐烂指数,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SA各处理中,以0.1 g/L和0.3 g/L处理对青椒的贮藏效果较理想。5.在(10±1)℃条件下,拮抗菌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内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降解;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减少了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拮抗菌(木霉菌)处理可显著的降低青椒果实的腐烂率,延缓果实转红指数上升,抑制青椒果实后熟进程,获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1 文献综述1.1 青椒采后生理的研究进展1.1.1 呼吸强度与乙烯1.1.2 酶活性变化1.1.3 果实营养成分变化1.2 青椒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1.2.1 侵染性病害1.2.2 冷害1.3 影响青椒耐藏性的因素1.3.1 品种1.3.2 成熟度1.3.3 预冷1.3.4 青椒冷藏1.3.5 青椒简易气调贮藏(MA)1.3.6 青椒气调贮藏(CA)1.3.7 剪梗和其它处理1.4 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1.4.1 多胺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1.1 多胺对果蔬采后生理的影响1.4.1.2 多胺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2 热处理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2.1 热处理对果蔬贮藏特性的影响1.4.2.2 热处理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3 水杨酸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3.1 水杨酸与果实的成熟衰老1.4.3.2 水杨酸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3.3 水杨酸与果蔬保鲜的安全性1.4.4 生物防治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1.4.4.1 生物防治在果蔬采后病害上的应用1.4.4.2 生物防治在青椒保鲜上的应用2 引言3 材料与方法3.1 材料3.2 试验处理3.2.1 不同温度处理3.2.2 外源精胺处理3.2.3 热处理3.2.4 水杨酸处理3.2.5 拮抗菌处理3.3 测定方法3.3.1 呼吸强度3.3.2 细胞膜透性3.3.3 维生素C 含量3.3.4 叶绿素含量3.3.5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3.6 MDA 含量3.3.7 各指数分级标准及计算(石建新等,1992)3.3.8 腐烂率3.4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4 结果与分析4.1 不同温度对青椒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4.1.1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冷害指数的变化4.1.2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4.1.3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变化4.1.4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变化4.1.5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维生素C 含量的变化4.1.6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4.1.7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CAT 活性的变化4.1.8 不同温度下青椒果实POD 活性的变化4.1.9 不同温度对青椒腐烂指数的影响4.2 外源精胺处理对青椒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4.2.1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4.2.2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4.2.3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影响4.2.4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2.5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维生素C 含量的影响4.2.6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4.2.7 精胺处理对青椒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4.3 热处理对青椒贮藏性状的影响4.3.1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4.3.2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3.3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Vc 含量的影响4.3.4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MDA 含量的影响4.3.5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4.4 水杨酸对青椒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4.4.1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4.4.2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4.4.3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4.4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维生素C 含量的影响4.4.5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POD 活性的影响4.4.6 SA 处理对青椒CAT 活性的影响4.4.7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MDA 含量的影响4.4.8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4.5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贮藏性状的影响4.5.1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4.5.2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叶绿素的影响4.5.3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维生素C 的影响4.5.4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MDA 含量的影响4.5.5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腐烂率的影响4.5.6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转红指数的影响5 结论与讨论5.1 结论5.2 讨论5.2.1 青椒果实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5.2.2 青椒果实贮藏温度与冷害发生5.2.3 外源精胺处理与果实冷害发生关系5.2.4 热处理对青椒果实生理生化变化5.2.5 水杨酸处理对青椒果实贮藏性状影响5.2.6 拮抗菌处理对青椒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参考文献ABSTRACT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青椒论文; 温度论文; 精胺论文; 热处理论文; 水杨酸论文; 拮抗菌论文; 冷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