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分散射截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发态氢原子,圆偏振激光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玻恩近似
微分散射截面论文文献综述
谭语诗[1](2019)在《圆偏振激光场下激发态氢原子电子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射过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散射过程的研究在了解微观粒子结构和运动规律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研究上主要通过叁重微分散射截面了解散射过程中的信息。电子碰撞原子的过程称为(e,2e)反应,氢原子的(e,2e)反应是散射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入激光场后的(e,2e)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对于等离子物理、化学反应、核聚变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光场下(e,2e)反应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圆偏振激光场中电子离化激发态氢原子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激光场选用弱场。计算过程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利用一级玻恩近似条件,使用合流超几何函数、贝塞尔函数辅助,选取适当的波函数描述入射电子、靶原子、散射电子和碰出电子。通过计算得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具体表达形式。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改变散射角度、有效电荷数、碰出电子能量,利用Mathematica绘制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图像,分析激光场下各物理量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通过绘制出的二维图像发现,靶原子为氢原子?_(200)态时,binary峰随散射角度、碰出电子能量、有效电荷数的增加,峰值的变化情况是减小的,峰的位置发生了偏移。靶原子为氢原子?_(210)态时和考虑斯塔克修正的情况下,binary峰都发生了分裂,增大散射角度、碰出电子能量、有效电荷数时,分裂的两个峰受到抑制,峰值明显降低,峰的位置发生了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孙卫国,王琪,张燚,冯灏,樊群超[2](2016)在《用差分收敛方法研究慢电子与多原子分子碰撞的精确微分散射截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简介孙卫国课题组最近建立了预言电子与多原子分子碰撞的精确微分散射截面(DCS)的新物理公式和差分收敛方法(DCMe)[1]。DCMe方法在新公式建立起的未知微分截面和已知截面所满足的内在物理联系的基础上,使用精确的实验微分散射截面的子集合和它们必须满足的一组物理判据,计算得到物理上收敛的正确微分散射截面。将它们用于研究低能电子与H_2O、CF_3I等多原子分子的碰撞所(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05)
陆根萌,刘亚伟,徐龙泉,张鑫,康旭[3](2016)在《相对流量技术及其在电子碰撞微分散射截面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原子分子动力学参数的测量精度,本文把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应用到快电子碰撞研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氙原子6s激发的广义振子强度,所得结果在小动量转移区间与前人的结果符合很好,表明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在电子碰撞方法中的适用性.大动量转移区间6s的表观广义振子强度对电子碰撞能量的依赖行为,说明500 eV的电子碰撞能量还不满足一阶玻恩近似条件.与Hartree-Fock方法相比,考虑电子关联效应更全面的随机相移近似计算结果与本文的实验结果符合更好,说明对于像Xe这样的重原子,电子关联效应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冯露,张程华,雷琦晖,孙文儒[4](2015)在《激光场中量子散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散射框架下,对真实激光场引进多光子相互作用准静态过程模型,考虑束缚-自由跃迁中电磁场的规范一致性及电子与激光场长程相互作用的极限,研究激光场对量子散射过程中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多数共面非对称情况下激光场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有提升作用,此外靶原子处于激发态时binary峰出现分裂,激光场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也有放大作用.(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史鑫磊[5](2015)在《线偏振激光场中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及其斯塔克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散射现象不但会在自然界里发生,而且也会在人们的实验中出现,通过进行散射实验,人们可以充分认识自然界里的微观世界,并对其动态规律有更深层的了解。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对量子散射理论以及在激光场辅助下的?2,ee?反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研究散射现象时,通常转化成入射粒子对靶粒子(即散射中心)发生碰撞作用下的动量改变问题。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在加入适当的激光场后,在激光场辅助下对氢原子进行电离、碰撞反应,然后计算其叁重微分散射截面)(TDCS并画出二维图像,通过对比图像分析总结,进行研究。本论文是在线偏振激光场中,以?2,ee?反应为理论基础,研究基态和激发态氢原子处于有无激光场时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TDCS随散射角变化的过程,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又考虑到在激光场辅助下产生的斯塔克)(Stark效应,即氢原子的能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裂,之后与入射电子再发生碰撞,运用一级玻恩)(Born近似,对初态和末态波函数进行适当的选取,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反应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TDCS并生成图像,最后根据图像分析散射角和激光场强度的变化对其的影响规律。经过理论计算和图像分析可以得到,氢原子在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情况下,有无激光场存在时,binary峰和recoil峰的峰值都随着散射角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但处于激发态时binary峰出现分裂,在散射角增大到9°时binary峰的分裂情况基本消失,散射角增大到11°时降到低于无激光场辅助的binary峰,recoil峰则没有其他变化。考虑Stark效应后,氢原子在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情况下,binary峰都出现了分裂现象,并且分裂的峰值也都随着激光场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雷琦晖[6](2015)在《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激光场中氦原子碰撞单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一原子碰撞离化并发生散射现象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一种研究原子核中电子分布的重要方式,将不同强度的激光场引入进行辅助的(e,2e)反应给我们带来研究问题的新视角,拓宽了研究思路。本文研究了单电离情况下,快电子对弱激光场中的氦原子碰撞散射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情况,理论计算方法是以一级Born近似方法为基础,以便尽可能的简化计算来研究该反应,同时有关氦原子中的电子运动方式则是选用了类氢原子的处理方法。研究选用的激光场属于低频电磁场,以脉冲波包的方式进行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氦原子的库仑场所引起的电场强度远远大于激光场自身的强度。本文对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及非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的快电子碰撞单电离氦原子的过程进行了计算,采取控制变量法分别对不同参数因子加以调整,来研究它们的变化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带来的影响。其中入射电子能量1keV是固定参数,碰出电子能量在5-18eV之间选取。接下来我们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激光场方向和强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激光场参数的差异性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所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程度。将快电子碰撞单电离氦原子处于场自由情况和加入激光场条件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成像分析,激光场对于Binary峰具有明显的提升和放大效果,相比之下对Recoil峰影响作用较小。综合分析结果可知,我们选取的叁种激光场方向a//动量转移方向△、a//入射电子方向k和a⊥散射平面均不影响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对称性,其中第二种方向下的激光场使对称轴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同时Binary峰和Recoil峰的峰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不过仍基本处在90。和270。附近。(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穆爱霞[7](2014)在《粒子在势场中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计算可为测量数据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经典量子力学和Born-Oppenheimer的方法,计算出粒子在不同势能函数下的微分散射截面和相移,为散射过程的数值研究提供了有效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冯露[8](2014)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和非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激光场中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激光场辅助下的e,2e反应受到了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讨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简称TDCS),其次讨论非对称非共面几何条件下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计算处理的过程中均是采用的一级波恩近似。首先在讨论激光场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Binary峰的峰值的影响。采用的是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固定入射电子能量E i、激光场频率、有效电荷数、散射角1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计算有激光场和没有激光场下微分散射截面。然后进行相应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图像的绘制,讨论激光场对它的影响情况。在此几何条件下,激光场对散射过程中的微分散射截面TDCS的Binary峰有一定的提升。其次,忽略stark效应和量子干涉效应的条件下,讨论电子碰撞基态氢原子时激光场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只考虑基态,并应用非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采用一级Born近似方法。由有无激光场电子碰撞基态氢原子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计算结果及其图像得到,激光场对散射过程有着一定的影响;接下来讨论有激光场时的TDCS的影响因素,此部分在叁方面分析,分别是激光场平行于入射方向、激光场平行于动量转移方向和激光场垂直于散射平面。然后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讨论存在激光场的情况下各个因素对TDCS图像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5-01)
赵金[9](2014)在《激光场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及其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散射是现代物理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通过散射我们能够研究微观粒子的内部机构及组成,其在近代物理学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也正因为如此,(e,2e)反应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关注。本文是在激光场的作用下,以(e,2e)反应为基本理论,选取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研究电子离化氢原子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离化之前氢原子在激光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斯塔克效应,也就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氢原子的能级发生了分裂,然后再与入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选取适当的初态波函数和末态波函数,应用玻恩近似方法,计算出离化后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而通过图像总结得出结论。在整体计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些数学计算手段,比如合流超几何函数,贝塞尔函数等,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跃迁矩阵,进而求出散射截面。本文选取入射电子的能量为1000e V时,动量转移为1.5,采用YAG激光场,即频率为0.043au(原子单位),有效电荷数1,在基态和激发态情况下,分别作出了未考虑斯塔克效应和考虑斯塔克效应的TDCS图像。通过图相比对我们发现,在基态时,激光场强度越大,“binary”峰峰值越高。激光场强度固定时,考虑Stark效应的“binary”峰要比未考虑Stark效应的“binary”峰高出很多。而在激光场强度增加时,我们依然看到考虑Stark效应的“binary”峰要比未考虑Stark效应的“binary“峰高,但倍数明显降低了很多。而在激发态时,改变激光场强度,对应的峰值也会发生变化,“binary”峰增加的非常快,而“recoil”峰变化相比于“binary”峰增加的比较小。Stark效应对激发态的TDCS的影响比对基态时的TDCS的影响明显的多。(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5-01)
汪亚龙[10](2014)在《局部带电球形沙粒系统的微分散射截面和相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沙尘暴由于沙粒局部带电对入射电磁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论文围绕沙粒局部带电对电磁波散射的过程及其局部带电沙尘系统的微分散射截面和相移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性质,我们将沙粒表面电荷层和沙粒看作是一种分层散射介质,提出电磁波在局部带电沙粒中分层传播,即:当电磁波照射在不带电区域时,电磁波可穿越沙粒介质,部分电磁波发生散射之后再通过带电区域;当电磁波直接照射在带电区域时,电磁波只在带电区域内传播,发生散射等,因此电磁波通过局部带电沙粒时的散射特性与电磁波是否首先入射到电荷区域相关。通过Mie散射理论计算消光截面和散射截面,尝试解释电磁波通过局部带电沙尘颗粒的散射机理。然后利用Lorenz-Mie理论求解出局部带电球形颗粒系统的微分散射截面及电磁波散射的空间相位,首次给出局部带电球形颗粒系统对电磁波微分散射截面和相位的影响。考虑沙粒面电荷密度、电荷分布角、颗粒间距、荷质比、沙粒粒径等因素对沙粒微分散射截面和相移的影响。结果发现:沙粒带电对微分散射截面有着显着的影响,随着沙粒表面带电量的增加微分散射截面明显变大,说明沙粒表面多余电荷增强了电磁波的散射;并且在考虑多次散射时的微分散射截面明显大于独立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当颗粒间距达到3.5倍粒径以上时多次散射效应可以忽略,此外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微分散射截面明显变大,说明颗粒粒径越大对电磁波的散射越强。电磁波入射到球形沙粒表面会导致电磁波传播相位的变化,沙粒带电对相位变化有着显着的影响,当沙粒表面局部带电时,相位随着带电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相位会出现明显的跳跃式变化,其跳跃点与沙粒的面电荷分布角相关;在相同条件下,考虑多次散射效应比单次散射近似得到的空间相位值要大,此外,沙粒带电会影响多次散射效应的临界距离。另外,在对沙尘暴对电磁散射相位数值模拟中发现:沙尘暴的能见度越大对电磁波的相位影响越小,并且随着沙尘暴中沙粒荷质比的增大,电磁波的空间相位也不断变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微分散射截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简介孙卫国课题组最近建立了预言电子与多原子分子碰撞的精确微分散射截面(DCS)的新物理公式和差分收敛方法(DCMe)[1]。DCMe方法在新公式建立起的未知微分截面和已知截面所满足的内在物理联系的基础上,使用精确的实验微分散射截面的子集合和它们必须满足的一组物理判据,计算得到物理上收敛的正确微分散射截面。将它们用于研究低能电子与H_2O、CF_3I等多原子分子的碰撞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分散射截面论文参考文献
[1].谭语诗.圆偏振激光场下激发态氢原子电子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孙卫国,王琪,张燚,冯灏,樊群超.用差分收敛方法研究慢电子与多原子分子碰撞的精确微分散射截面[C].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3].陆根萌,刘亚伟,徐龙泉,张鑫,康旭.相对流量技术及其在电子碰撞微分散射截面测量中的应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6
[4].冯露,张程华,雷琦晖,孙文儒.激光场中量子散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5
[5].史鑫磊.线偏振激光场中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及其斯塔克效应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
[6].雷琦晖.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激光场中氦原子碰撞单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研究[D].辽宁大学.2015
[7].穆爱霞.粒子在势场中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计算[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8].冯露.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和非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激光场中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4
[9].赵金.激光场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及其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4
[10].汪亚龙.局部带电球形沙粒系统的微分散射截面和相移[D].兰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