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

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

论文题目: 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张三保

导师: 张祥浩

关键词: 清代,科举制度,衰亡,启示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社会、为国家选拔出有用之才,一直是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探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关注的课题。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长久、深远,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曾有过重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总结科举制度的成败得失,对今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会有许多的启迪。本文选择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作为研究内容,是因为科举制度曾经生机勃勃,发展到清代已臻完备,但同时弊端也最突出,清代也曾经就科举的改革进行过认真的设计与实践,但终因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走向衰亡。这种历史的震撼足以警示后人,因此,探讨清代科举衰亡的内在原因,可以得到很多的启迪,具有现实意义。从考试制度本身出发,综合考试内外部诸因素来研究清代科举衰亡的学术成果尚不多见。本研究从制度本身出发,以考试为切入点,收集定量定性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大理论框架下,根据考试理论的具体框架,运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考试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些方法,着重探讨科举考试内部诸因素如命题、阅卷、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科举考试与用人标准、人才培养等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中寻找科举衰亡的原因,并由此获得启示。本研究正文共三章八节二十三目。第一章描述清代科举衰亡的表现:题目相似,偏题、怪题大量出现,题不成题、文难成文;不按标准阅卷,重形式轻内容,舞弊屡禁难止;所选人才知识空疏、能力缺乏、素质低下;翻译科断断续续,制科景气不在,武科、文科相继走向消亡。第二章分析清代科举衰亡的原因:清代科举的衰亡有其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根源。就其作为一种大规模考试制度而言,清代科举的衰亡在于:清中期以后,由于科举的基本制度几乎一成不变,法久生弊,科举考试走向自我否定;面对亘古未有之挑战,清政府的用人标准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科举考试因为科目单一,渐渐成为清政府的鸡肋,由衰败进而走向消亡;清政府试图通过发展新式教育来培养应付时局的人才,科举因改革不成功而无法容纳新式教育,随着后者的不断壮大,科举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最后终于被一废了之。第三章表达基于前两章得到的启示:清代科举衰亡的历史教训,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大规模考试为切入点的教育制度改革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提供了许多的启迪。具体启示有三条:一是科举文科是一种封建的政治理论考试,清代考试标准化导致政治理论教育知识化。这一点启示我们,当代应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典著作在政治理论教育与考试中的份量,强调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新式教育要求新的考试形式,而清末科举改革未能实现创新,使教育形式适应教育内容的变化。这一点启示我们,当政治理论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应把考试当作一门学问,加强有针对性的考试理论与技术研究,使政治理论教育真正取得实效。三是科举本身选不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其原因在于外部环境使科举难做到德才兼顾。这一点启示我们,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应重视场外工夫,如加强干部廉政建设,防止公务员的“寻租”行为对人才教育与选拔的渗透。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清代科举走向衰亡

第一节 科举质量江河日下

第二节 科举考试日渐式微

第二章 清代科举衰亡的原因

第一节 科举考试渐渐丧失基本功能

第二节 科举选不出应付时局的人才

第三节 科举遭受到新式教育的冲击

第三章 清代科举衰亡的启示

第一节 政治理论教育应防止知识化倾向

第二节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第三节 人才的选拔应重视场外工夫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论清初诗歌与科举制度之关系[D]. 李杜红.苏州大学2007
  • [2].清代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关系研究[D]. 姜传松.厦门大学2006
  • [3].从《清代朱卷集成》看清代江西的宗族与科举[D]. 杨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7
  • [4].驻防旗人科举考试的若干问题研究[D]. 吴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7
  • [5].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D]. 张泗洲.曲阜师范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试论科举制度的合理性[D]. 郑友启.苏州大学2006
  • [2].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D]. 张婷.山西大学2007
  • [3].唐代制科举研究[D]. 蔡芳.天津师范大学2006
  • [4].清代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关系研究[D]. 姜传松.厦门大学2006
  • [5].明代的科举与社会流动[D]. 周慧.东北师范大学2005
  • [6].科举考试舞弊、防弊及对现代考试的启示[D]. 廖亚菱.西南大学2006
  • [7].科举作弊及其与科举制度功能的异化[D]. 石焕霞.河北师范大学2006
  • [8].清代中晚期科举考试偏重书法风气之考察研究[D]. 刘俊起.首都师范大学2002
  • [9].法律与社会:晚清科举考试法规评析[D]. 曾绍东.江西师范大学2003
  • [10].科举选才与吏治及其现代启示[D]. 郭亮夫.湘潭大学2003

标签:;  ;  ;  ;  

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