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法律制度研究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一种相对比较新的公司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已发展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力量之一。简单的说,资产证券化是以发行公司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为支撑而发行的有价债券。由于资产证券化代表了如此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它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以及重要性是不应低估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倡导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国际运作为切入点进行资产证券化。本文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对什么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概述,包括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义、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定义和资产证券化在各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大致流程。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详细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特征;资产证券化较之于传统公司融资的优势;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的8种方式,及真实销售与担保担保融资这一对概念的比较,分析了各国对真实销售中资产转让的完善问题;SPV的设置和其破产隔离问题;在国际运作中应注意的税收法及规避方法。第四章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法律借鉴。 我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将面临不少的法律障碍。本文通过上述章节的论述采用实证、归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认为我国目前应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对比我国现存的法制环境,提出了对现存法律的修正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1.1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 1.2 资产证券化在各国的发展历程
  • 1.2.1 美国
  • 1.2.2 欧洲
  • 1.2.3 亚洲
  • 1.2.4 小结
  • 1.3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1.3.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1.3.2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特征
  • 1.4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
  • 1.5 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
  • 1.5.1 资产证券化与债权质押
  • 1.5.2 资产证券化与保付代理业务
  • 1.5.3 资产证券化与项目融资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
  • 2.1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概念
  • 2.2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方案
  • 2.3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基本程序
  • 2.3.1 资产池的建立
  • 2.3.2 司法管辖的构架的选择
  • 2.3.3 组建SPV
  • 2.3.4 资产的转让
  • 2.3.5 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
  • 2.3.6 资产的评级
  • 2.3.7 证券的发行
  • 2.3.8 资产证券化的服务管理
  • 2.3.9 还本付息
  • 2.4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优势
  • 第3章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中的法律问题
  • 3.1 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
  • 3.1.1 资产定性法律问题
  • 3.1.2 真实销售法律问题
  • 3.1.3 资产转让在各国的立法状况
  • 3.1.4 资产转让制度的完善
  • 3.1.5 小结
  • 3.2 特别载体的法律问题
  • 3.2.1 关于特别载体SPV的设置问题
  • 3.2.2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中SPV的架构
  • 3.2.3 SPV设立目的的限制问题
  • 3.2.4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中SPV的破产隔离问题
  • 3.3 税收法律问题
  • 3.3.1 发起人的纳税问题
  • 3.3.2 SPV的纳税问题
  • 3.3.3 预提税
  • 3.4 监督体制问题
  • 3.4.1 基本构架的设置
  • 3.4.2 事前和事后监控机制
  • 3.4.3 以日本为例介绍对经营者的规制
  • 3.4.4 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对SPV的监管
  • 3.5 国际证券市场的选择问题
  • 3.6 外汇利率风险规避的问题
  • 第4章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对中国法律的借鉴
  • 4.1 中国进行资产证券化法律上的障碍
  • 4.1.1 资产的法律界定
  • 4.1.2 资产证券化的监管问题
  • 4.1.3 《破产法》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 4.1.4 SPV的设立模式问题
  • 4.1.5 债权让与的问题
  • 4.1.6 税法的问题
  • 4.2 中国进行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4.2.1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必要性
  • 4.2.2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可行性
  • 4.3 国际运作的对中国未来法律的借鉴
  • 4.3.1 资产界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 4.3.2 明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证券”性质
  • 4.3.3 税法上的调整
  • 4.3.4 最高额抵押的问题
  • 4.3.5 对《信托法》的改革
  • 4.4 小结
  •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次贷危机中的评级问题[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8)
    • [2].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J]. 商业文化 2014(26)
    • [3].资产证券化银行互持必要性——以金融危机为例[J]. 品牌 2015(08)
    • [4].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的风险及其管理[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0)
    • [5].资产证券化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探讨[J]. 湘潮(下半月) 2010(11)
    • [6].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制建设的借鉴与思考[J]. 金融经济 2017(08)
    • [7].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行性[J]. 大众商务 2009(10)
    • [8].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效应[J]. 价值工程 2014(15)
    • [9].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 [10].浅析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3)
    • [11].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浅议[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7)
    • [12].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思考[J]. 金融与经济 2019(01)
    • [13].发展信用评级业,加强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J]. 法制与社会 2009(07)
    • [14].浅议资产证券化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17)
    • [15].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探析[J]. 财会学习 2016(14)
    • [16].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知识经济 2014(01)
    • [17].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分析[J]. 华北金融 2014(09)
    • [18].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的探讨[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6)
    • [19].从“次贷危机”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 法制与社会 2009(14)
    • [20].应收账款证券化风险识别[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24)
    • [21].试析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实施的意义——以机构投资者与资产证券化的关联为视角[J]. 大众商务 2009(24)
    • [22].重启资产证券化:我们需要的准备[J]. 金融市场研究 2012(03)
    • [23].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4)
    • [24].银行资产证券化中的利益博弈关系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6(08)
    • [25].解析中国市场的资产证券化[J]. 技术与市场 2009(09)
    • [26].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以“16远东租赁ABN001”为例[J]. 当代经济 2018(18)
    • [27].对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思考[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06)
    • [28].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价[J]. 会计之友 2013(08)
    • [29].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探析[J]. 时代金融 2012(12)
    • [30].基于金融危机的资产证券化再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标签:;  ;  

    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