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以肌肉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及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已知黑质和纹状体中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G)神经元变性、坏死、凋亡,细胞数目减少,使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多巴胺(Dopamine,DA)释放减少,出现多巴胺-乙酰胆碱失衡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近期研究表明基底节区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与PD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早期的临床电生理研究已证实,PD发病过程中,基底节神经元放电频率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内侧部放电频率明显增加,从而导致PD症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动物实验提示PD导致运动迟缓等症状可能与苍白球细胞异常放电有关。因此记录分析GP神经元特征性电活动中所携带的信息,对揭示PD发病过程中基底节神经元放电模式如何发生改变,深入了解基底节神经环路的作用方式及PD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向毁损大鼠黑质一纹状体系统DAG神经元制作的偏侧PD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动物模型之一。本实验利用6-OHDA致Spraque-Donw(SD)大鼠PD模型,记录PD大鼠模型GP神经元在病理状态下以及对照组大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自发性放电,分析其放电模式的变化,探讨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思路。在PD模型制作前后,通过行为学ROTA-ROD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以及GP神经元放电的记录,观察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表现、黑质DAG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yrosine Hydroxylase-Immunoreactive,TH-ir)以及GP神经元放电模式的改变。结果显示PD模型组大鼠于各时段的行为学ROTA-ROD检测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黑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均显示PD模型组大鼠TH-ir神经元数目较健侧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两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电生理记录显示对照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6±2Hz,模型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21±3Hz,模型组大鼠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共记录到四种形式的放电模式,模型组记录到三种。对照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为11%,而模型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术后四周为59%,术后八周为61%,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interspike inter, ISI)散点图在100ms以下有一分布密集条带。回归映射结果显示病理状态下数据明显较生理状态下集中。实验证实PD模型大鼠GP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模式有明显的改变,并呈现一定的非线性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思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数学形态学预处理的神经元放电检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电磁辐射诱发神经元放电节律转迁的动力学行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5(03)
- [3].不同频率针刺手法诱发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放电模式的非线性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0)
- [4].探讨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管病变与神经元放电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5)
- [5].LHA-VTA Orexin-A通路对大鼠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和胃功能的调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6)
- [6].胃动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09(01)
- [7].Washout-filter辅助的FitzHugh-Nagumo神经元放电行为的分岔控制[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9(03)
- [8].针刺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放电的时间结构[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5(06)
- [9].神经元放电模式同步的UKF-RBF-PID控制策略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9(03)
- [10].神经元放电行为动态特征的光相位表征方法[J]. 中国激光 2018(06)
- [11].让神经元放电“看得见”——清醒活动小鼠中神经元活动的群体成像[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06)
- [12].基于数学形态学预处理的神经元放电检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3)
- [13].抑制性STDP不同学习窗口下的神经元放电特性[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07)
- [14].高频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11)
- [15].针刺上巨虚对下丘脑室旁核结直肠扩张刺激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2)
- [16].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系统医学 2016(04)
- [17].Orexin-A及穹隆周区-隔核通路对大鼠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02)
- [18].经颅磁声刺激作用下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06)
- [19].食欲素受体通路干预海马神经元放电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8)
- [20].杏仁核-海马nesfatin-1对大鼠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04)
- [21].腺苷对大鼠内嗅皮层浅层主要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09)
- [22].多通道在体动态记录炎性痛大鼠前扣带回神经元放电活动及电针干预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1)
- [23].大鼠ARC-BMA nesfatin-1神经通路及对GD神经元放电活动和胃运动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27)
- [24].5-羟色胺对正常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的双向效应[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08)
- [25].神经元放电模型:从微分方程到非线性映象[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6].基于关键参数反馈的神经元放电模式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2)
- [27].基于抑制性突触可塑性的神经元放电率自稳态机制[J]. 物理学报 2019(07)
- [28].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神经元放电和脑血流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06)
- [29].4-氨基吡啶对大鼠臂旁外侧核神经元放电活动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01)
- [30].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放电波幅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