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

论文摘要

半个世纪以来,变形纱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空气变形加工方法的产生使变形纱走上了化纤长丝短纤维化的道路。近十几年来,单一变形加工方法逐渐发展为多重变形加工方法,使变形纱短纤维化进入了成熟的时代。实践中发现,对异收缩丝进行空气变形加工后再进行热处理完成异收缩变形而制得的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有鲜明的仿短纤纱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为了方便起见,后文中将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简称为“异空纱”。变形纱成形基本理论,经过归纳,提出了四点:第一,“多异性和层次性”是天然短纤维纱线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化纤长丝仿短纤维纱的基本依据。而化纤长丝的适应性则是变形加工的必要条件;第二,经典纺纱方法是依据熵减小的过程设计的,而变形纱则采取了经典纺纱的逆过程设计;第三,阐述了王善元“多重变形加工原理”的新概念;第四,提出了变形纱优化模型和变形加工基础方法的条件。关于异收缩丝的制备,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同板法和混并法,关于采用同板法生产异收缩变形丝的成形机理,本文从纺丝线上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对异收缩丝的成形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关于混并法,本文采用涤纶高收缩丝为原料,通过直接热处理方法制取,试样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关于变形纱的基础结构特征,提出了三项:皮芯结构、紊乱结构和缠结结构。皮芯结构:由空气变形加工和异收缩空气变形加工方法均可能使原丝束发生长丝片段转移而形成皮芯结构,空气变形加工采用超喂原理,异收缩变形加工采用了热收缩差原理。同时,阐述了皮芯结构参数和结构模型,探讨了皮芯结构对变形纱性能的影响。紊乱结构,变形纱的成形过程采用了经典成纱逆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使纤维束或纤维片段集合体从有序到无序、由规则到紊乱,即熵增大的过程。本文利用坐标系推导了任一长丝片段的空间密度分布函数;对变形纱的紊乱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设计。缠结结构,研究发现空气变形纱异常高的抗弯刚度与变形纱的缠结程度呈线性关系,本文进一步对变形纱缠结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的研究。采用粒子-弹簧模型对变形纱的力学状态进行了描述,对变形纱缠结结构进行了定义和表征,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设计。关于异空纱结构,首先,对异空纱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描述,其次对异空纱的结构和模型进行了探讨,对多组分异空纱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章做了三组结构实验,第一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皮芯结构的参数:表观平均直径、总体直径、圈弧幅度;第二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紊乱结构的紊乱度;第三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缠结结构的缠结度。总的来看,异空纱是在空气变形加工的基础之上进行异收缩变形加工完成的。因此异空纱的结构是以空气变形纱的结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皮芯结构和紊乱结构的角度来看,均得到了加强。纱线外观和手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仿短纤维纱化更加逼真。但从缠结结构角度来看,随机性加强,异收缩的作用可能因纤维直径增大而使缠结结构内部空隙更为狭小,纤维片段间约束加强,从而强化缠结结构、加剧缠结程度;也可能因径向的收缩而造成纤维缠结部分纤维间的相对滑移而使缠结点松动甚至完全松解,这就增大了纱线缠结结构的不均匀分布,宏观体现为实验测试过程中抗弯刚度的CV值变大。关于异空纱的形态结构与性能,其中膨松性能,设计了统一的膨松度指标,测定得到了各种纱线的膨松度阈值;毛羽特征的测定,主要是数据稳定性问题,本文以投影计算法为基础,采用了Uster4、EIB和YG172型毛羽仪,结果表明Uster4和EIB法接近,YG172型毛羽仪不适于变形纱毛羽的测定;异空纱中的条干均匀度,对于变形纱而言,其表观条干(EIB条干)CV值和质量条干(Uster条干)CV值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指标,不可通用或相互取代。关于异空纱热收缩动力学,对纱线特别是变形纱做收缩动力学分析尚属首次,本文首先分析了异空纱纤维的沸水收缩机理;其次论述了异空纱的热收缩动力学基础,然后设计了异收缩丝沸水收缩动力学试验。依据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双指数方程式,并和动力学曲线得到很好的拟合。实验结果探讨了异收缩纱沸水收缩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对异空纱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异空纱各组分的动态热收缩应力(DMA)进行了测定,对异空纱的各组分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关于变形纱仿短纤纱效果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在大量实验工作基础上,提出如下9项。即线密度、膨松度、毛羽指数、表观条干CV值、光泽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抗弯刚度、残余沸水收缩率、结构稳定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变形纱发展概况
  • 1 单一变形方法
  • 2 多重变形方法
  • 第二节 纱线结构研究
  • 第三节 变形纱基础理论
  • 1 多异性和层次性
  • 2 经典成纱方法的逆过程
  • 3 多重变形加工原理
  • 4 变形纱优化结构模型和基础变形加工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制备
  • 第一节 异收缩丝的制备
  • 1 异收缩丝的制备方法
  • 1.1 同板直接制取收缩丝的方法和原理
  • 1.2 由POY制取异收缩丝的方法和原理
  • 2 异收缩丝的设计
  • 2.1 高收缩涤纶长丝和种类
  • 2.2 直接热定形制备异收缩丝各组分
  • 3 异收缩丝制备
  • 3.1 方案
  • 3.2 工艺流程和设备
  • 4 异收缩丝各组分的性能
  • 第二节 变形加工
  • 1 原料
  • 2 设备
  • 3 工艺设计
  • 3.1 空气变形
  • 3.2 异收缩变形
  • 4 纱线样品代码及成纱线密度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变形纱基础结构
  • 第一节 短纤维环锭纱结构
  • 第二节 变形纱结构
  • 1 皮芯结构
  • 1.1 皮芯结构和成形原理
  • 1.2 皮芯结构模型
  • 1.3 皮芯结构参数
  • 2 紊乱结构
  • 2.1 紊乱结构的形成原理
  • 2.2 在紊乱结构中长丝片段位置的密度函数
  • 2.3 紊乱结构的表征及测试方法
  • 3 缠结结构
  • 3.1 缠结结构形成原理
  • 3.2 变形纱缠结结构的力学状态
  • 3.3 缠结结构的表征、测试和原理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结构
  • 第一节 成形原理
  • 第二节 结构模型
  • 第三节 实验
  • 1 实验(一):皮芯结构参数测定
  • 2 实验(二):结构紊乱度测定
  • 3 实验(三):结构缠结度测定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形态结构
  • 第一节 膨松度
  • 1 膨松度研究回顾
  • 2 纱线膨松性能的表征
  • 3 实验条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各种纱线的膨松度阈值
  • 4.2 影响异空纱膨松度的因素
  • 5 结论
  • 第二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毛羽特征
  • 1 纱线毛羽研究的回顾
  • 2 实验条件
  •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 影响异空纱毛羽特性的实验
  • 5 结论
  • 第三节 直径粗细变化及表观条干均匀度、质量条干均匀度
  • 1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EIB表观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
  • 2.2 Uster质量条干均匀度
  • 3 工艺参数对异空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节 表层结构与光泽性能
  • 1 GP-1型二维变丝光泽仪概述
  • 2 异空纱的光泽特性
  • 2.1 实验
  • 2.2 讨论
  • 3 变形加工工艺参数与异空纱光泽的关系
  • 4 结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机械性能
  • 第一节 拉伸性能
  • 1 强度和强度损失率
  • 2 粘弹性能
  • 3 结论
  • 第二节 抗弯刚度
  • 1 纱线抗弯刚度测试理论和方法
  • 2 实验
  • 3 讨论
  • 4 影响异空纱抗弯刚度因素实验
  • 5 结论
  • 第三节 结构稳定性
  • 1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热收缩动力学分析
  • 第一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纤维沸水收缩机理
  • 第二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热收缩动力学基础
  • 第三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热收缩动力学实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变形纱仿短纤纱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 1 形态结构指标
  • 2 机械性能指标
  • 3 品质指标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胶原蛋白处理对盐缩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江苏纺织 2008(12)
    • [2].超高速纺生产涤纶低缩丝的工艺探讨[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3(01)
    • [3].锦纶66高强低缩丝切片纺丝技术探讨[J]. 合成纤维 2012(01)
    • [4].新型高速纺概念生产双收缩丝[J]. 合成纤维 2008(01)
    • [5].HTCC处理对盐缩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丝绸 2011(04)
    • [6].PET段缩丝性状特征及其应用研究[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03)
    • [7].热处理对PET双收缩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纺织学报 2010(05)
    • [8].DTY阳离子低缩丝的制备[J]. 江苏纺织 2013(07)
    • [9].涤纶一步ITY135 dtex/108 f工艺的技术探讨[J]. 聚酯工业 2017(05)
    • [10].高收缩涤纶丝高花绉织物开发[J]. 上海纺织科技 2015(06)
    • [11].一步法涤纶双收缩丝纺丝工艺及性能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 2014(05)
    • [12].PTT/PET段缩丝形状记忆织物的工艺探索[J]. 上海纺织科技 2014(12)
    • [13].铜拉丝润滑关键技术研究[J]. 润滑与密封 2012(07)
    • [14].涤纶分纤母丝设备的柔性化设计[J]. 合成纤维 2013(07)

    标签:;  ;  ;  ;  ;  ;  ;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