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

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国储蓄率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高储蓄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化弊为利,使之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论文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尝试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最优储蓄率分析框架来解释其决定机理,然后,从数量上深入考察最优储蓄率的决定机制,构建最优储蓄率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求得我国最优储蓄率,进而从储蓄主体这一新的视角考察其对消费、投资及金融等宏观经济效应,最后,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化解机制,抑制经济风险与危机的发生。在导论部分,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最优储蓄率研究的文献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评析了以往理论的贡献与不足,针对中国储蓄率新的实践,迫切需要作出理论解释以指导实践,但已有理论不能满足迫切的理论需求。论文的第一章,尝试利用一个新的框架来解释最优储蓄率的决定机制。首先对最优储蓄率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对储蓄模型演变的描述,引入其经济性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最优储蓄率决定的制度性因素,最后,通过在考察按储蓄率高低分类的世界三类典型国家储蓄率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其决定因素。在论文第二章,进一步从量的角度,考察了最优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别基于索罗模型、拉姆齐模型、叠代模型及凸性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构建最优储蓄率的量化决定模型,并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最优储蓄率,发现我国当前储蓄率,有偏离最优储蓄率的趋势。论文的第三、四、五章,从投资、消费和金融三个层面考察最优储蓄率的宏观经济效应。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分别考察了储蓄与投资、消费的关系,着重从储蓄内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主体这一新的视角深入分析。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其对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效应,接着结合我国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及低消费率现象进一步分析其经济效应。最后,进行国际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的第五章,重点审视了其对金融的经济效应:主要从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两方面考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即从储蓄内部各主体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储蓄率,发现储蓄率高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要早作准备,密切关注其对我国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造成的风险。论文的第六章,通过对储蓄内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决定因素的未来演变趋势的考察,对我国最优储蓄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论文第七章,在前面六章分析基础上,为促进中国储蓄率收敛于最优储蓄率。提出构建了一个分“三步走”的收敛控制系统设想,以使储蓄率尽快回复到最优储蓄率的政策建议。第一步是健全收敛的支撑体系,接下来第二步是完善收敛的平台,最后第三步是改善收敛的调节机制。本文中,作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理论思考:1.构造了一个新模型,即中国最优储蓄率模型。2.进行了一次新实证分析,即搜集最新数据,运用基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索罗-斯旺及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三种最优储蓄率决定方法进行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实证研究。3.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即促进储蓄率收敛于最优储蓄率的“三步走”收收敛控制系统。4.提出了一个新视角,即从储蓄主体结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最优储蓄率,从而完成对消费、投资和金融等宏观经济效应分析。5.提出了两个新观点:(1)启动内需,扩大消费可考虑从降低储蓄着手。(2)保持最优储蓄率对当前金融健康稳定运行特别重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意义及目的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最优储蓄率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最优储蓄率概念界定
  • 一、储蓄概念
  • 二、储蓄率概念
  • 三、最优储蓄率概念
  • 第二节 影响最优储蓄率的经济性因素
  • 一、传统储蓄函数引入的因素
  • 二、原始的生命周期假说引入的因素
  • 三、修正的生命周期假说引入的因素
  • 四、世代交叠模型引入的因素
  • 五、修正的世代交叠模型引入的因素
  • 六、四种储蓄动机的分解
  • 七、再度修正的世代交叠模型引入的因素
  • 第三节 影响最优储蓄率的制度性因素
  • 一、金融自由化对最优储蓄率的影响
  • 二、外部融资渠道对最优储蓄率的影响
  • 三、投资风险对最优储蓄率的影响
  • 四、收入分配结构对最优储蓄率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别储蓄率研究
  • 一、日本和美国
  • 二、德国
  • 三、拉美和中欧转型国家
  • 四、中国
  • 第二章 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最优储蓄率决定理论
  • 一、基于索罗模型的最优储蓄率决定
  • 二、基于拉姆齐模型的最优储蓄率决定
  • 三、基于叠代模型的最优储蓄率决定
  • 四、基于凸性经济增长模型的最优储蓄率决定
  • 第二节 我国最优储蓄率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实证研究
  • 二、基于索罗-斯旺模型的实证研究
  • 三、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三章 最优储蓄率对投资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储蓄与投资关系
  • 一、总储蓄率与投资
  • 二、不同主体的储蓄与投资
  • 三、最优储蓄率与投资关系的特点
  • 第二节 最优储蓄率对投资的效应
  • 一、最优储蓄率对投资的经济效应
  • 二、最优储蓄率对投资的动态经济效应
  • 第三节 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率低的现象分析
  • 第四节 最优储蓄率对投资效应的国别分析
  • 一、日本最优储蓄率对投资效应分析
  • 二、韩国最优储蓄率对投资效应分析
  • 三、日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最优储蓄率对消费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储蓄与消费关系
  • 一、不同主体储蓄与消费
  • 二、消费率
  • 第二节 最优储蓄率对消费的效应
  • 一、最优储蓄率对消费的经济效应
  • 二、最优储蓄率对消费的动态经济效应
  • 第三节 我国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现象分析
  • 一、居民储蓄率和最终储蓄率走高
  • 二、储蓄率持续攀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激化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 四、经济启动难度增大
  • 五、消费结构升级受阻
  • 第五章 最优储蓄率对金融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最优储蓄率对金融体系的经济效应
  • 一、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结构特点
  • 二、对银行体系的经济效应
  • 第二节 最优储蓄率对资本市场的经济效应
  •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 二、最优储蓄率对股票市场的经济效应
  • 三、最优储蓄率对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应
  • 四、最优储蓄率对外汇市场的经济效应
  • 第三节 美国储蓄率对金融的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 一、美国楼价的变动
  • 二、美国利率的变动
  • 三、美国的储蓄率变动
  • 四、简要结论
  • 第六章 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变化轨迹
  • 第二节 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因素的未来演进趋势
  • 一、居民储蓄的决定因素和未来演进趋势
  • 二、企业储蓄的决定因素的未来演进趋势
  • 三、政府储蓄的决定因素的未来演进趋势
  • 第三节 最优储蓄率的拐点何时出现
  • 第七章 促进储蓄率收敛于最优储蓄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健全收敛的支撑机制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建立信用体制
  • 第二节 优化收敛的路径依赖机制
  •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二、调整收入分配机制
  •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改善收敛的调节机制
  • 一、市场机制
  • 二、财政货币政策
  • 结束语 结论与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 一、结论
  • 二、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