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柳涛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柳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300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普及,我国社会经济与日俱增,各个领域也随之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利行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极大水平上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备受关注。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地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施工技术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水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

1.1裂缝及冻胀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的特点造成其建筑物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问题也比较多见。较为常见一种是裂缝,其存在较为普遍,它是由于多种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产生的,例如混凝土材质的不同,技术的差异,施工程序比较混乱、受到周围环境湿度以及温度的影响等等。冻胀主要是因为受外部自然的环境温度影响,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膨胀产生一定压力,当这种压力达到或者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会被破坏掉。因此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格外的注意,以此减少这种情况的产生。

1.2冲磨及空蚀

冲磨以及空蚀病害主要产生在水中或是靠近水工作混凝土的建筑上,受水流以及夹杂水中沙石等物质的急速流动所造成的巨大流速冲击导致。这二者是交替进行的,相互促进的,并且破坏力强,两者共同作用直接造成混凝土的表面凹凸不平,造成混凝土内部钢筋外露,进而使混凝土的破坏更加迅速。

1.3碳化及侵蚀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碳化与侵蚀分别是由于空气中所含微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环境中所存在的水对混凝土的一种危害,二者或多或少的能够破坏钢筋表面存在的钝化膜,锈蚀钢筋,侵蚀混凝土,从而使其抗压能力减弱,无法承受建筑重量,从而产生一定的损害现象。

2完善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2.1安装支模技术

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核心部分之一就是模板的安装,对图纸展开全面地分析,以此来大致了解整个水利工程的结构。而为了避免不同施工工序对立模和支撑工作产生感染,在混凝土立模和支撑流程工作的实施中,需要引入一定的钢筋绑扎等工作,并需多次衡量模板的尺寸,以保证它能更加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面对混凝土浇捣中所出现的裂缝等问题,要想有效避免还需在模板的结点加强紧固。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2.2.1控制振捣的时间

要以混凝土技术要求和施工设计严格控制振捣,避免振捣时间不足引发混凝土孔洞和气泡,预防振捣时间过程而发生的离析、沙眼、麻面。

2.2.2控制振捣的强度

要采用设计的强度,以混凝土结构特点为出发点,做到对混凝土密实性和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有效保障。

2.2.3控制振捣点的布局

采用常见的矩形、梅花形、十字形的布点方式,做到对混凝土全面振捣的保证,同时避免振捣点的遗漏。

2.3拉毛处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该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地方进行拉毛处理。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质感,做好到处理工作,对间隔时间进行控制,保证模板本身的质量,提升其牢固性,才能促进模板表面的平整性。

3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

3.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的控制

混凝土的构成要素有很多,其中比较传统的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构成。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混凝土不断出现并逐渐投入使用。例如钢筋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所以,面临多种多样的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就要注重选材,在材料配料方面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首先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不同类别,选择符合其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此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当然其保水性、黏聚性和流动性也不可或缺。最后,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注重气温差异,必要的时候可根据温度随时采取调整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如采取接缝灌浆等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裂缝、冻害的现象。

3.2混凝土施工水平的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首先一定要选择合适原材料,配料需严格遵守设计配合比进行,并对其进行防水、防渗、防腐、防冻等等措施,以此为混凝土的优异质量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施工中需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在混凝土运输、搅拌、浇筑、振捣过程中进行优化配比。出现问题后需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及时对漏筋的现象进行修补,尽量把破坏的程度降到最低。在使用“壁可”注浆技术将树脂浆液注入裂缝内时,务必记住需缓慢的注入,不要出现气阻的现象,以此裂缝的产生。在模板的控制中,需保持调平层干净卫生,保障没有杂物以及浮土。

3.3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在施工中养护混凝土能使水泥的水分水化,使混凝土迅速硬化,以防混凝土由于风吹、日晒、干燥、寒冷等等自然因素超出正常范围收缩,而出现裂缝与损坏的现象。混凝土需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养护,具体标准固化条件下的温度为24.2度,标准养护时间为25天,相对温度保持647以上。但是在实际工程当中,通常的标准条件并不能得到保证,只能采取经济以及现实条件,已获得最佳的养护。混凝土养护分为自然养护以及供热养护两种。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当中,温度以及湿度是其一定需充分考虑两大元素,由于混凝土的表面暴漏在空气中时间越长,水分蒸发越快,因此应该对其进行紧密的覆盖,以此达到养护混凝土的成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时候,混凝土原材质量与施工的技术都需达标,因为其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保障混凝土的原材料合格,浇筑的方法能够科学合理,混凝土的结构外表美观、内部密实,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实践证明,上述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科学合理、全面、适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永青.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加强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钟桂良.碾压混凝土坝仓面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理论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张高强.混凝土施工的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城市地理,2015

标签:;  ;  ;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柳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