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模式”早已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模式”概念的热烈讨论虽然是由美国学者乔舒亚·库伯·雷默在其“北京共识”一文中破题的,但是,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外对“中国模式”的讨论,除了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对“中国模式”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外,一些西方学者则抱着既定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和偏见态度看待“中国模式”。他们有意无意地“误读”或“曲解”“中国模式”,甚至把“中国模式”变成“中国崩溃论”抑或“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他们企图通过“捧杀”或妖魔化“中国模式”来唱衰中国。国内对“中国模式”的概念界定至今还未形成统一共识。重视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廓清“中国模式”概念,不仅有助于对中国当前发展的真实定位,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理论上形成“中国学派”、“中国话语”的解释权,以便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消除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因此,研究“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学界大多基于静态的社会制度、动态的现代化转型,以及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等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解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都没有从整体上研究“中国模式”。因此他们都无法深入触摸到“中国模式”本身宣示的“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理。本文以“文明形态论”作为“中国模式”研究的理论切入点和研究方法,通过在系统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背景、“中国模式”概念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科学界定。在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的宏观视域下,通过对马克思、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等思想家的文明形态多样性思想研究,以及对中国几代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生成的主体性性思想构建的研究,探寻“中国模式”生成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进而通过对西方现代性的局限性以及世界现代文明模式多样化形态的研究,论证“中国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依据。本文站在宏观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性,探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基本规律。在五千年传统文明理念的基石上,在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中国模式”基本文明形态。基于对“中国模式”终极价值的考量,运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了构建“中国模式”的文明结构体系、文明价值体系和文明动力体系的理论架构,对“中国模式”进行整体性解读。通过理论的升华与启迪,挖掘出“中国模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全球发展的独特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共六章内容。第一章对“中国模式”的一般理论分析。首先对“中国模式”的概念界定,回答什么是“中国模式”?进而分析了“中国模式”概念的形成背景,以及“中国道路”向“中国模式”的历史演进。本文以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为视角,以“文明形态论”为分析方法,“中国模式”即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模式,它是新中国建国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艰辛探索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国家主体文明基础上的,并初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基本文明样态。“中国模式”是具有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型文明模式。第二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一: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思想。本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多样性思想中去寻找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的理论依据。此外,通过对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思想家关于文明多样性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探寻“中国模式”生成论的思想基础。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思想为“中国模式”的生成在逻辑上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可能性。第三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二:现代文明模式多元化。通过对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与拉美模式、东亚模式、苏联模式等非西方现代文明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主要是对多种模式的结构比较、特色比较和优劣比较的研究,求同存异、博取众长,为“中国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吸取更多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对“中国模式”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修正。通过对西方现代文明模式的局限性以及世界现代文明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论证“中国模式”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中国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现代文明模式存在的现实依据。第四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三:“中国模式”的主体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既具有民族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国家主体性独立统一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种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在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中已经融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与基因里。在近百年的西方列强欺辱践踏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国家主体性意识更加强烈。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并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生成经历了从主体性自觉到主体性自信的实践理性过程,这成为“中国模式”主体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主体性思想,则成为“中国模式”主体性生成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五章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本文基于宏观历史视野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演进轨迹,进一步证明“中国模式”的生成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与合规律性的。在五千年传统文明理念的基石上,在中国现代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中,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中国模式”基本文明形态。“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就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整体生成论逻辑。第六章研究“中国模式”的新型文明形态的整体性解读。本文应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方法,对“中国模式”的文明结构体系、文明价值体系和文明动力体系进行纵深剖析。通过对“中国模式”的文明要素模块结构、价值构成、动力系统协调机制以及外形塑造进行彻底解剖,分析“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建构和运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对“中国模式”终极价值的考量,通过对上述基本文明形态的生成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尝试建构“中国模式”文明形态的理论架构。进而通过理论的升华与启迪,挖掘出“中国模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全球发展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