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情感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硖石中学高国峡

历史教育作为教育活动,它的对象是人,因而它具有育人的功能,对情感的培养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情感教学的。

情感教学指教师通过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于直观的教具,较为真实的”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意志和行动的艺术。

一、树立情感教育意识———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

对于历史上的人与事,由于时代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意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判断其真、善、恶标准必然不同。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自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要有感、要动情。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要爱的深、爱的真;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要充满尊敬仰慕之情;对侵略者、卖国贼,要狠的切、狠的刻骨。只有这样,教师的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感染到学生,撞击学生的心灵,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讲课过程中的力量和美。例如:我在讲日本帝国主义的南京大屠杀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时,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各位学生。他们有的咬牙切齿,有的痛骂日本帝国主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决不能再受外来侵略。

二、选择师生感情的交汇点———实施情感教育的突破口

所谓交汇点是指教材本身具有情感教育因素,易于引起师生感情交流与共鸣的史实,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史实的某个侧面。如: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官员和抵抗派将领的气节、广大官员顽强抗敌宁死不屈的事迹,都具有强烈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在讲授时,进行生动的描述和叙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我具体讲述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四艘日舰围攻邓世昌的致远舰,邓世昌指挥若定,毫不退缩。弹药将尽时,他下令开足马力,直撞吉野舰。致远舰沉没后,邓世昌落入海中,士兵扔给他救生圈时,我突然话锋一转问:“同学们,如果时间倒退到1895年,你处于邓世昌的位置,你将如何做?”同学们交头接耳,眉飞色舞的相互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而后,让同学们的想法和邓世昌的做法形成比较,找到师生感情的交汇点,使情感得到升华,转化为行为,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环节

历史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录音、录像或利用多媒体下载一些电影片段等。例如:在讲日本入侵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于日本铁蹄之下,东北人民过着屈辱的生活。我放了录音《松花江上》,部分同学跟着低声唱起来,都面色凝重,表情悲伤,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景”,升华学生感情———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听讲时有思考分析问题的余地,学生在思索中求理解,消化中求巩固,从而感情被激发。如,《戊戌变法》一节,讲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下令搜捕维新派,在黑云压顶之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也完全有条件出逃保命,而他却放弃了逃命的机会,这是为什么?戊戌六君子为救国救民人头落地,而围观者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什么?戊戌变法的失败有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挽救民族危亡?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情感升华的立足点。

“问题情境”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创设,但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技能。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给胆小不敢发言的同学给与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没有什么意义,教师都应该认真解答,并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更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已达到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历史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教育,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样,通过“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理育情”“以美育情”“以行育情”,使教师的情感教学得到升华,培养具有道德情感的学生,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标签:;  ;  ;  

情感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