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形式化、制度化、结构化,并以言语传递,易于储存及流转,而隐性知识则内嵌在员工头脑、团队惯例、组织记忆之中,难以被编码化及传递,不易被其他企业复制和窃取,是企业自主知识创造的源泉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显性知识可通过信息与网络技术来保存及传递,而隐性知识则必须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连结才能达到传递分享及学习吸收的效果,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因此,研究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中的个体、群体、组织互动及其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成功解决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中存在的复杂疑难问题,对建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动我国企业知识创新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系统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具体相关理论和方法,以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载体(个体、群体、组织)及其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内涵界定、损益分析、层次划分、过程机理为研究理论基础,以流转机制和网络探析为研究核心,揭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中复杂关系和基本规律,进而剖析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效果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和企业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转的策略。明确界定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内涵;剖析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中的成本、利益与风险等问题;从“个体—群体—企业”互动角度划分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层次;分析并深化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过程知识创造机理,构建了一个新的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过程中知识创造模型,揭示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过程中知识创造的具体流程、类型与方式。从基础支撑、行为发生、综合控制三个层面系统综合研究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机制,构建了隐性知识流转机制框架体系。从复合视角论述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组织环境,重点阐述了知识市场和环境激励。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行为发生机制,揭示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中社会交换的原则、社会交换的媒介、社会交换的动机。基于系统科学视角,提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中的知识整合机制,构建了知识整合力模型,并对其进行剖析,并从系统反馈视角揭示了知识整合的作用机理及其高效实现。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进行探究。基于人际关系网络,提出了辐射式、直链式、交结式和复合式等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模式。定性研究了社会影响力、网络中心性、网络连接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影响作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HRB部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进行测度并分析,通过对网络整体指标、中心性指标、小团体指标、角色和职位指标进行实际测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了网络结构及其特征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影响作用。基于理论分析,着重从组织环境、社会交换、网络能力、知识整合四个构面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效果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和提出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问卷后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详细论证了假设中提出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和作用形式,并据此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揭示了影响因素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效果的作用机理与实际效应。结合我国企业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 1.3.2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
  • 1.3.3 隐性知识流转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理论基础解析
  • 2.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内涵界定
  • 2.1.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含义
  • 2.1.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特征
  • 2.1.3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障碍
  • 2.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损益分析
  • 2.2.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成本
  • 2.2.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利益
  • 2.2.3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风险
  • 2.3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层次划分
  • 2.3.1 个体与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流转
  • 2.3.2 个体与群体之间隐性知识流转
  • 2.3.3 个体与企业之间隐性知识流转
  • 2.3.4 群体与群体之间隐性知识流转
  • 2.3.5 群体与企业之间隐性知识流转
  • 2.4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过程机理
  • 2.4.1 隐性知识流转模型及过程分析
  • 2.4.2 隐性知识流转过程中知识创造
  • 2.4.3 隐性知识流转过程中促进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机制研究
  • 3.1 基础支撑机制—组织环境
  • 3.1.1 隐性知识流转的知识市场
  • 3.1.2 隐性知识流转的组织文化
  • 3.1.3 隐性知识流转的环境激励
  • 3.1.4 隐性知识流转的环境体系
  • 3.2 行为发生机制—社会交换
  • 3.2.1 社会交换对隐性知识流转的解释
  • 3.2.2 隐性知识流转中社会交换适用性
  • 3.2.3 隐性知识流转中社会交换的原则
  • 3.2.4 隐性知识流转中社会交换的媒介
  • 3.2.5 隐性知识流转中社会交换的动机
  • 3.3 综合控制机制—知识整合
  • 3.3.1 知识整合的主要内容
  • 3.3.2 知识整合的协调机理
  • 3.3.3 知识整合的基本要素
  • 3.3.4 知识整合力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5 知识整合力的内在机制分析
  • 3.3.6 知识整合机制的高效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探析
  • 4.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模式
  • 4.1.1 辐射式隐性知识流转模式
  • 4.1.2 直链式隐性知识流转模式
  • 4.1.3 交结式隐性知识流转模式
  • 4.1.4 复合式隐性知识流转模式
  • 4.2 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流转的关系解析
  • 4.2.1 社会网络概述
  • 4.2.2 社会影响力与隐性知识流转的关系
  • 4.2.3 网络中心性与隐性知识流转的关系
  • 4.2.4 网络中连接与隐性知识流转的关系
  • 4.2.5 社会网络连接关系的作用比较
  • 4.3 基于实例的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构建与分析
  • 4.3.1 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描述
  • 4.3.2 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构建
  • 4.3.3 网络整体测度与分析
  • 4.3.4 中心性测度与分析
  • 4.3.5 小团体测度与分析
  • 4.3.6 角色和职位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效果影响机理实证
  • 5.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5.1.1 概念模型构建
  • 5.1.2 研究假设提出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2 研究方法
  • 5.2.3 变量测量
  • 5.3 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
  • 5.3.1 样本基本数据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模型设定
  • 5.4.2 模型识别
  • 5.4.3 模型评价
  • 5.4.4 模型修正
  • 5.5 研究结果讨论
  • 5.5.1 组织环境与流转意愿
  • 5.5.2 社会交换与流转意愿
  • 5.5.3 网络能力与流转效果
  • 5.5.4 知识整合与流转效果
  • 5.5.5 流转意愿与流转效果
  • 5.6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效果提升策略
  • 5.6.1 组织环境方面
  • 5.6.2 社会交换方面
  • 5.6.3 网络能力方面
  • 5.6.4 知识整合方面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