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序列中占据着绝对的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因此,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充分考虑的经济战略。然而,根据对国外同类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县域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在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县域经济这种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以县域内已有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区域经济形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伴生于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尤显重要。然而,在学术界尤其是国内学术界,其视角大都停留在县域内GDP的发展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关注甚少,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基本理念的阐述方面,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则更少。本文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之间的关联性,借用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两型社会建设等相关理论,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湖南省衡阳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区,深入探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规范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边界”;其次从实践层面实证分析了案例地区近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经济高速增长状态下所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现实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再次,进一步探讨基于“两型”视角下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如何“提质提速、增量增效”,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的、面向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使之转变为:呈现总量继续扩张、质量趋好、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后,探讨衡阳市实现县域经济“两型社会建设”所需政策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绪论。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写作背景、论文写作的意义、论文研究框架、关键的技术路线和思路,并对其进行阐述和解释,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陈述。二、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检索。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及基于“两型”发展目标的县域经济内涵与特点、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论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主要检索理论基础问题。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区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和教训,以达到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提供基本启示的目的。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角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内容是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问题。通过对“经济发展度”、“社会公平度”和“环境协调度”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因子的构建,构造出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评价模型。五、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结合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借助第四章评估模型的使用对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衡阳市基于“两型”目标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矛盾。六、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内容是以衡阳市的各个县、县级市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原因,结合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促进衡阳市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对策措施,形成比较完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七、湖南省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内容是通过第六章的基本阐述,本文认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点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路径。基于上述基本判断,结合上述四种基本路径,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八、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 选题的背景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2.1 研究的目的2.2 研究的意义3 研究架构、关键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3.1 研究架构3.2 关键的技术路线3.3 研究方法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第二章 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1 县域经济的内涵与外延1.1 县域经济的内涵1.2 基本特征1.3 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1.3.1 以产业结构为基础划分的类型1.3.2 以发展动力为基础划分的类型1.4 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2 “两型社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2.1 经济增长理论2.2 区域经济理论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4 低碳经济理论2.5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3 “两型社会”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3.1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3.2 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第三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1.1 德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1.2 日本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1.3 韩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践2.1 国内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2.2 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实践2.2.1 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2.2.2 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2.2.3 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3 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3.1 正确认识发展制约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3.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3.3 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支持是必然趋势第四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 可持续发展模型回顾与评价1.1 可持续发展模型回顾1.2 可持续发展模型评述2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3 评价指标的选取3.1 县域经济发展度3.2 人际、城乡与县级公平度3.3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度3.4 县域经济发展总表4 基本评价模型构建第五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1 湖南省衡阳市概况及其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沿革2 湖南省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概述2.1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2.3 衡阳市内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2.4 衡阳市同省内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3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3.1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衡阳市与湖南内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3.3 基于综合分析法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4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4.1 衡阳市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三高一低”4.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3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第六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衡阳市为例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1.1 依靠要素投入量增加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1.2 依靠要素投入效率提高(产业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2.1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具体因素2.2 基于具体影响因素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3.1 县域经济特色化道路3.2 农业产业化道路3.3 新型工业化道路3.4 农村城镇化道路3.5 民营经济主体化道路第七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1.1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1.2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具体措施2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2.1 以农村城镇化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2.2 以农村城镇化路径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3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两型”县域经济建设3.1 路径选择3.2 具体措施4 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有特色的经济发展增长点4.1 基于衡阳市各县域的特色,壮大民营经济的路径选择4.2 以壮大民营经济的方式推进县域经济“两型”发展的具体措施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1 研究总结2 论文主要结论3 论文的局限性4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两型社会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展模式论文; 衡阳市论文;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湖南衡阳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