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共和政治与德性行动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研究

城邦共和政治与德性行动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讨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最主要有:一、立足于当代自由政治,而到古典城邦政治当中寻找有益于自身的因素,如现代共和主义等;二、对自由政治本身提出批评,重新解读城邦,试图塑造更好的现代西方政治,这主要是一批德国思想传统的人物,如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汉娜·阿伦特、列奥·施特劳斯等。在当代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强调,要回到希腊语境当中理解亚里士多德,并且要在政治的维度上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城邦共和政治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一种对立于主奴统治的公民自我统治,城邦共和的核心意义就是,反对公民团体当中任何专制因素。城邦历史中,这种专制威胁最大程度来自于旷日持久的党争,城邦政治实践表明这是最足以毁坏城邦的深刻因素;城邦共和政治就是要解决党争的病根,即统治权的归属。政治党争的最大目的在于建立本阶层的专制统治,城邦共和则要求公民对统治权的共享,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关键就在于统治权共享的正义,也就是诸公民阶层对城邦统治权的正义共享。其解决途径不是在所有公民阶层之间平均分配统治权,而是寻求一种属于全体的政制,政治实践当中,这一政制就是混合政制。城邦共和政治实现的最根本基础在于德性行动。政治在城邦当中就意味着荣誉与权力,这也被看作是公民政治行动的目的,这一目的最大危险就在于,它会演变成权势的扩张与私利的满足,这也就是某一阶层的专制统治,或某个人的僭主统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即对其它公民实施了主奴统治。共和政治失败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德性行动的失败,作为这一基础的德性行动就包括宏观层面的城邦德性,与具体层面的公民德性。城邦德性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公共利益,或说公共幸福,其依托在于施之全体的礼法,以及礼法的核心环节即正义的城邦政制。同时要求培养具体层面的公民德性,其一为基本伦理德性的教养,这一德性其关键在于,它本质性地关乎情感上的快乐与痛苦,其产生主要来自于音乐文教。其二为“唯一专属执政者”的德性,亦即“明智”德性,也就是实践中的政治智慧。其获得的重要途径就是政治哲学的教导,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就是对政治家与立法者的教授。最后要强调的是,统治者教育的最后一环就是要懂得“闲暇”生活的高贵与自足。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认为这种“闲暇”生活对于城邦是不可缺少的,懂得闲暇的政治家才会追求一种神性的自足,否定个人权势的扩张,否定城邦的扩张,它使公民的政治理想不再是政治带来的权力,而是政治的高贵。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当前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城邦共和政治与政制问题
  • 第一节 政制问题的核心:统治权的共和
  • 第二节 公民与城邦阶层结构
  • 第三节 统治权共享与正义
  • 第四节 属之全体的混合政制及其实践
  • 第二章 城邦共和政治的德性基础
  • 第一节 共和“理想”的现实性
  • 第二节 德性的缺乏与共和的失落
  • 第三节 共和政治要以德性为基础
  • 第三章 城邦德性与政制实践
  • 第一节 公共利益与城邦德性
  • 第二节 城邦德性的成长与政制的维护
  • 第四章 公民德性与教育
  • 引言:行动的教诲
  • 第一节 德性是否可教
  • 第二节 伦理德性与教育
  • 第三节 属于政治家的“明智”德性与政治哲学
  • 第四节 政治家与闲暇
  • 结语
  • 1.城邦共和政治的核心内容。
  • 2.城邦共和政治的实现基础
  • 3.城邦德性的产生与作用
  • 4.公民德性与教育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天生就是一种政治的动物”——论古希腊的城邦共同体[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10)
    • [2].自然本性与伦理政治关系视角下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探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3].希腊神殿[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08(Z1)
    • [4].《安提戈涅》中的“看”与冲突——基于两种城邦形相的考察[J]. 文化研究 2019(04)
    • [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两种城邦人口思想[J]. 世界历史 2020(01)
    • [6].伯拉西达的智慧——“城邦独立”:形成与影响[J]. 外国问题研究 2018(03)
    • [7].浅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J]. 法制博览 2017(23)
    • [8].城邦情结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9].沦陷的城邦[J]. 上海文学 2017(11)
    • [10].“次好城邦”的混合政体[J]. 哲学动态 2013(05)
    • [11].斯多葛学派“世界城邦”思想及意义[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9)
    • [12].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构建思想探析与启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13].战争不是一种技艺吗?[J]. 世界文化 2011(11)
    • [14].城邦之外,非神即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0(02)
    • [15].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构建思想探析[J]. 东方论坛 2010(05)
    • [16].古奥运会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关系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11)
    • [17].哲学在城邦中的处境[J]. 法制博览 2018(04)
    • [18].“香港城邦论”“香港民族论”及其负面影响[J]. 新视野 2016(01)
    • [19].从个人善到城邦善——论公民善德作为理想城邦的实现基础[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 [20].真正的哲人必然无用于实存的城邦——基于《理想国》第六卷的分析[J]. 长江丛刊 2018(12)
    • [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城邦类比[J]. 政治思想史 2013(01)
    • [22].浅析古希腊神话中的城邦文明[J]. 城市观察 2011(05)
    • [23].信仰融通、城邦互动与公民竞技: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重社会属性[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11)
    • [24].亚里士多德论家庭与城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5].安提戈涅及城邦家庭——兼评依利加雷的有关论述[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8)
    • [26].酒神与世界城邦——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绎读[J].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1)
    • [27].芝诺笔下的“世界城邦”[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8].从德性之美到城邦之善——论两种善的逻辑及其通约关系[J]. 学术研究 2012(01)
    • [29].城邦中的自然与礼法——《安提戈涅》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30].从城邦体系到帝国体系——前民族国家体系的演变逻辑[J]. 许昌学院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城邦共和政治与德性行动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