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遗产”研究的逐步深入,遗产理论的提升正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对国内外“世界遗产”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定以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和谐为研究主题。研究以中西方哲学思想为指导,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观全局,在“类型”的层面上,对中国现有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4项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进行了地理环境分析与人地关系分析。进而以大量的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泰山进行了人地和谐状况的实证研究。整个研究共分八章、五大方面。第一、二章提出问题和研究思路;第三章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五章对中国四个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作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分析;第六、七章以泰山为例作实证研究;第八章是整个研究的结论部分。本研究对中西哲学的基本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与自然视为统一整体的思想内涵对于“世界遗产”的世代传承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世界遗产”人地和谐的研究需要人地关系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生态旅游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各学科理论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都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本研究结合国外全部20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中国的4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地理环境分析后认为,它们之所以成为“世界双遗产”,主要在于如下4方面原因:地势起伏明显,以山地、高原居多;占据较大的区域面积,多在几百上千平方千米;长(某一)时期适宜于人类的活动与生存;是历史上某(几)种文化的繁盛地。可以说,任何一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个系统占据足够的区域面积,拥有较为复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适宜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创造种种的人类文明。人地关系包括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一般来说,物质关系重于精神关系。但对于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言,由于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其主要功能,从而决定了在其人地关系中,人地精神关系较人地物质关系更为重要,人地精神关系乃其人地关系的主体,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地精神关系的这种地位将会愈益巩固。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印象清福楼——世界遗产“土楼”景区地域化民宿设计项目作品[J]. 上海纺织科技 2019(12)
- [2].世界遗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J]. 绿色中国 2020(12)
- [3].世界遗产凝聚着人类的友善之情[J]. 艺术市场 2018(05)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在巴黎开幕[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06)
- [5].《世界遗产全集》亚洲甲卷、乙卷[J]. 出版广角 2016(24)
- [6].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J]. 亚太教育 2015(15)
- [7].世界遗产的主要分类有哪些[J]. 小读者之友 2020(05)
- [8].世界遗产语境下的北京中轴线[J]. 北京文博文丛 2019(03)
- [9].世界遗产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J]. 文明 2019(09)
- [10].世界遗产 以无声的方式讲述过去的故事[J]. 时代英语(高二) 2018(04)
- [11].世界遗产的教育战略[J]. 世界遗产论坛 2009(00)
- [12].传承、守护与活化——世界遗产的当代折射[J]. 产城 2019(04)
- [13].《世界遗产导论》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0)
- [14].中国再添两处世界遗产[J]. 学苑创造(7-9年级阅读) 2019(09)
- [15].以中国人的视角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世界遗产全集》出版计划启动[J]. 文明 2015(Z1)
- [16].世界遗产事业的全球“热”效应[J]. 世界遗产 2013(05)
- [17].我们为什么要申遗?[J]. 文明 2009(08)
- [18].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若干特点及其影响和意义[J]. 世界遗产论坛 2009(00)
- [19].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J]. 旅游学刊 2012(04)
- [20].世界遗产旅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J]. 旅游学刊 2012(04)
- [21].世界遗产壮观卫星图[J]. 今日科技 2009(09)
- [22].试论高校《世界遗产与文化》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5)
- [23].世界遗产与中国文物事业的相互交融与促进[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03)
- [24].法国“世界遗产”阿维尼翁[J]. 金山 2020(01)
- [25].世界遗产儿童画信社团的教育视界探索[J]. 考试周刊 2019(43)
- [26].阿根廷,世界遗产非凡之旅[J]. 世界博览 2015(15)
- [27].世界遗产[J]. 视野 2013(14)
- [28].我国需要《世界遗产管理条例》:理由与建议[J]. 世界遗产论坛 2009(00)
- [29].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30].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J]. 中外企业家 2009(04)
标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论文; 山岳型论文; 人地和谐论文; 人地精神关系论文; 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