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目的阐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BPPV患者的资料。结果共有438例患者符合BPPV诊断,其中男性148例、女性290例,起病年龄16~84岁,平均54.98±2.27岁,左侧半规管受累186例,右侧半规管受累244例.特发性BPPV 253例,继发性BPPV 185例,继发病因包括头部外伤、感染、各种耳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手术、口服钙片等。各类半规管BPPV的发生率依次为:后半规管311例(71.01%)、水平半规管89例(20.32%)、前半规管13例(2.97%)、混合性13例(2.97%)和主观性12例(2.74%)。BPPV患者临床表现为因头位改变而出现短暂眩晕发作,此发作具有变位性、潜伏期、短暂性、疲劳性、互换性和伴有特征性眼震等特点。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和前半规管BPPV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40±3.35秒、1.88±1.70秒和4.80±4.21秒,持续时间分别为13.35±10.63秒、26.11±22.13秒和9.20±3.70秒,与水平半规管BPPV相比,后半规管BPPV潜伏期较长而持续时间较短。235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按PRM治疗,结果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4.3%,总治疗成功率为98.3%;8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按Semont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2.5%,总治疗成功率为97.5%,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89例水平半规管BPPV给予Barbecue翻滚法治疗,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4.2%,总治疗成功率为97.8%。13例前半规管BPPV患者给予反向PRM治疗后只有1例患者缓解症状,给予Semont方法治疗后全部患者症状消失。4例手法复位治疗无效的患者内耳半规管MRI三维重建显示2例受累的半规管狭窄。手法复位成功后,38%的患者残留头昏、不平衡等症状。随访发现复发81例,复发率18.5%,其中有基础疾病患者复发率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复发时受累的半规管可与第一次发作时受累的半规管不同,复发后再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BPPV临床表现为因头位改变而出现短暂眩晕发作,发作具有变位性、潜伏期、短暂性、疲劳性、互换性和伴有特征性眼震等特点。后半规管BPPV最常见,与水平半规管BPPV相比,后半规管BPPV潜伏期较长而持续时间较短。不同类型的BPPV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后,绝大部分症状缓解,复位无效者可能与半规管解剖结构异常有关。BPPV虽有复发倾向,复发后手法复位依然有效。第二部分主观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目的探讨主观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12例S-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与24例客观性后半规管BPPV(O-BPPV)相比较。结果S-BPPV临床表现为由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未见相应的眼震,S-BPPV眩晕发作的潜伏期为4.42±2.02秒,持续时间为8.67±4.31秒,而两者在O-BPPV组分别为3.2±1.18秒和14.75±4.97秒,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S-BPPV组11例经1次颗粒复位手法(PRM)治疗、1例经2次PRM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1.7%,O-BPPV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所需的PRM循环次数S-BPPV组为1.75±1.08次而O-BPPV组为3.38±1.06次,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至今,S-BPPV组2例复发O-BPPV组7例复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S-BPPV与O-BPPV相比患者眩晕发作潜伏期长、持续时间短,治疗所需的循环数更少,S-BPPV结果优于O-BPPV。第三部分外伤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目的探讨外伤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19例T-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与51例特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I-BPPV)进行对比。结果平均发病年龄T-BPPV组51.3±19.1岁,I-BPPV组63.2±16.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T-BPPV组2个或2个以上半规管受累9例,I-BPPV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1)。T-BPPV组眩晕发作的潜伏期为2.64±2.01秒,持续时间为16.73±10.92秒,而I-BPPV组两者分别为2.87±0.92秒和12.57±10.03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和P>0.05)。首次治疗成功率T-BPPV组为62.5%而I-BPPV组为83.6%,差异有统汁学意义(χ2=4.94,P<0.05),首次治疗所需的循环次数T-BPPV组为3.91±3.11次而I-BPPV组为2.58±1.4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1)。残留症状发生率T-BPPV组为42.1%而I-BPPV组为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随访至今,T-BPPV组11例复发I-BPPV组12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1)。结论T-BPPV患者发病年龄轻,多个半规管受累率高,治疗所需的循环次数多,残留症状发生率和复发率高,结果差于I-BPPV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一、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主观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外伤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著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