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学讲堂设计研究 ——兼论风景历史环境下的设计策略

徐州汉学讲堂设计研究 ——兼论风景历史环境下的设计策略

论文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兼有旅游性质的大型博物园区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增长的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勃兴起的大规模博物馆建设亦为建筑设计创作与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然而在文化断层与环境危机普遍存在的今天,由于过分强调“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盲目的“大干快上”,从而导致建设性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研究、总结在宝贵的山水风景、历史环境中,建筑师的设计创作应采取什么样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尊重并延续该区域的环境特色与历史文脉,形成具有突出个性的建筑作品,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所遵循的是“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研究路线。徐州汉文化景区续建项目(汉学讲堂)研究性设计所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过程,即从分析、总结相关理论、设计策略及典型设计实例入手,确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项目实际,制定设计的具体策略,通过多方案构思和多方面论证最终完成具有突出个性的优化方案;而对该类型环境下设计原则的总结则是“再到一般”的过程,即尝试从项目实践中概括、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与方法用于为今后的创作实践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设计任务概况。第二章系统梳理并反思当代关于建筑与环境的相关理论、设计策略及典型设计实例。第三章深入剖析建筑设计实践的研究过程与具体设计应对方法,重点研究历史环境的保护、风景环境的利用与处理、风景环境的协调、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四个方面的问题。第四章则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之上,概括、总结该类型环境下建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项目概况
  • 1.1.1 徐州汉文化景区简述
  • 1.1.2 徐州城市背景
  • 1.1.3 徐州汉文化景区的建成环境评价
  • 1.1.4 徐州汉学讲堂项目概况
  • 1.1.5 徐州汉文化景区周边环境现状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遗址博物园区
  • 1.2.2 续建
  • 1.2.3 与“扩建”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1.2.4 风景环境
  • 1.2.5 历史环境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设计策略研究
  • 2.1 概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国传统风景环境观
  • 2.2.2 有机建筑
  • 2.2.3 地域主义
  • 2.2.4 文脉主义
  • 2.3 相关设计策略与实例
  • 2.3.1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借景、对景手法
  • 2.3.2 隐匿与显露的设计策略
  • 2.3.3 隈研吾的“让建筑消失”设计策略
  • 2.3.4 减弱体量感的设计手法
  • 2.4 小结
  • 第3章 徐州汉学讲堂设计重点研究
  • 3.1 历史环境的保护
  • 3.1.1 徐州汉文化景区及周边环境分析与评价
  • 3.1.2 徐州汉文化景区文物及环境保护性法规
  • 3.1.3 选址研究
  • 3.2 风景环境的利用与处理
  • 3.2.1 建设地段环境分析
  • 3.2.2 风景资源的利用
  • 3.2.3 不良景观的处理
  • 3.2.4 地形、地貌的利用
  • 3.3 风景环境的协调
  • 3.3.1 通过减小建筑体量协调风景环境
  • 3.3.2 通过减弱体量感协调风景环境
  • 3.3.3 通过控制形态因素协调风景环境
  • 3.4 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
  • 第4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徐州汉学讲堂设计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雷慕沙:西方专业汉学第一人[J]. 世界历史评论 2019(04)
    • [2].艾恺教授为《国际汉学》题词[J]. 国际汉学 2020(01)
    • [3].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J]. 国际汉学 2020(01)
    • [4].《国际汉学》:从辑刊到CSSCI期刊[J]. 国际汉学 2020(01)
    • [5].魏崇新教授为《国际汉学》题词[J]. 国际汉学 2019(S1)
    • [6].朝鲜朝前期的汉学政策研究[J]. 东疆学刊 2020(02)
    • [7].汉学居[J]. 中国书法 2020(03)
    • [8].基德担任首任汉学教授时间考证及其贡献与不足[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4)
    • [9].当代德国汉学关于中国认知的元方法论之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0].“意识到”、自发性与关联思维——试论葛瑞汉的汉学方法论[J]. 浙江学刊 2020(06)
    • [11].关于海外汉学研究的一部重要力作——评阎国栋著《俄罗斯汉学三百年》[J]. 东岳论丛 2016(11)
    • [12].“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史之学的形成历程[J]. 史学月刊 2017(01)
    • [13].欧洲汉学学会简介[J]. 国际汉学 2016(04)
    • [14].《国际汉学》2016年总目录[J]. 国际汉学 2016(04)
    • [15].顾明栋“汉学主义”之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1)
    • [16].西伯利亚地区的汉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7].中国(汉学)研究的开放获取学术资源集[J]. 国际汉学 2017(02)
    • [18].侨易视域与汉学主义[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 [19].“汉学主义”何以成为夏洛之网?——兼论学术概念的提炼与理论型构过程[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 [20].汉学主义:一种新的批判视野[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 [21].欧美汉学发展简论[J]. 大众文艺 2017(15)
    • [22].德国汉堡大学汉学专业的人物与历史[J]. 国际汉学 2017(03)
    • [23].《国际汉学》征稿启事[J]. 国际汉学 2015(01)
    • [24].《国际汉学》征稿启事[J]. 国际汉学 2015(02)
    • [25].《国际汉学》征稿启事[J]. 国际汉学 2015(04)
    • [26].《国际汉学》征稿启事[J]. 国际汉学 2015(03)
    • [27].英国汉学专业化:理雅各与牛津汉学的起步及其背景(1874-1876)[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 [28].试析清代汉学分派的困境[J]. 江海学刊 2016(03)
    • [29].海外英文汉学论著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16(04)
    • [30].我的新汉学观:走向“语义环境”互鉴[J]. 国际汉学 2016(02)

    标签:;  ;  ;  ;  

    徐州汉学讲堂设计研究 ——兼论风景历史环境下的设计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