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覆盖网平台的拓扑管理机制研究

对等覆盖网平台的拓扑管理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传统的P2P应用开发过程复杂、编程压力大,不同的应用之间孤立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P2P平台开发的目的在于整合底层异构资源,为上层开发不同应用提供便利的接口,并且有利于资源的共享,提高系统利用率。而高效、稳定的拓扑管理机制是对等覆盖网平台的核心部分。但当前已有的拓扑结构大都是针对某一具体应用而设计的,比如中心化结构、全分布式结构、混合结构等,虽然各有优点,但其固有弊端决定了不能适用于像P2P平台一样的通用结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对等覆盖网平台Ripple采用了一种新的拓扑管理机制,构建了一个适合大规模P2P环境的通用型结构。该拓扑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整个网络结构分为两层,上层由部分服务能力较强的结点所组成的网状结构,下层则由服务能力较弱的结点组成的结点簇;强结点之间采用了基于延迟梯度分布构成的环状结构,能够避免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模型洪泛机制的影响;弱结点除了有一个直接父结点进行管理外,还会维护两个备份父结点,有利于减少上层结点退出对底层结点可能造成的影响;强结点和弱结点的划分标准使用了基于能力值的评判方法,使得服务能力较强的结点作为强结点,服务能力较弱的结点作为弱结点,同时又能根据网络规模的动态变化而调整;资源搜索方法使用了TTL受限的Random Walker转发机制,同时增加了对稀缺资源的DHT搜索,提高了搜索的效率和可靠性。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NET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了Ripple中的拓扑管理机制,并通过分析应用日志数据评估了系统的性能。分析表明: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结点的加入与退出,登陆延迟均控制在1.6s以内;强结点的邻居结点数目和弱结点的父结点数目均接近理想状态;95%的强结点能力值在整个网络中是最大的,很好的平衡了系统负载;资源的搜索延迟在2s以内,搜索成功率为93%。测试表明,该拓扑管理机制有效的提升了整个平台系统的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背景、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结构
  • 2 拓扑管理机制的设计
  • 2.1 对等覆盖网平台 Ripple 简介
  • 2.2 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
  • 2.3 基于延迟的强结点环状组织结构
  • 2.4 弱结点的中心化管理
  • 2.5 结点的动态加入与退出策略
  • 2.6 小结
  • 3 结点角色的动态转换
  • 3.1 基本思想
  • 3.2 本地能力值和随机数的管理
  • 3.3 基于 Gossip 的能力表交换与更新
  • 3.4 结点角色转换机制
  • 3.5 小结
  • 4 基于结点组织结构的资源管理
  • 4.1 资源管理方法概述
  • 4.2 资源的本地管理方法
  • 4.3 资源的搜索策略
  • 4.4 小结
  • 5 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与性能评价指标
  • 5.2 性能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软件著作版权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对等覆盖网平台的拓扑管理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