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

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

论文摘要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美学热”所涉及的问题除了美学领域之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也存在着共振现象,因为它们呈现出了一致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这种共享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是当下知识表述的源泉和起点。但“美学热”的话语构成并非完全同调。在“美学热”话语构成的复调中,体现出“美学热”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联系。本文力图通过展现“美学热”的不同侧面,勾勒出它们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所呈现的“散布状态”,从而完成对新时期中国诸种有关“美学”、“文学”的知识表述生成之初的原生面貌的再现,揭示“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美学热”的起止时段及原因,并通过对“美学热”主体组织学术研讨会、编译刊物、组织函授和讲习班等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介绍,描摹“美学热”兴起、高潮、衰落、余热、转向的整体态势。第二章通过对“美学热”的知识谱系的梳理,探索“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这一内在关联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中国现代美学在非知识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历史线索;其二,1950、1960年代美学大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了中国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美学派别,而19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直接为1980年代“美学热”提供了理论资源;其三,198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变化对“美学热”产生影响的现实原因。第三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首先分析这场论争发生的原因及讨论中体现出的三个主题。其次梳理在政治领域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风波。最后引入“同人”群体的概念,分析“同人”群体的代表性文本,探讨“同人”群体代表的观点思路及形成原因,勾勒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整体历史图景,提出在“文革”后国家意识形态亟需“重整”的情况下,“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中的话语诉求契合了这一“重整”需求,在一定程度给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以“美学热”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热潮作为主题,首先讨论1980年代的美学话语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理论资源具有合法性的三点原因:一是《手稿》与意识形态历史的符合关系;二是《手稿》话语内部的张力与198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契合关系;三是《手稿》中理论资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手稿热”中围绕“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异化”与美三个命题展开的论争略作评述。最后,讨论了“实践”与“自由”两个美学话语关键词,认为美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发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边界徘徊,这种阐发在与意识形态的媾和中寻找着自我表述的话语方式。第五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主体性问题。首先探讨了1980年代“主体”从沉睡到觉醒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崛起派”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显露出来的个体意识进行分析,认为“崛起派”高扬了文学的个体性,“崛起派”中“个体”突围落脚点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想象。最后,讨论刘再复对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指出刘再复在“文学主体性”问题中突出了主体的存在意义及命运问题,发出了强烈的个体之音,完成了对1980年代主体性的超越,并且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元话语。结语部分回顾全文,认为“美学热”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话语自身也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化到非意识形态化的蜕变过程。但是这种确认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乃是把自身界定为“非意识形态化”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这段“美学热”必然会拥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中国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这一时段的历史语境既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热”中塑造自身话语系统的可能性,也使“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复杂和独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美学热”研究的历史视角及问题的提出
  • 二、意识形态:理论、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1979—1985:“美学热”整体态势
  • 第一节 1979:“美学热”的起点
  • 第二节 “美学热”主体的社会实践
  • 第三节 1983—1985:余温与转向
  • 第二章 知识谱系:“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一节 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唯物”与“唯心”:美学大讨论
  •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 第三章 话语冲突的场域:“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 第一节 话语的发生与三个主题
  • 第二节 政治风波: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 第三节 两个“同人”群体:矫正的视点与“保卫马克思”
  • 第四章 寻找自我话语:“手稿热”
  • 第一节 “经典”的选取:合理与合法性
  • 第二节 三个命题:围绕《手稿》的论战
  • 第三节 话语的生成:“实践”与“自由”
  • 第五章 崛起与突围:主体性的重建
  • 第一节 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
  • 第二节 艰难的崛起:“崛起派”中的个体意识
  • 第三节 个体的突围:主体性的继承与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 1:“美学热”中出版的部分期刊丛书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1:《美学》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2:《美学论丛》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3:《美学评林》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4:《美学文摘》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5:《美学述林》目录一览表
  • 附表 1.6:美学译文丛书一览表
  • 附表 2:“美学热”中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 附表 2.1: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 附表 2.2:《美学讲演集》目录一览表
  • 附表 2.3:关于“手稿热”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