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张潮(1650——?),新安歙县人,但幼时即随父居于扬州:字山来,号心斋居士,自乙卯后又自号三在道人,清初文学家、刻书家。其父张习孔;其母徐氏,诰封宜人;其兄张士麟,早卒;其弟张渐、张淳。张潮曾致力于科举,不第或因各种原由而告罢,26岁后以刻书为业。早年家境优裕,为其刻书提供了经济后盾,刻书事业的成功也使其交游甚为广阔;但自乙卯后,家产几毁,仅余田屋,生计陷入艰难。张潮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心斋聊复集》、《檀几丛书》、《昭代丛书》、《幽梦影》、《虞初新志》等不下二十余种。体裁也是多种多样,仅《心斋聊复集》中就有二十二种文体;另有诗集,如《心斋诗集》;杂剧,如《笔歌》;词,如《花影词》等等。而张潮对于社会、人生、自我、文学甚至是从西方东渐来的自然科技的观点都呈现在了这些著述里。由于明朝的灭亡,士人们开始进行反思和批判;清初以来,即开始倡导经世致用。作为一个士人,张潮是自处于儒家的思想体系的,有着士人所应有的济世态度以及文化观、史学观,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自己的担当,故而他所辑的《檀几丛书》和《昭代丛书》里有很多劝世、讽世的作品。但他对人生、生活、自然万物又有着自己充满自然灵性的理解和欣赏从《幽梦影》中就可窥见一二。中国士人的精神虽以儒家为宗,但在末世、人生失意之时,佛道二家却能给士人提供另外的调试方式。儒而心怀隐士之心,佛道而又想兼济天下,这就是一个山人的思想特点所在。本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搜集和阅读了张潮所著、所辑的书籍,在此基础上,结合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学风对他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一章着重于其思想中的儒家层面,对其作为一个儒家士人的济世态度、文学传承和史学观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则更着重于他思想中的佛、道方面,他的灵性、浪漫和理想虚幻。著述方面则注重从文献学的手法和角度对张潮所辑、所著书籍作一个有条理的整理,在版本、存亡方面也有一定考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羅山人像[J]. 东方博物 2018(01)
- [2].山人之梦[J]. 东坡赤壁诗词 2015(03)
- [3].《寻南溪常道山人隐居》[J]. 初中生辅导 2013(26)
- [4].虞山人[J]. 书法 2009(01)
- [5].山人添丁别传[J]. 泉州文学 2012(11)
- [6].晚明山人与茶[J]. 农业考古 2010(02)
- [7].秋天 看山人[J]. 国土绿化 2010(11)
- [8].中晚明“山人侠”略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9].晚明“山人”文化语境下的闲适词创作[J]. 中国文学研究 2016(03)
- [10].八股取士与晚明山人[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4(04)
- [11].晚明山人现象之文化透析[J]. 阴山学刊 2010(04)
- [12].从“女山人”、“女帮闲”看晚明妇女的社交网络[J]. 浙江学刊 2009(05)
- [13].史前与当下,跨时空的深情对话——评邕剧《顶蛳山人》[J]. 戏剧文学 2019(02)
- [14].茶山人婚丧礼物的文化意涵解读[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5(01)
- [15].“武山人”选狼叫屲为居住地之管见[J]. 丝绸之路 2014(22)
- [16].“我们只是传播者” 对话山人乐队主唱瞿子寒[J]. 今日民族 2016(11)
- [17].咫尺天涯与胸中丘壑——读布衣山人的中国画[J]. 艺术市场 2010(08)
- [18].惟一的收获[J]. 视野 2009(18)
- [19].唯一的收获[J]. 意林 2009(24)
- [20].和谐羊山“春潮”涌[J]. 江淮 2010(08)
- [21].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考——兼述一则新见孔尚任佚文[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04)
- [22].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文学的娱乐化[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9)
- [23].扫山人[J]. 当代贵州 2014(28)
- [24].“自然保护区”里的巡山人[J]. 环境教育 2011(11)
- [25].惟一的收获[J]. 意林文汇 2014(12)
- [26].传承顶山精神 传播顶山文化[J]. 兵团工运 2014(04)
- [27].我爱我的家乡丰山[J]. 中国有色金属 2010(18)
- [28].片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个案剖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9].当我们谈论故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J]. 高中生之友 2019(12)
- [30].山的角落[J]. 凉山文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