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当代文化和意识形态在话语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分析,即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文化话语。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视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型。简言之,即在整个电视文化生态格局中,主导性的文化话语由80年代的严肃话语转型为了90年代的大众文化话语。受社会思潮影响,这种电视文化格局直接影响电视媒介话语范式的建构: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在媒体上其最大的转变便是媒体话语的转型和演变。从一开始,媒体就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角色而出现并存在的,以致在媒体中很少听到来自主流话语以外的声音。随着转型期媒介文化的转型和媒介生存语境的改变,中国媒体在逐步转变其主流话语的角色,逐步与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文化话语融合。实际上媒介话语范式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1980年代的主流文化话语占主导地位,到1990年代主流文化话语与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文化话语的和谐发展,再到近期大众文化话语的崛起。媒介话语从早期单一的官话集锦演变到现在的多元话语并存局面。一直以来,媒体在中国的角色和功能较为单一,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宣传、教育功能。以致在媒体中很少听到来自官方话语以外的声音,随着媒介和信息源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电视媒体逐步转变其主流文化话语的角色,逐步与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文化话语融合。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权力的博弈和意识形态的较量构建出几种不同的话语形态;与此同时,20多年的经济改革导致了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重组,中国意识形态中出现了各种“不和谐音”,它投射在媒体上就形成了多元话语并存的局面。此外,媒体受到了发自人民的自上而下和党的自上而下的要求,伴随着改革带来的多元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中国民众的个人主义和自我身份认同被改革浪潮所唤醒,各阶层群体便呼唤和寻求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节目形态出现。这样的一种电视文化生态格局事实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发展所处的特殊的社会语境,我们的大众文化处在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张力作用下,社会转型期对大众传播有很高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准确寻找自身定位,扮演好恰当的角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对当前电视媒介话语范式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权力结构表征,通过分析梳理,指出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鸟的话语[J]. 黑龙江粮食 2019(11)
- [2].语境对话语连贯的作用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0)
- [3].揭开政治修辞的幻象“:普世价值”的话语透视[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5)
- [4].湾区背景下珠海优势形象话语的构建[J]. 情报探索 2020(10)
- [5].话语的纠缠[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9(02)
- [6].政协委员用好话语权要坚持做到“六个三”[J]. 湖北政协 2018(02)
- [7].《重庆话语》[J]. 大众文艺 2016(21)
- [8].教育者的话语权、直言、场域及三者之间的关系[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7(01)
- [9].“话语”的有效和失效——福柯“作者”观的理论缝隙[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0].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与出路[J]. 教学与研究 2016(07)
- [11].试论小说中的漫溢话语[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6(03)
- [12].《话语》[J]. 美苑 2015(S1)
- [13].论司法中的治疗性话语[J]. 民间法 2019(01)
- [14].老师的话语[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9(01)
- [15].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2)
- [16].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1)
- [17].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3)
- [18].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4)
- [19].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5)
- [20].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6)
- [21].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8(07)
- [22].雷人话语[J]. 美文(上半月) 2014(11)
- [23].卢勤精彩话语[J]. 幼儿教育 2008(20)
- [24].老师的话语[J]. 校园歌声 2008(04)
- [25].老师的话语[J]. 儿童音乐 2008(09)
- [26].话语与国家安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1)
- [27].为何将话语置于行动中研究?[J]. 当代修辞学 2020(05)
- [28].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探讨:以林纾“融合”话语为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9].求“真”视角审视中日婉曲话语的婉曲化[J]. 东疆学刊 2017(04)
-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语权分析——兼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