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地质特征多样,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巨灾不断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减灾政策是我国减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灾害的应对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汶川地震减灾实践中可以看到我国减灾政策在应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政策尚不完善,因此我国减灾政策的发展道路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减灾政策的梳理,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减灾政策及理论基础概述,明确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阐述了减灾与减灾政策的含义、我国减灾政策的方针规划与调整变化,对我国减灾政策制定依据的主要理论基础综合减灾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陈述。二是详细分析了我国减灾政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三是完善我国减灾政策的对策研究,本文提出通过减灾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明确政府责任和进行综合灾害管理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减灾政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调查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9(06)
- [2].以韧性能力建设为核心 切实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四川举办第三届减灾兴川文化月[J]. 中国减灾 2019(23)
- [3].传防灾理念 授减灾技能[J]. 中国应急管理 2019(11)
- [4].发掘利用防震减灾档案资料 助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J]. 兰台世界 2019(S2)
- [5].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调查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24)
- [6].防灾减灾学报2019年总目次[J].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4)
- [7].融合发展促改革,筑牢基础谋新篇——北京市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综述[J]. 中国减灾 2020(01)
- [8].浙江台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特色与实践[J]. 中国减灾 2020(03)
- [9].融入大应急 高质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J]. 中国减灾 2020(03)
- [10].青海大通:主动作为,扎实有效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J]. 中国减灾 2020(03)
- [11].山东:创新思路 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J]. 中国减灾 2020(05)
- [12].公众防震减灾态度调查分析——以北京朝阳区、大兴区为例[J]. 现代职业安全 2020(02)
- [13].新时代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思考——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J]. 云南科技管理 2020(01)
- [14].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J]. 中国减灾 2020(07)
- [15].对我国防震减灾法律体系的分析思考[J]. 四川地震 2020(01)
- [16].省应急管理厅检查高桥街道永定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9(12)
- [17].新时代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大学建设的初步思考[J]. 未来与发展 2020(04)
- [18].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提升对策[J]. 农家参谋 2020(05)
- [19].持续推进防震减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 社会治理 2020(03)
- [20].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成绩与挑战——“防灾减灾救灾基本经验”分论坛综述[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Z6)
- [21].山西省地方标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规范》解读[J]. 大众标准化 2020(09)
- [22].官微互动在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及策略分析——以山西省地震局官方微信为例[J]. 防灾减灾学报 2020(02)
- [23].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无人机应用实践[J]. 中国减灾 2020(11)
- [24].国际防灾减灾知识服务实践与需求——第三届防灾减灾知识服务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中国减灾 2020(11)
- [25].我们时刻准备,只为生命可贵——上海民防系统开展“5·12”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J]. 生命与灾害 2020(06)
- [26].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社区建设及其科技支撑[J]. 甘肃地质 2020(Z1)
- [27].山区高速公路减灾防灾选线技术研究[J]. 青海交通科技 2020(02)
- [28].创新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产业 2020(07)
- [29].聚焦防灾减灾,共建“一带一路”[J]. 科技导报 2020(16)
- [30].国际防灾减灾科学联盟[J]. 科技导报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