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淮山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的研究

鲜切淮山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以其新鲜、卫生、营养、方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去皮、切分等加工,细胞原有的分室功能遭到破坏,呼吸和代谢加剧,营养成分流失,微生物繁殖,贮藏期缩短,直接影响了鲜切果蔬的发展。本研究以新鲜淮山为试验材料,研究加工前热处理、不同浓度ClO2、不同配方褐变抑制剂、不同浓度Nisin、不同包装、不同温度对鲜切淮山贮藏效果以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对鲜切淮山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建立了鲜切淮山加工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为鲜切淮山的加工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加工前热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鲜切淮山的褐变和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鲜切淮山的呼吸强度,使失重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保持鲜切淮山较好的品质,延长了其货架期。但是热处理组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组的高,可能热处理使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加大了。加工前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对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中40℃处理30min和45℃处理30min的效果较好,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40℃处理30min是淮山加工前热处理的最适宜条件。2.ClO2溶液对鲜切淮山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抑菌效果随着ClO2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60mg/L和100mg/L的ClO2溶液对鲜切淮山的微生物杀灭效果较好,两者之问差异不明显。同时本试验还发现,ClO2还可以有效降低鲜切淮山的失重率和总酚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鲜切淮山的褐变和L值的下降、并延长其货架期。但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安全性,本研究确定60mg/L的ClO2溶液为鲜切淮山加工时最适宜的清洗剂。3.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乳酸钙、L-半胱氨酸、山梨酸钾和氯化钠的6种不同组合来处理鲜切淮山,筛选出了较理想的复合褐变抑制剂组合:0.11%乳酸钙+0.49%L-半胱氨酸+0.08%山梨酸钾+0.07%氯化钠。4.Nisin对鲜切淮山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0.02%Nisin对鲜切淮山的微生物杀灭效果较好,0.03%Nisin但是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还可以有效降低鲜切淮山Nisin的失重率和总酚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鲜切淮山褐变和L值下降、并延长货架期。但综合来看0.02%Nisin和0.03%Nisin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考虑到Nisin价格高昂和食用的安全性,建议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浓度为0.02%的Nisin来进行鲜切淮山的防腐保鲜。5.包装材料对贮藏期间鲜切淮山的品质影响较为显著。与对照相比,真空包装和魔芋膜包装均能有效抑制鲜切淮山的褐变和L值的下降,延长其货架期。采用真空包装的鲜切淮山,其呼吸强度一直处于急剧上升的趋势,贮藏后期散发出很浓的酒精味。而魔芋膜包装的鲜切淮山失水比较严重,虽然表面颜色没大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失水造成的表面皱缩却使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本研究确定真空包装是最适宜用于鲜切淮山加工的一种包装方法。6.低温贮藏可以有效抑制鲜切淮山的呼吸强度和蒸腾失水、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总酚含量的上升、延缓鲜切淮山褐变和L值下降、并延长货架期。10℃条件下贮藏的鲜切淮山保鲜效果最差,贮藏至第10d时呈现较深的黄褐色,失去了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4℃贮藏的鲜切淮山在贮藏至第10d时只有轻微的变色;0℃贮藏的鲜切淮山在整个贮藏期间几乎一直保持洁白的颜色,没有发生褐变,保鲜效果最好。但在冷链流通的实际生产中,从淮山的实用商品期及节能角度来考虑,本研究确定鲜切淮山最佳的贮藏温度是4℃。7.淮山净菜产品富含淀粉、多糖、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粗脂肪、总酚、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E等主要营养成分,含丰富的氨基酸种类和较高的氨基酸含量,而且婴儿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含量最高。此外,淮山净菜产品还含有相当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另外,通过微生物指标检验,鲜切淮山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致病菌数均在食品卫生范围内。8.本研究探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在鲜切淮山加工中的应用,提出了鲜切淮山生产中存在的五个关键控制点,分别是原料验收、去皮切分、杀菌漂洗、称重包装和贮运配送销售。

论文目录

  • 縮略词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淮山概述
  • 1.1 淮山简介及分布
  • 1.2 淮山的营养及化学成分
  • 1.3 淮山的保健功能
  • 1.4 淮山的经济价值
  • 2 鲜切果蔬的概述
  • 2.1 鲜切果蔬的定义及特点
  • 2.2 鲜切果蔬的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鲜切果蔬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2.2.2 鲜切果蔬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2.3 鲜切果蔬切分后产生的不良变化
  • 2.3.1 鲜切果蔬去皮、切分后的物理变化
  • 2.3.2 鲜切果蔬去皮、切分后的生理变化
  • 2.3.3 鲜切果蔬去皮、切分后的营养损失
  • 2.3.4 鲜切果蔬去皮、切分后的微生物污染
  • 2.4 鲜切果蔬褐变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 2.4.1 低温贮藏
  • 2.4.2 热处理
  • 2.4.3 1-MCP处理
  • 2处理'>2.4.4 ClO2处理
  • 2.4.5 化学方法
  • 2.4.6 真空包装贮藏
  • 2.5 鲜切果蔬生产中的质量控制—HACCP体系
  • 2.5.1 HACCP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2.5.2 HACCP的基本原理
  • 2.5.3 HACCP体系在鲜切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加工前热处理对鲜切淮山保鲜效果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热处理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表面色差测定
  • 1.2.2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3 褐变度(BD)测定
  • 1.2.4 失重率测定
  • 1.2.5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1.2.6 总酚含量测定
  • 1.2.7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1.2.8 呼吸强度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2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4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5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6 鲜切淮山总酚含量
  • 2.7 鲜切淮山可溶性总糖含量
  • 2.8 鲜切淮山的呼吸强度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2对鲜切淮山杀菌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第三章 ClO2对鲜切淮山杀菌和保鲜效果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菌落总数
  • 1.2.2 表面色差测定
  • 1.2.3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4 褐变度(BD)测定
  • 1.2.5 失重率测定
  • 1.2.6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1.2.7 总酚含量测定
  • 1.2.8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菌落总数
  • 2.2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4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5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6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7 鲜切淮山的总酚含量
  • 2.8 鲜切淮山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配方褐变抑制剂对鲜切淮山保鲜效果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防褐变剂配方的设计方案
  • 1.1.3 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表面色差的测定
  • 1.2.2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3 褐变度(BD)的测定
  • 1.2.4 失重率的测定
  • 1.2.5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1.2.6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2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4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5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6 鲜切淮山的总酚含量
  • 2.7 褐变抑制剂的筛选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isin对鲜切淮山杀菌和保鲜效果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菌落总数
  • 1.2.2 表面色差测定
  • 1.2.3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4 褐变度(BD)测定
  • 1.2.5 失重率的测定
  • 1.2.6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1.2.7 总酚含量测定
  • 1.2.8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菌落总数
  • 2.2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4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5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6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7 鲜切淮山的总酚含量
  • 2.8 鲜切淮山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淮山保鲜效果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表面色差测定
  • 1.2.2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3 褐变度(BD)测定
  • 1.2.4 失重率测定
  • 1.2.5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1.2.6 总酚含量测定
  • 1.2.7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1.2.8 呼吸强度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2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4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5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6 鲜切淮山的总酚含量
  • 2.7 鲜切淮山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2.8 鲜切淮山的呼吸强度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淮山保鲜效果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工艺流程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表面色差测定
  • 1.2.2 感官褐变指数评价
  • 1.2.3 褐变度(BD)测定
  • 1.2.4 失重率测定
  • 1.2.5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1.2.6 总酚含量测定
  • 1.2.7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1.2.8 呼吸强度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切淮山的保鲜效果和表面颜色
  • 2.2 鲜切淮山的褐变指数
  • 2.3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
  • 2.4 鲜切淮山的失重率
  • 2.5 鲜切淮山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 2.6 鲜切淮山的总酚含量
  • 2.7 鲜切淮山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2.8 鲜切淮山的呼吸强度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淮山净菜产品的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淮山鲜切产品(净菜产品)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1.2.2 淮山净菜产品微生物指标测定
  • 1.2.3 淮山净菜产品感官评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淮山净菜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
  • 2.2 淮山净菜产品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 2.3 淮山净菜产品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
  • 2.4 淮山净菜产品的微生物指标
  • 2.5 淮山净菜产品的感官评定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无公害淮山净菜加工技术规程的建立和HACCP体系的研究
  • 0 引言
  • 1 无公害淮山净菜加工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1.1 无公害淮山净菜加工的工艺流程
  • 1.2 无公害淮山净菜加工工艺操作要点
  • 1.2.1 淮山采摘验收
  • 1.2.2 预冷
  • 1.2.3 清洗杀菌
  • 1.2.4 热处理
  • 1.2.5 分级
  • 1.2.6 去皮切分
  • 1.2.7 杀菌漂洗
  • 1.2.8 护色保鲜
  • 1.2.9 甩水沥干
  • 1.2.10 称重包装
  • 1.2.11 冷库贮藏
  • 1.2.12 运输
  • 1.2.13 销售
  • 2 无公害淮山净菜生产的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2.1 鲜切淮山的危害分析
  • 2.2 完成鲜切淮山的HACCP工作计划表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波和臭氧对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及褐变模型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2)
    • [2].毛茶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3)
    • [3].罗汉果花提取液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9(12)
    • [4].超高压处理对鲜切芋头品质影响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01)
    • [5].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鲜切花市场分析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4)
    • [6].高浓度二氧化碳气调抑制鲜切莲藕酶促褐变的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1)
    • [7].“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鲜切花贸易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2)
    • [8].鲜切莲藕腐败的荧光检测方法[J]. 食品科学 2020(08)
    • [9].不同清洗剂对鲜切黄瓜杀菌效果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03)
    • [10].海藻糖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20(07)
    • [11].芳香植物纯露处理对鲜切芋头保鲜效果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3)
    • [12].鲜切及冷藏对4种蔬菜品质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20(07)
    • [13].浅析鲜切花的保鲜技术及营销策略[J]. 种子科技 2020(11)
    • [14].大数据视野下鲜切花产业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2)
    • [15].乳酸预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冷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8)
    • [16].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主要成分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8)
    • [17].鲜切山药保鲜剂开发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20(04)
    • [18].鲜切苹果生理与品质保持技术[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9)
    • [19].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5)
    • [20].超声波-曲酸复合处理对鲜切紫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5)
    • [21].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莴苣生理生化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0(19)
    • [22].抗坏血酸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0(19)
    • [23].许昌市月季鲜切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乡村科技 2020(25)
    • [24].即食鲜切蔬果货架期保存环境对微生物指标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9)
    • [25].基于智能模型群的鲜切花产业平台的构建[J]. 北方园艺 2019(04)
    • [26].云南鲜切花出口的现状[J]. 商讯 2019(04)
    • [27].大豆分离蛋白对鲜切桃的保鲜效果[J]. 食品科学 2019(13)
    • [28].中国鲜切花进口需求弹性分析[J]. 新疆财经 2019(04)
    • [29].微波对鲜切山药护色及品质的保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9)
    • [30].低温下一氧化氮延缓鲜切粉葛褐化效果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09)

    标签:;  ;  ;  ;  ;  

    鲜切淮山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