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

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我国“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典型区域,已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各项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占全国比重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三大都市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域,是我国城市体系发展及演变的典型区域和主要表征,对其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现有城市体系和城市经济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总结之上,展开对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及城市演化机制研究。首先,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特色,城市化发展时间阶段性明显,在特殊国情下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但城市化规模结构日趋合理,都市圈和都市带逐步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带,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东密西疏”的态势。进而,本文从地区经济差距、产业结构、居民收入、金融业发展、对外开放、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等方面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发展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形成差异的原因,由于在地理区位、历史因素、地区价格关系、政策因素及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化形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然后,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伴随着迁移人口的密集、工业集聚的加剧,东部三大都市圈在我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特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迁移、FDI水平等方面对比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发现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对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中,本文认为市场机制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政府力量的推动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外生动力,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发挥区位优势,基于资源要素的发展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助动力。第三,对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及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入手,分别对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者的Zipf’s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集中度都非常高。在对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全国城市与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之间存在明显不同,除基期城市的人口规模均对城市规模增长呈显著影响之外,全国城市的城市规模增长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的增长会受自然条件及政策因素的影响。第四,对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从城市人口、规模变动分析了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进程,进而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东部三大都市圈形成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1990~2005年三大都市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为:东部三大都市圈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演化路径。其中,京津冀都市圈是政治推动下的双核心城市体系;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驱动下的多核稳态结构城市体系;珠三角都市圈是政策引导下市场自发形成的外向型双核城市体系。最后,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进行分析。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分歧,一方面是继续重点发展东部还是中、西部;另一方面是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本文从城市集聚经济角度入手,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东部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快速的区域,三大都圈中绝大多数城市的现有规模均低于最优城市集聚效应倒U型曲线所对应的城市规模,说明东部三大都圈城市的集聚效应仍然不够,城市集聚仍有很大空间,东部地区仍需继续集聚。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理论意义
  • 1.2.2 研究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及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系统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1 现代城市理论
  • 2.1.2 城市内部结构模型和形成机制
  • 2.1.3 城市化与增长
  • 2.1.4 城市规模分布和演变
  • 2.2 城市集聚经济研究
  • 2.2.1 城市集聚的微观基础
  • 2.2.2 城市集聚经济的已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 2.2.3 最优城市规模
  • 2.3 都市圈的形成与机理分析
  • 2.3.1 都市圈的界定
  • 2.3.2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和模型
  • 2.3.3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市体系演化进程及东、中西部城市差异分析
  • 3.1 我国城市化体系的演化进程
  • 3.2 东、中、西部城市发展差异分析
  • 3.2.1 地区差距
  • 3.2.2 产业结构差异
  • 3.2.3 居民收入差距
  • 3.2.4 金融业发展差距
  • 3.2.5 对外开放差异化
  • 3.2.6 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差异
  • 3.3 东、中、西三大地带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 3.3.1 地理区位
  • 3.3.2 历史因素
  • 3.3.3 地区价格关系
  • 3.3.4 政策因素
  • 3.3.5 民营经济
  • 3.4 小结
  • 第4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4.1 东部三大都市圈区域界定
  • 4.2 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增长极地位
  • 4.3 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 4.3.1 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比较
  • 4.3.2 三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区位嫡比较
  • 4.3.3 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比较
  • 4.3.4 三大都市圈FDI水平比较
  • 4.4 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位序—规模及城市规模增长因素分析
  • 5.1 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及国际验证
  • 5.2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Zipf法则的实证研究
  • 5.2.1 中国Zipf法则的实证研究
  • 5.2.2 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位序—规模实证分析
  • 5.3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
  • 5.3.2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 结论
  • 第6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机制研究
  • 6.1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
  • 6.1.1 城市规模数量结构
  • 6.1.2 城市规模空间结构
  • 6.2 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机制分析
  • 6.2.1 珠三角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2.2 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2.3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3 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分析
  • 6.3.1 待检验假说与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
  • 6.3.3 东部城市体系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4 三大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结论
  • 第7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集聚经济研究
  • 7.1 中国城市体系发展的理论争议
  • 7.2 中国城市集聚的实证研究结果
  • 7.3 城市集聚经济:一个理论模型
  • 7.3.1 城市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 7.3.2 人均产出和城市类型的倒 U型曲线
  • 7.3.3 计量模型的构造
  • 7.4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
  • 7.4.1 东部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模型
  • 7.4.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7.4.3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集聚经济实证结果
  • 7.5 本章结论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