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政治文化的构建

新农村政治文化的构建

论文摘要

中路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建设新农村。这20字内涵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各方面,可以说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在中国近13亿人口中,农民占了三分之二。农民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全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局,而政治文化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是政治行为的心理基础,政治行为是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对政治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文化对于发展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建设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就如何建设新农村政治文化,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三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新农村政治文化的内涵,政治文化首先是一种内在于心的社会政治意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深刻、稳定、持久地指导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构建新农村政治文化的内涵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稳固的政治情感,广泛的政治参与并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治文化为指导。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政治文化薄弱的表现及原因。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民的政治认同危机、无序政治参与和农民独立政治人格的缺失。形成原因既有历史根源,又有现实根源。论文第三部分是在以上几个部分的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政治文化构建的对策和措施。一、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独立政治人格。二、拓展农民政治参与渠道,克服政府权威的认同危机。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农民对党的政治情感。四、加大农村文化教育投入,促进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五、倡导先进政治文化,推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变革。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农村政治文化概述
  • 1.1 新农村政治文化的内涵
  • 1.1.1 政治文化的内涵
  • 1.1.2 新农村政治文化的内涵
  • 1.2 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1.2.1 引导农民的政治认知
  • 1.2.2 培育农民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
  • 1.2.3 形成农民的政治评价
  • 1.2.4 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
  • 第二章 当前农村政治文化薄弱的表现及其原因
  • 2.1 当前农村政治文化薄弱的主要表现
  • 2.1.1 政治认同危机
  • 2.1.2 无序政治参与
  • 2.1.3 独立政治人格缺失
  • 2.2 当代农村政治文化薄弱的主要原因
  • 2.2.1 历史根源
  • 2.2.2 现实根源
  • 第三章 构建新农村政治文化的对策思考
  • 3.1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独立政治人格
  • 3.2 拓展农民政治参与渠道,克服政府权威的认同危机
  • 3.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农民对党的政治情感
  • 3.4 加大农村文化教育投入,促进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 3.5 倡导先进政治文化,推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变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农村政治生态治理与建设的法治维度[J]. 政法学刊 2019(06)
    • [2].社会流动与中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基于亨廷顿社会流动的分析视角[J]. 理论观察 2020(07)
    • [3].黑龙江农村政治参与调查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3)
    • [4].近十年农村政治与发展领域的研究态势——基于《农民研究杂志》的文献计量分析(2009—2018)[J]. 中国农村研究 2018(02)
    • [5].农村经济能人浅层介入政治现象研究[J]. 实践与跨越 2014(01)
    • [6].场域、权力与技术:农村政治生态优化的三重维度[J].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1)
    • [7].“参与民主”视域下农村政治参与制度探微[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02)
    • [8].“价值链”乱套:2008年“污染奶事件”对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组织的意义[J]. 西部发展评论 2012(00)
    • [9].近20年来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发展与变迁[J]. 人民论坛 2014(11)
    • [10].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 黑河学刊 2013(04)
    • [11].农村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村民自治[J]. 普洱学院学报 2013(02)
    • [12].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有益探讨——简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12(01)
    • [13].对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新探索——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1)
    • [14].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J]. 当代经济 2012(01)
    •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评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2(01)
    • [16].中国农村现代政治文化的变迁及趋势——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03)
    • [17].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构建中的农村政治文化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04)
    • [18].当前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5)
    • [19].农村政治文化:历史解读、现实审视与发展探讨[J]. 理论月刊 2012(12)
    •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目标的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6)
    • [21].我国农村政治新动力开发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7)
    • [22].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渐进方式与双向途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3)
    • [23].基于村民自治视野下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的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30)
    • [24].试论保持转型时期的农村政治稳定[J]. 新西部(理论版) 2011(12)
    • [25].当前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总体形势及影响因素[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04)
    • [26].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0(04)
    • [27].当代农村政治发展的新动力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5)
    • [28].农村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关系探析[J]. 世纪桥 2010(23)
    • [2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特色分析[J]. 理论前沿 2009(15)
    • [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根基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 2009(06)

    标签:;  ;  ;  

    新农村政治文化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