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其中70%的恶性肿瘤可以进行放射治疗。在许多腹腔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病人会出现肠道症状,如腹泻、消化不良等,这是放疗对肠道正常细胞的损伤引起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放疗的进行和病人的康复。再者,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救治核泄漏事故中的肠型放射病。通过对照射后肠道细胞死亡形式及其机制的研究,寻找相应的救治措施,提高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以期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和救治肠型放射病。方法:小鼠接受15Gy全身照射后,观察记录小鼠的生存,绘制生存曲线;在照后指定的时间点处死小鼠,取出回肠,观察结肠粪便形成、HE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等形态学指标;免疫荧光法分析活性氧(ROS)的水平;ELISA法测定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免疫印迹法分析Caspase-3,LC3B以及p53的磷酸化、乙酰化水平;免疫荧光法分析HMGB1;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IL-6水平。结果:照后小鼠回肠中活性氧明显增加,而氧化指标(GSH, NO, H2O2, SOD)却没有明显改变。通过形态学以及生化指标反映:在15Gy全身照射后的小鼠回肠中均显示出凋亡、坏死以及自噬的特征。剪切的Caspase-3(凋亡标志物)的出现,LC3-Ⅰ向LC3-Ⅱ(自噬标志物)的转换,血清IL-6的分泌以及HMGB1(坏死标志物)的表达。此外,在15Gy照后出现p53基因379位赖氨酸的乙酰化以及第6、20、392位的丝氨酸的磷酸化,这种现象在照后2小时后消失。结论:在照射后的肠道细胞的死亡不应被视为单一的死亡形式,而应该是一种“混合型死亡”。放疗中的同步治疗药物如能促进p53基因379位赖氨酸的乙酰化以及第6、20、392位的丝氨酸的磷酸化,则可能降低放疗后肠道细胞的死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锰剂无法延长肠型放射病小鼠存活时间[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05)
- [2].急性放射病组织器官损伤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2(04)
- [3].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放射病治疗中的应用[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6(03)
- [4].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骨髓象动态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