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成为必然。军事院校是培养现代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基地,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后勤建设对于军事院校军事活动的展开及教学保障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也是整个军队后勤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兄弟单位、地方高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在当前则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背景;回顾和梳理了有关的文献资料;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对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第三部分基于实地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分析。着重研究了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历程及特点,分析了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问题。第四部分研究了国内外普通高校及美、英、法、俄四国军事院校社会化改革概况,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教训,思索其对我国军事院校正在进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哪些启示。第五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后,归纳总结提出了三种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及其选择和应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第六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对策。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还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导论1.1 问题提出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1.2.2 研究的意义1.3 相关研究综述1.3.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1.3.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1.4.1 主要概念的界定1.4.2 主要研究内容1.5 研究的主要方法1.5.1 基本思路1.5.2 主要方法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般理论2.1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础2.1.1 专业分工理论2.1.2 交易费用理论2.1.3 比较优势原理2.1.4 系统能位原理2.1.5 教育管理理论2.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依据2.3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1 指导思想2.3.2 基本原则2.4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2.4.1 主要目标2.4.2 基本任务3.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分析3.1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历程3.1.1 探索期(1998年以前)3.1.2 深化期(1998年-2004年)3.1.3 攻坚期(2005-2020年)3.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3.2.1 观念转变3.2.2 人员安置3.2.3 安全防范3.2.4 经费支出3.3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案例分析3.3.1 H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3.3.2 H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点4.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比较分析4.1 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4.1.1 国内普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4.1.2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概况4.1.3 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示4.2 美、英、法、俄四国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4.2.1 美、英、法、俄四国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4.2.2 美、英、法、俄四国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示5.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5.1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环境分析5.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5.2.1 初等模式5.2.2 过渡模式5.2.3 独立发展模式5.3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选择5.3.1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3.2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应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6. 军事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对策6.1 转变观念,重塑核心价值6.2 科学管理,完善各项机制6.3 制定法律,政府统筹主导6.4 倡导学习、知识型高校后勤体系7. 结语7.1 研究的主要结论7.2 研究的创新点7.3 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参考文献特别致谢附件 访谈提纲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军事院校论文; 后勤改革论文; 社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