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作者: 刘振权

导师: 徐秋萍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中风,粘附分子,一氧化氮,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缺血性中风是老年常见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幸存者往往要面对躯体功能障碍,视力、听力缺失,认知功能下降和人格、情感改变等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还得承受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沉重心理负担。严重的后遗症常常造成脑血管病幸存患者生活独立性的显著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明显下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脑血管病随着世界范围内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全世界,脑血管病是第一位的致残原因和第二位的致死原因。目前在全国乃至全球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原则是早期溶栓和神经保护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近年来还对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在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 中医和中药治疗是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的特色。近年来中医治疗中风病有了理论上的突破,在重视传统风、火、痰、虚、瘀等发病机理的基础上,认为毒损脑络是主要病机之一。在诊断上的着眼点既看到痰瘀闭阻脑络或脑络破损、血溢脉外的邪实征象,又重视阴阳气血失调的证候。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疗,整体调节,主要以活血化瘀、化痰通腑、醒神开窍、平肝潜阳、化痰利水等法为当今中医临床最为常用。 脑心通胶囊(NXTJN)由陕西省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996 年经陕西省药检所审批,并于 2002 年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批号为国药准字 Z20025001。脑心通胶囊是由黄芪、丹参、桃仁、红花、乳香、地龙、全蝎等十六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有很好的疗效。本课题进一步研究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 本课题创新点: 首次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进行系统研究;改进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和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脑缺血研究的进展,在行为学、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分析、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在整体、细胞分子及基因调控各个水平上,首次对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在减轻能量代谢障碍、炎症损伤、谷氨酸损伤、NO损伤、自由基损伤、凋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1. 线栓法所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脑缺血损伤而致局灶或全脑的功能障碍。其治疗首先宜恢复和增加已经改变的脑血流,增加已经改变的脑血流后虽然可恢复缺血区脑组织供血供氧,促进功能恢复;但是,血液的再灌注也会引起负面的影响,可以使可逆性缺- 2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血损伤加重,甚至可促进可逆性损伤转化为不可逆性损伤。因此,既保证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又减轻或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是研究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脑血管疾病最常用的模型。因为线栓法在尼龙线入颅后的操作是非直视下进行的,MCA 血流阻断与否无法直接判断,而是通过操作者的手感判断尼龙线的头端是否到达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因此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对模型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目前全世界不同实验室用线栓法制备 MCAO 模型时在动物的选择、栓线的选择、插入的深度、阻塞成功的标志等方面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模型具体制作方法、成功率、梗死体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生率、动物早期死亡率等方面差异很大,提示该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本试验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成功建立了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从脑梗死、神经症状、脑水肿三个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考察。模型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脑水肿,通过 TTC 染色和 HE 染色证实出现稳定的脑梗死。2. 脑心通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本实验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心通胶囊对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脑梗塞范围、脑水肿以及病理形态学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脑心通胶囊0.24g/kg、0.48g/kg 组可以降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症状;可以明显减小模型大鼠的脑梗塞范围(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可以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脑水肿症状(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 P<0.01);可使模型大鼠变性坏死组织的范围缩小,程度减轻,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元死亡。脑心通胶囊对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3.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机制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 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是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步骤。本实验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综述二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

前言

第一部分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脑心通胶囊对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脑心通胶囊对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抗炎机制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脑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脑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谷氨酸、一氧化氮和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脑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m RNA和Bax m RNA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关键基因与缺血性中风及其中医证候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D]. 吴光亮.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2].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亚低温对大鼠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保护作用[D]. 徐亚林.湖北中医学院2004
  • [3].脑络舒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郑一.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D]. 刘立安.天津中医学院2005
  • [5].开窍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树权.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
  • [6].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王平平.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7].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综合评价研究[D]. 王升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8].下调脑区的激活及复健片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中琳.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 [9].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杜小正.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 [10].井穴麦粒灸结合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 吕宇钟.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脑保护作用研究[D]. 刘亚敏.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 [2].“毒损脑络”病机及清开灵治疗中风病干预机制研究[D]. 严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 [3].脑络舒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郑一.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清开灵有效组份对缺血性中风病“毒伤脑神”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周峻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5].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梅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6].银杏内酯B抗脑缺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 黄贱英.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7].清开灵有效组分干预缺血性中风细胞粘附机制的研究[D]. 徐丽荣.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8].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D]. 苏凤哲.河北医科大学2005
  • [9].开窍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树权.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
  • [10].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针刺防治机理的实验研究[D]. 王世军.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

标签:;  ;  ;  ;  ;  ;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