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南极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变化极大的光照辐射、季节性的光照时间。南极海洋系统内常年低温(通常在-1.8℃2.0℃),高盐(海水中的盐度一般为34‰35‰,海冰中的盐囊和盐通道的盐度可达到150‰),在这样一个低温、强辐射和高盐度的自然环境里,海洋微生物必然具备了相应独特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因此,南极微生物不仅是研究在低温条件下生物适应性的极好材料,而且也是获得低温生物活性物质(低温酶、PUFA)和其他低温生物工程菌的最佳来源。随着海上油田的开采和海洋运输的日益频繁,海洋的石油烃污染越来越严重,以致被认为人类最后一块净土的南极大陆也未能幸免。近年来,南极考察、探矿和观光旅游的兴起,特别是大型油轮的沉没,导致大量石油烃泄漏,严重威胁了南极生态系统的安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在南极这样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任何小的生态环境污染,都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生物修复是消除海洋石油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南极海水海冰样品中筛选能低温降解石油烃的低温菌,以期为海洋石油烃污染的低温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奠定基础。本文采用MMC无机盐液体培养和MMC琼脂平板培养结合的方法,从南极海水海冰样品的细菌筛选能够高效低温降解石油烃的细菌,对筛选到的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进行平板生长和降解率试验;采用16S rRNA分子鉴定方法对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生物摇床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最适营养和生长条件;通过萘低温降解、柴油低温降解GC-MS图谱、脱氢酶试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试验、脂肪酸变化试验,对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降解特性和低温适应性进行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从南极海水海冰样品中筛选到了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即NJ41、NJ44、NJ49、NJ289。平板可见计数试验表明,培养20d后NJ41、NJ44、NJ49和NJ289均生长良好,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菌液细胞可以接近106.8CFU/ml。对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在15℃时降解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对柴油的降解能力不同,其中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降解率为最高,可达68%。2.对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南极低温降解菌NJ41是球形,其直径为1.01.2μm,其余3株降解菌为杆状,长度范围在0.72.8μm之间。4株南极低温降解菌都不形成芽孢,都具有鞭毛可以运动。16S rR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南极低温降解菌NJ41属于动球菌属(Planococcus);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南极低温降解菌NJ289是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南极低温降解菌NJ44有待进一步鉴定。3.对降解率最高的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以及降解柴油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和降解的最适条件为:初始pH为7.5,温度为15℃,盐度为6%,摇瓶装量为80ml,最佳氮源为硝酸铵,最佳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生长和降解,尤其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合用,提高了菌株的降解率。4.对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低温降解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5℃条件下,它可以在以萘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并对萘进行降解。采用GC-MS测定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对柴油的降解,图谱表明,对照柴油中含有C9C26之间的l8种烷烃,而经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低温降解处理后的残油组分中,仅能检测到C15C217种烷烃,不仅烷烃的种类明显减少,单一烷烃的含量也减少许多。通过对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产脱氢酶试验得知,在5℃时脱氢酶酶活力要低于15℃时的酶活力,表明,低温限定了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酶活力;补给柴油的MMC培养基中脱氢酶活力高于2216E培养基中的酶活力,推断测定的脱氢酶是降解柴油的酶。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产表面活性剂试验结果为,在5℃和20℃条件下,该菌均不产生表面活性剂。根据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数据,发现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在低温(5℃)降解时,其脂肪酸组分发生了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单种脂肪酸含量均有增加。5℃条件下,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能产生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高于中温(20℃)条件的。低温时,南极低温降解菌NJ49的脂肪饱和度降低,由1.22降到0.77,推断该低温降解菌通过脂肪酸变化的方式适应低温下的降解。从南极海水海冰中分离到低温降解石油烃的海洋细菌在国内尚属首次,可以认为这些南极低温降解菌为我国低温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菌源。对南极低温降解菌的石油烃低温降解特性的研究,将为我国低温海域石油烃污染物的清除,提供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降解菌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2)
- [2].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降解菌的研究进展[J]. 高师理科学刊 2019(02)
- [3].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2)
- [4].1株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5)
- [5].一株萘污染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污染土壤中降解效果的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17(13)
- [6].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广州化工 2017(13)
- [7].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联合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7)
- [8].一株耐低温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10)
- [9].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对秸秆的降解效果[J]. 生态学杂志 2020(04)
- [10].互营烃降解菌系的短链脂肪酸降解特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4)
- [11].玉米秸秆降解菌的筛选[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11)
- [12].一株苦马豆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 2016(10)
- [13].原油微生物群落构成及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1)
- [14].营养要素对原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J]. 生物技术 2009(02)
- [15].聚乳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和降解特性[J]. 精细化工 2020(03)
- [16].餐饮油烟废气降解菌种的选育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17].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 2020(01)
- [18].一株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20(05)
- [19].2株柴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生长特性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0].氯霉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性能[J].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8)
- [21].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特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9)
- [22].2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降解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8)
- [23].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化工管理 2015(04)
- [24].三唑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4)
- [25].鲭鱼中组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发酵条件初探[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08)
- [26].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在石油降解中耐盐性的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7].北极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降解菌的多样性[J]. 微生物学报 2012(08)
- [28].多菌灵降解菌系的筛选与组成分析及其对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3)
- [29].百草枯降解菌研究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6)
- [30].稠油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07)
标签:南极海洋论文; 南极低温降解菌论文; 柴油论文; 分子鉴定论文; 低温降解特性论文; 低温适应论文; 生物修复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