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只有服务“三农”才能发展壮大

供销社只有服务“三农”才能发展壮大

一、只有为“三农”服务 供销社才能发展壮大(论文文献综述)

冯莎莎[1](2020)在《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合作社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辉煌一时。后虽经历衰落,但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现在又成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渠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供销合作社毕竟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特殊机构,原有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因受到历史因素制约,原有的网络体系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这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职能发挥受到制约。为更好的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供销合作社亟需进行改革。由于我国国土辽阔,泛泛的研究不利于问题的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以我国中部M市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五个阶段,一是供销合作社萌芽发展阶段;二是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阶段;三是供销合作社曲折发展阶段;四是供销合作社改革探索阶段;五是供销合作社改革成长阶段。通过对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历史的研究,深刻的了解我国供销合作社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这为对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通过对M市供销合作社进行走访调查,发现M市供销合作社当前的发展面临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滞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弱、社有企业负债率高、电商发展遭遇瓶颈、为农服务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剖析当前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借鉴其他地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基层社、明确供销合作社职能、人才兴社、村社共建、提升城乡现代流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未来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的方向。

邢伟[2](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谢莉[3](2020)在《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农合联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扎根于农村,同农民的联系广泛,利益息息相关。历史上,供销社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的体制机制急需改革,因此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使其成为农村家庭经营和商品流通的服务综合体、农业一体经营和服务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公共服务和政策实施的供给中介体。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建立农合联是为了给会员提供共建共享的服务平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但是,龙湾区供销社农合联在改革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农合联涉及部门多,职能落实不到位,“三位一体”农合联服务体系不完善,供销社社有资产少、强村富农缺少手段,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等。这些问题阻碍了供销社农合联的发展,也反映出农合联在为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农合联更快更好地发展,深化农合联生产、供销、信用的服务职能和对基层供销社实行“县基一体化”治理机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其他地方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龙湾区供销社要确定农合联的组织定位,引进技术培育人才,搭建电商配送平台,发展农民合作金融,优化基层供销社结构等对策建议。

魏广成[4](2020)在《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浙江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和"三位一体"建设的大背景下,瑞安市充分发挥了供销社的原有优势,形成了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农合联综合服务体系。本文以浙江省瑞安市农合联作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农合联改革和"三位一体"的大背景切入,通过梳理浙江省和瑞安市对发展当地农合联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瑞安市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购销展示、品牌创建、信用服务、政策支撑五大平台体系。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瑞安市农合联的五个典型案例,以上五大平台体系表现了瑞安市农合联在农业中所发挥的良好作用。另外,通过综合改革,浙江省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了其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孙玉丹[5](2019)在《基于“三农”服务的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供销合作社是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长期扎根农村、紧贴农民、熟悉农业,是政府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提供各项为农服务来体现其价值。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定位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计划经济时期承担“保障供给、繁荣经济”重要行政职能的经济部门,转变为参与市场竞争,以经营活动为支撑和载体,发挥为农服务功能的市场主体。M县供销合作社是计划经济时期组织架构健全、区域作用影响突出的供销合作社典型。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其转型滞后,服务能力降低,区域作用影响下降,现有体制机制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态势,其经营活动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以重构自身体质机制为前提,以强化经济手段提供“三农”需求供给为导向,提升M县供销合作社参与市场化竞争的充分性和适应性,提高M县供销合作社开展各类适应市场需求服务活动的能力,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本文以M县供销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基于“三农”服务的转型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了当前“三农”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结合供销合作社的特殊性,引出了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本文要用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双线运行机制等;再次,基于M县供销合作社现状,对农户以及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数据真实的显示出目前M县供销合作社的不足以及农户的期望,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M县供销合作社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其在全新市场条件下存在的发展可能性,寻找其中的机会,明确局限性和潜在风险;最后,针对M县供销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基于“三农”服务的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策略,希望能提高其服务质量,真正承担起促进“三农”发展的重任。笔者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策略,希望能为M县供销合作社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提供帮助。由于受时间、篇幅、理论、地域等的限制,不能代表所有地方的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情况,同时转型的成效需要时间来验证。

李攀[6](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提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李涛[7](2019)在《我国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社共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新型农业合作经济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农业实践表明国际合作经济已进入联合与合作发展的新时期。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发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从中观的产业组织层面,研究如何促进同为合作组织属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简称为“三社”)之间的合作问题,是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国内外合作经济发展丰富的实践背景,本文结合共生理论和农业产业链合作理论,提出了建立“三社”共生系统的理论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阐释。“三社”共生系统指作为共生单元的专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多种共生模式在所依赖的多个共生界面上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金融及科技等多种共生活动而形成的共生关系的总和。运用数理经济学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DEA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三社”共生系统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新时期“三社”共生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进而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为缓解当前“三社”合作困境,促进共生合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作为全文的主要立论部分,本文在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三社”共生的理论条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三社”共生系统的概念并通过对其内涵、基本要素、性质、共生界面、稳定性条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从而搭建了“三社”共生系统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和案例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对“三社”共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稳定性来看,以共生三要素为视角,提出并设立了影响“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的15个因素指标,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检验并归纳出其中6个因子维度。6个因子维度与15个影响因素共同构成了“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集,并结合实践对因子维度间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从而为“三社”共生关系稳定发展的管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运行效率来看,构建了“三社”共生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价模型,并采用DEA方法设立了系统效率的指标体系,结合省域和区域宏观数据进行了效率测度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三社”共生系统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省域和区域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共生惰性”是造成系统效率低的原因;提高信用社对专业社贷款量以及供销社领(合)办专业社数量对于提高省域和区域“三社”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关键作用。再次,为了更好地对理论加以运用,本文结合“三社”共生系统的理论框架对浙江瑞安农协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农协中隐含的“三社”共生系统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共生单元的组成和架构、共生关系的形成、共生界面的内容以及共生能量的生成等。总结出瑞安农协系统的组织阶段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主体域、共生域和联盟域三个层次。目前瑞安农协已由主体域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共生域这一中级阶段,采用共生理论来指导农协中“三社”关系以形成共生系统较为适合。最后,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共生三要素出发分析了促进“三社”共生系统稳定与高效运行的政策建议。即要从提高共生单元之间质参量兼容度和共生单元自身组织绩效两方面从外部和内部改进共生单元;从打通共生界面要素通道并促进共生模式创新和优化等路径优化共生模式;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产业环境等方面不断的改善共生环境。唯有三要素及其内容齐发力,才能有效保障“三社”共生系统的良性运行。本文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首先,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完整的“三社”共生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检验归纳出因子维度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拓展分析;最后,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对“三社”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建模,并分别对我国省域和区域的效率测度分析后有所发现。

孟雨超[8](2019)在《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致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发展新阶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临安区供销合作社是临安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全区供销社联合组织,连续三年荣获浙江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的优秀奖,同时为打造“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杭州样本提供了临安经验,在新时代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临安区供销合作社为例,通过回顾供销社发展历史、改革过程,探究其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临安供销合作社现状,对临安供销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探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意义。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介绍选题来源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引出本文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综述,在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现状后,简述了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供销合作社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临安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概况入手,对当前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临安区供销合作社经营现状与重点工作进展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发现引出相应问题。第四部分系统的结合了前一部分所叙述的临安区发展现状,系统严谨地提出了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文章引入了四个典型地区的供销合作社,从中吸取经验并借鉴相应措施。第六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当前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五部分的经验提出有利于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最后第七部分对前六个部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对未来我国供销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美好愿景。

潘静[9](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基于奉节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先是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在2004年至2018年连续十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适时地推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确立了总抓手,也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2007年出台的旨在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2018年因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被修订颁布。此举不仅表明了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有助于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的重要市场主体,丰富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之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回顾和总结。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地区合作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至1956年期间的互助合作阶段,二是1978年至2006年期间的探索发展阶段,三是2007年至2012年期间的规范发展阶段。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最主要的发展形式,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发展迈出重要步伐。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余年的实际发展状况显示,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十八大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发展与新挑战。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平稳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突出地表现为法治保障体系初步建成、组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组织功能不断拓展优化。不过,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合作社除了面临来自组织上存在的合作社功能同质化、合作社成员异质化和合作社组织企业化等问题,主要面临合作社组织党建力度不够、政策的工具性与价值性协调不力、政策的统筹性不强等政府作用有待优化这一突出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查,从奉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入手,发现该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够很好地满足引导农民走出生产困境的需求,并在脐橙产业发展中尤为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化水平以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降低市场交易风险以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体上看,该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可以化分为农村能人主导型、基层政府引导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三种类型,并具有立足地域优势为发展依托、打造优势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和以互联网经济为突破点等三大特点。不过,调查也发现,当地农民合作社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规模过小而带动力不足、专业人才和资金匮乏等问题。第四部分聚焦于奉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分析。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都有赖不断地优化政府职能、加强政府作用。“三农”工作的有效展开也不例外。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在脐橙产业农民合作社发展上,通过县工商局、县供销社、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联动,使该地区的合作社发展环境大为改善,改变了民众对合作社认识偏见,并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政府作用的发挥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突出地表现为思想引领和教育培训的不足、保障规范发展和监督的不足以及政策配套和落实的不足等三个方面,未能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第五部分主要探讨加强与改进政府作用的基本途径。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已由初步发展向全面发展阶段迈进。这是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较为容易进入发展瓶颈的时期。因此,要在立足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阶段和中国总体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严格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政府作用上,以期推动合作社更好的发展。总的来看,在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加强和改善政府作用,应该在坚持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实现服务管理现代化、提升组织治理水平以构建市场平等参与主体上持续努力。

黄莹莹[10](2018)在《基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淄博市供销社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而三农问题是左右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的核心因素之一。围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合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在哪,如何才能当好党和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载体,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当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应该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供销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分析其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淄博市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基本成因;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淄博市供销社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思路设计和目标,并对目标实现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改造完善供销社组织体系,着力提升城乡现代流通水平,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拓展城乡社区服务,创新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等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只有为“三农”服务 供销社才能发展壮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只有为“三农”服务 供销社才能发展壮大(论文提纲范文)

(1)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合作社
        (二)供销合作社
    二、基础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二章 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及M市供销合作社现状分析
    一、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一)我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二、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人员管理与社有资产状况
        (二)业务经营状况
        (三)为农服务状况
        (四)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状况
第三章 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下属基层组织发展滞后
        (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弱
        (三)社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
        (四)电商发展遭遇瓶颈
        (五)为农服务质量不高
    二、当前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组织体系不健全
        (二)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不明
        (三)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四)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五)历史因素制约发展
第四章 我国其他地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经验借鉴
    一、内蒙古赤峰经验
    二、山西晋中经验
    三、福建长汀经验
    四、其他省份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促进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恢复、重建和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
    二、明确供销合作社职能,加快社企改革
        (一)赋予供销合作社明确的职能
        (二)重建社属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三)厘清资产权属,明确供销产权
    三、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壮大供销队伍
        (一)多种渠道引进人才
        (二)多方举措留住人才
        (三)多种方法强大人才
    四、全面推进村社共建,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一)多方合作共办农民合作社
        (二)开展多类型土地托管服务
        (三)共建为农综合服务中心
    五、提升城乡现代流通水平
        (一)构建从菜园到菜篮的产销一体流通链
        (二)实现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三)构建高效、规范的农产品运销体系
        (四)发展供销电子商务,创新业务发展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农合联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调研访谈法
        1.6.3 归纳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销社
        2.1.2 农合联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概况
    3.1 龙湾区供销系统基本情况
    3.2 供销社“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的背景
    3.3 龙湾区供销社“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情况
第四章 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三位一体”农合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农合联涉及部门多,职能落实不到位
        4.1.2 “三位一体”农合联服务体系未完善
        4.1.3 农合联本质内容落实不够
        4.1.4 供销社社有资产少,强村富农缺少手段
        4.1.5 基层供销社在人员、资产管理上乏力
    4.2 原因分析
        4.2.1 农合联的身份不明导致职能泛化不清晰
        4.2.2 农业资源薄弱导致人力物力缺乏
        4.2.3 供销渠道单一导致农产品流通受限
        4.2.4 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农民融资难
        4.2.5 人员、资产管理不善导致基层供销社经营困难
第五章 其他地区供销社农合联改革经验借鉴
    5.1 瓯海供销社农合联“生产、供销、信用”服务经验
        5.1.1 推进产业特色化发展,深化农合联生产合作功能
        5.1.2 搭建供销平台,深化农合联供销合作功能
        5.1.3 发挥金融服务,深化农合联信用合作功能
    5.2 义乌市、湖州市南浔区基层供销社管理经验
第六章 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农合联改革对策分析
    6.1 确定农合联组织定位
        6.1.1 明确农合联组织身份
        6.1.2 确定农合联主要职责
    6.2 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创造品牌健全生产服务体系
        6.2.1 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水平
        6.2.2 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6.2.3 培育和发展农业加工龙头企业
        6.2.4 整合产品打造品牌
    6.3 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健全农合联供销服务体系
        6.3.1 搭建电商平台
        6.3.2 筹建配送中心
    6.4 发展农民合作金融,健全农合联信用服务体系
        6.4.1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6.4.2 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
        6.4.3 建立金融服务平台,保障农民信用借贷
        6.4.4 建立农民合作基金
    6.5 基层供销社改革,实行“县基一体化”治理机制
        6.5.1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
        6.5.2 实行资产统一管理
        6.5.3 实行行政人员统一管理
        6.5.4 实行投资经营统一决策
结论
    主要观点
    存在不足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瑞安市概况
三瑞安市农合联发展过程
    (一)瑞安市农合联发展的历程
        1. 起步探索阶段(2005—2014年)
        2. 逐步完善阶段(2014年以后)
    (二)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特点
        1. 推动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本地政策
        2. 助力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省级政策
    (三)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纲要
        1.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
        2. 实施城乡新供销服务覆盖工程
        3. 实施丰收农合通服务协同工程
        4. 实施垃圾资源化服务创建工程
        5. 大力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 积极推进新型合作经济发展壮大
        7. 切实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
四浙江瑞安农合联和供销社改革的效果
    (一)综合服务平台
    (二)购销展示平台
    (三)品牌创建平台
    (四)信用服务平台
    (五)政策支撑平台
五典型案例
    (一)上绿蔬果专业合作社
        1. 生产经营规模
        2. 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
    (二)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
    (三)瑞安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四)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
    (五)瑞安市融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
六不足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顶层框架突破难
        2. 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难
        3. 政府职能调整难
    (二)建议
        1. 把“三位一体”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
        2. 以“三位一体”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3. 以“三位一体”改革作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新热点”

(5)基于“三农”服务的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2.1 供销合作社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含义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思想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 双线运行机制
        2.3.1 双线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
        2.3.2 双线运行机制的主要思想
    2.4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2.4.1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概念
        2.4.2 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供销系统的发展
第三章 M县供销合作社的概述
    3.1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3.1.1 探索发展阶段(1949 年至1957 年)
        3.1.2 艰难发展阶段(1958 年至1994 年)
        3.1.3 深化改革阶段(1995 年至今)
    3.2 不同时期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分析
        3.2.1 计划经济时期
        3.2.2 市场经济时期
    3.3 M县供销合作社生存环境
    3.4 M县供销合作社现状
        3.4.1 服务现状
        3.4.2 资产情况
        3.4.3 项目建设情况
        3.4.4 转型发展情况
    3.5 对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
        3.5.1 对供销合作社服务对象-农户的访谈分析
        3.5.2 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的访谈分析
        3.5.3 小结
第四章 对M县供销合作社进行SWOT分析
    4.1 优势(S)分析
        4.1.1 合作经济组织性质优势
        4.1.2 传统业务拥有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
        4.1.3 在农村市场拥有口碑优势
        4.1.4 物质资源较多
        4.1.5 经营方式灵活
        4.1.6 具有争取政策资源的优势
    4.2 劣势(W)分析
        4.2.1 企业制度不健全
        4.2.2 经营网络建设缺乏质量
        4.2.3 新型业务有待提升
        4.2.4 物流不能满足需求
        4.2.5 缺乏服务人才
        4.2.6 资金缺乏成为发展经营服务的“瓶颈”
        4.2.7 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4.3 机遇(O)
        4.3.1 宏观环境趋优
        4.3.2 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4.3.3 农村市场需求增加
    4.4 威胁(T)
        4.4.1 市场经济大潮下,竞争加剧
        4.4.2 M县供销合作社内生环境的威胁
        4.4.3 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策略
    5.1 文化转型
        5.1.1 从“掌舵”到“服务”的转变
        5.1.2 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5.1.3 构建服务文化
    5.2 机制转型
        5.2.1 规范双线运行机制
        5.2.2 完善干部职工双线管理机制
        5.2.3 建立分类考核机制
    5.3 服务转型
        5.3.1 农资经营服务
        5.3.2 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
        5.3.3 土地托管服务
        5.3.4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
        5.3.5 电子商务服务
        5.3.6 金融服务
    5.4 社有资产管理模式转型
        5.4.1 社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5.4.2 优化社有资产管理模式
    5.5 管理组织转型
        5.5.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5.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5.5.3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5.6 经营业态转型
        5.6.1 整合系统资源壮大社有企业
        5.6.2 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5.6.3 创新经营服务业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保障
    6.1 强化政策支撑
    6.2 建立部门协作互动
    6.3 加大资金扶持
    6.4 强化监事会职能作用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供销合作社服务对象—农户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M县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一)整顿老社
        (二)发展新社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
        (二)强化民主管理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一)供应生产资料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四)开展生产救灾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社共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合作社之间合作与联合的相关研究
        2.1.1 合作社之间合作与联合的理论依据
        2.1.2 合作社合作与联合实施的路径
    2.2 专业社、供销社、信用社之间的合作研究
        2.2.1 专业社与供销社之间的合作研究
        2.2.2 专业社与信用社之间的合作研究
        2.2.3 供销社与信用社之间的合作研究
        2.2.4 “三位一体”背景下“三社”合作研究
    2.3 共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3.1 共生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
        2.3.2 共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理
        2.3.3 产业共生的相关研究
    2.4 农业产业链合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4.1 产业链理论的发展
        2.4.2 农业产业链合作理论及其应用
    2.5 总体文献评述
第3章 “三社”共生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三社”共生的条件分析
        3.1.1 “三社”共生的必要条件
        3.1.2 “三社”共生的充分条件
        3.1.3 “三社”共生充要条件的综合表述
    3.2 “三社”共生系统的提出
        3.2.1 “三社”共生系统的概念
        3.2.2 “三社”共生系统的基本要素
        3.2.3 “三社”共生系统的性质
        3.2.4 “三社”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
    3.3 “三社”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1 Logistic模型假设
        3.3.2 不同类型共生关系稳定性条件分析
        3.3.3 结论与启示
    3.4 “三社”共生系统的运行机制
        3.4.1 环境诱导机制
        3.4.2 共生动力机制
        3.4.3 共生阻尼机制
第4章 “三社”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建模
    4.2 “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4.2.1 共生单元影响因素
        4.2.2 共生模式影响因素
        4.2.3 共生环境影响因素
    4.3 “三社”共生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检验
        4.3.1 量表开发与问卷调查
        4.3.2 问卷实证分析
        4.3.3 实证结论
        4.3.4 对于实证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第5章 “三社”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评价
    5.1 “三社”共生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的结构与原则
        5.1.1 评价模型的结构
        5.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5.2 “三社”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2.1 评价建模的步骤
        5.2.2 两阶段链视角下的“三社”共生系统
        5.2.3 考虑共生过程的“三社”共生系统效率评价建模
    5.3 我国省域“三社”共生系统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RS—DEA模型的选择
        5.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6章 “三社”共生系统视角下浙江农合体系分析
    6.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分类
        6.1.1 农业合作组织体系的产生
        6.1.2 农业合作组织体系的经验借鉴
        6.1.3 农业合作组织体系的分类
    6.2 “三社”共生系统下浙江“三位一体”农合体系实践形式
        6.2.1 瑞安农协形式
        6.2.2 农合联形式
        6.2.3 “三位一体”实体公司形式
        6.2.4 产业合作园区形式
    6.3 “三社”共生系统视角下的瑞安农协案例分析
        6.3.1 瑞安农协成立的背景概述
        6.3.2 瑞安农协的“三社”共生系统剖析
        6.3.3 瑞安农协发展的组织阶段结构
    6.4 从瑞安农协看我国的“三位一体”农合体系建设路径
第7章 促进“三社”共生系统稳定运行的政策建议
    7.1 改进共生单元
        7.1.1 提升共生单元之间质参量兼容度
        7.1.2 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组织绩效
    7.2 优化共生模式
        7.2.1 打通共生界面要素通道
        7.2.2 促进共生模式创新和进化
    7.3 改善共生环境
        7.3.1 营造政策环境
        7.3.2 改善法制环境
        7.3.3 健全市场环境
        7.3.4 培育产业环境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问卷答题详情
    附录3 不同类别人员对同一问题的回答(选列)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8)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供销合作社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1.3.4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合作经济
        2.1.2 供销合作社
        2.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2.2 相关理论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第三部门理论
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3.1 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3.1.1 临安区位概况
        3.1.2 临安区产业结构概况
    3.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3.2.1 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概况
        3.2.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概况
    3.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重点工作进展
        3.3.1 初步建立主导产业服务体系
        3.3.2 推进电商配套服务
        3.3.3 开展多次线下农产品展销推介会
        3.3.4 领办农合联服务“三农”
4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历史问题制约发展
        4.1.1 历史问题导致高负债与资产闲置
        4.1.2 历史问题导致人才缺失与基层社空缺
    4.2 供销合作社渠道下的电商发展遇到瓶颈
        4.2.1 产品同质化与被侵权情况
        4.2.2 区供销社对于“供销e家”的建设与配合力度不足
        4.2.3 新兴品牌打造力度不足
    4.3 农资价格上涨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农产品竞争力
        4.3.1 生产成本升高与附加值降低
        4.3.2 基础防灾设施不完善
    4.4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
        4.4.1 农合联运作不顺畅
        4.4.2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产业融合缓慢
5 典型地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
    5.1 江苏经验
        5.1.1 自下而上的“三会”制度
        5.1.2 拓宽服务探索植保飞防
        5.1.3 农产品销售方面
    5.2 河北经验
        5.2.1 基层社创新发展
        5.2.2 用粮大户对接托管业务
        5.2.3 农产品销售方面对接“供销e家”
        5.2.4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
    5.3 甘肃与安徽经验
        5.3.1 甘肃供销农资扶贫经验
        5.3.2 安徽庐江县统防统治降成本
    5.4 本章小结
6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6.1 循序渐进降低负债率
    6.2 加强人才引进与建设
    6.3 重建与恢复基层供销社
    6.4 通过供销电商平台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6.4.1 积极配合“供销e家”电商平台建设
        6.4.2 通过“供销e家”改善同质化与侵权问题
    6.5 发展植保合作社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
    6.6 以农合联为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基于奉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演变
    (一)互助合作阶段(1949—1956)
    (二)探索发展阶段(1978—2006)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7—2012)
二、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一)十八以来的新形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新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新挑战
三、奉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奉节农业发展条件
    (二)奉节农民合作需求
    (三)奉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四、奉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政府支持的积极效果
    (三)政府作用不足分析
五、加强与改进政府作用的基本途径
    (一)强化政策执行力
    (二)实现服务管理现代化
    (三)构建市场平等参与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淄博市供销社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三农问题亟需解决
        1.1.2 供销合作社改革路在何方
        1.1.3 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正当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SWOT模型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供销社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2.1 供销合作社基本理论
        2.1.1 供销合作社的定义
        2.1.2 供销社的性质
        2.1.3 供销社的职能定位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
    2.3 供销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
        2.3.1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2.3.2 推进农村政治进步的得力抓手
        2.3.3 推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组织载体
        2.3.4 推进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3章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概况及工作成效
    3.1 淄博市概况
    3.2 淄博市供销社历史沿革
    3.3 淄博市供销社基本情况
    3.4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现状
第4章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4.1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1 合作思想没有群众基础,农民缺乏联合意识
        4.1.2 组织定位模糊,社会地位尴尬
        4.1.3 行政约束不强,组织效能难以保证
        4.1.4 基层社数量锐减,为农服务能力降低
        4.1.5 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
    4.2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4.2.1 多方面历史原因导致农民合作意识不强
        4.2.2 产权制度的弊端造成供销社定位模糊和位置尴尬
        4.2.3 治理机制上的缺陷造成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4.2.4 简单粗暴的基层社改制导致为农服务能力降低
        4.2.5 历史、体制、经济等因素影响队伍建设滞后
第5章 淄博市供销社改革发展思路和目标
    5.1 淄博市供销社推进新农村建设战略定位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遇
        5.1.4 威胁
    5.2 淄博市供销社发展思路和目标设计
        5.2.1 新时期淄博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5.2.2 新时期淄博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5.2.3 淄博供销社改革发展目标
第6章 淄博市供销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
        6.1.1 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
        6.1.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6.1.3 强化社有企业服务功能
    6.2 着力提升城乡现代流通水平
        6.2.1 培育壮大流通龙头企业
        6.2.2 健全完善现代流通网络
        6.2.3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6.3 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6.3.1 着力培育服务载体
        6.3.2 积极创新服务方式
        6.3.3 大力拓展服务领域
    6.4 积极拓展城乡社区服务
        6.4.1 打造社区服务平台
        6.4.2 开展社区综合服务
        6.4.3 全面推进社村共建
        6.4.4 全面参与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6.4.5 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
    6.5 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
        6.5.1 深化联合社机关改革
        6.5.2 实施人才兴社战略
        6.5.3 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
        6.5.4 密切联合社层级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只有为“三农”服务 供销社才能发展壮大(论文参考文献)

  • [1]M市供销合作社发展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D]. 冯莎莎. 河南大学, 2020(06)
  •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温州市龙湾区供销社农合联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 谢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J]. 魏广成. 中国合作经济评论, 2020(01)
  • [5]基于“三农”服务的M县供销合作社转型研究[D]. 孙玉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我国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社共生关系研究[D]. 李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0)
  • [8]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 孟雨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基于奉节的调查研究[D]. 潘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基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淄博市供销社发展策略研究[D]. 黄莹莹. 天津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供销社只有服务“三农”才能发展壮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